递进式消融终止持续性心房颤动的长期疗效––左心房线性消融的重要性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wang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递进式消融终止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的长期预后以及左心房线性消融的重要性。

方法

2008年7月至2010年2月共214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内科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其中192例持续性房颤患者采取递进式消融术式,按以下顺序进行消融:环肺静脉前庭消融,心房碎裂电位消融,左心房线性消融(顶部线、二尖瓣峡部线或左心房前部线消融)。手术终点为通过单纯消融终止房颤。

结果

124例患者在首次消融术中采取递进式消融术转复窦性心律。按转复窦性心律前行左心房线性消融的情况分为3组:A组37例,未行左心房线性消融即转为窦性心律;B组48例,转复前行左心房线性消融,但至少有1条消融线未达双向阻滞;C组39例,行左心房线性消融,且所有消融线均达双向阻滞。A组患者房颤持续时间明显短于B、C组,3组在其余各项临床基线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随访(36.4±8.7)个月,C组单次消融术成功率(82.1%)显著高于A组(51.4%)和B组(52.1%,P=0.012)。经随访结果证实,消融终止房颤的患者最终行左心房线性消融的比例占84.7%(105/124)。

结论

在递进式消融终止房颤的患者中,为了长期保持窦性心律,大部分需要行左心房线性消融,且消融线需要达双向阻滞。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最佳时期。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如何有效管理班级,使班级效益不断增强是班主任的最佳目标。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学生对自身进行高度的自我管理并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从而提高班级的管理效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實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讲述了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提高班级管理效
期刊
【摘要】心理健康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尤其在初中阶段,学生刚刚进入青春期,思想认识比较幼稚,社会经验缺乏,心理状态也不成熟。为此,针对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误区,认识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初中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安心刻苦学习,对于初中生的成长极其重要。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误区及对策  “智育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有效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比较导管消融治疗长期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不同消融策略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5月至2011年3月,入选240例于上海市胸科医院房颤诊治中心接受三维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的导管消融治疗的长期持续性房颤患者,男138例,女102例。随机分为3组,A组:80例患者行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CPVA)及心房碎裂电位(CFAE)消融,B组:80例患者行CPVA+CFAE+左心房线性消融,C组:8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热衷于艺术文明的追求。而将色彩与生活融入到高中美术校本中成为当下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将从色彩与生活在高中美术校本课程中开发的现状、优势出发,对教学提出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色彩;高中美术  一、高中美术教育色彩课程存在的弊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考人数的不断增长,报考美术专业的学生大幅度增长,导致专职辅导教师的压力倍增,进而出现很多揠苗助长、盲目追求结
期刊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房颤)患者Lorenz散点图的特点,并探讨"曲尺"状Lorenz散点图的临床意义。方法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确诊的房颤患者中,按照一定的标准选取220例,行体表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长RR间期个数、24 h平均心率、各心腔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结果Lorenz散点图"曲尺"状图形表现为散点图的扇形圆边缘被一"
目的射频导管消融(RFCA)是心房颤动(房颤)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关于RFCA术后房颤复发的预测指标较少。本研究探讨预测房颤首次RFCA术后复发的较为实用的心电学指标。方法对172例在2009年至2010年首次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二部行RFCA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进行随访研究。测量术前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in)、P波离散度(PWD)、PR间期及V1导联P波终末电势(
目的评价左心室导线不同植入部位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中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07年12月,因慢性心力衰竭(CHF)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行CRT植入的患者共45例,根据左心室导线植入部位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左心室导线植入心侧静脉或心后侧静脉或心外侧静脉组32例(A组)、左心室导线植入心中静脉或心大静脉组13例(B组)。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后1周,3、6个月及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