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练就一张利索的嘴巴

来源 :第二课堂(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l427h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时代应当是磨炼嘴皮的时代,中学生要克服青春期封闭的心理弱点,大胆地张开嘴巴说话。
   鹦鹉学舌
  你若不敢说话,不妨先从鹦鹉学舌做起。找来一盘经典的录音带,特别是著名播音员的录音带,边听边说,既陶醉于语言情境之中,又体验语言的神奇功力。模仿时要注意矫正自己的方言和不规范的普通话。天长日久,舌头灵活了,唇肌发达了,语言自然就灵巧了。当年苏秦游说六国,他那张油滑的嘴巴就是先从模仿学起的,头悬梁,锥刺股,练得口舌生疮,终于学得真谛,掌握了游说的技巧。
   大声朗诵
  扯开喉咙,大声朗诵,抑扬顿挫,如入无人之境。特别是要朗诵古今中外的名篇,摇头晃脑,声情并茂,不但能陶冶情操,还能磨炼口舌,使舌尖运转自如,声音流畅悦耳。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大二时经常到学校附近公园的僻静处疯狂朗诵英语,旁若无人,甚至迎着大风练习,朗读声盖过大风的呼啸声,最终成为疯狂英语的奠基人。
   面壁试讲
  倘若不敢在大庭广众面前说话,不妨先在没人的地方练习面壁说话,口中念念有词,喋喋不休。最好是模仿电影电视剧中的经典台词,自说自话,自我欣赏。这样的训练其实是为脱稿演讲作铺垫,面壁十年图破壁,久而久之,会形成自己的演讲风格。
   主动交流
  在公众场合,要打破内敛低调的行事风格,主动说话,善于接着别人的话题往下说,或者借题发挥,另辟蹊径,引人入胜。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家庭这个说话阵地,主动与父母或兄弟姐妹进行语言交流,不要把自己封闭在房间里。抢着说话,要不怕害羞,也不要怕说错话。从涨红着脸结结巴巴开始,到神定气闲娓娓道来,这当中没有鸿沟,只要坚持在公众面前多说话就会成功。
   抢着发言
  上课时不放弃每一次举手发言的机会,在老师审视的目光和同学们的关注下,即兴发言是难得的训练机会。不要只说一句,要罗列一个句群,言简意赅表达要说的意思,回答老师的问题,或者提出疑问。说错了,引来哄堂大笑也不要紧,也许一次讥讽会造就一位演说家。
   参加辩论
  辩论是瞬间智慧的闪光凝聚于口舌之间,不仅脑子反应要灵活,还要口齿伶俐。平时要注意知识积累,厚积薄发,辩论时就能引经据典,侃侃而谈,高屋建瓴,所向披靡。辩论时要注意语言的冲击力,于舒缓中见锋芒,于狂泻中显冷静,强词夺理,压制对方,始终把握辩论的主动权。
   学好逻辑
  说话是逻辑思维的口语表现,要练就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学好逻辑至关重要。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在瞬间组织起严密的句群,就像大炮的急速射击一样,具有强大的穿透力。斯大林曾高度赞美列宁语言的逻辑性:“好像万能的触觉,用钳子从各方面把你钳住,使你无法脱身,你不是投降,就是完全失败。”
  (编辑 零零柒)
其他文献
这是新的一日。新的一日与逝去的昨日似乎没有什么不同。阳光从海水深处穿射而出,晨曦的红润是颤栗的,深浓得如此粘稠,如此寒冷。海缓慢地醒来。  梦魇缓慢地伸长。海这无与伦比的存在,海这无可抗衡的存在,竟然也是有梦魇的!海是因谁而隐隐地惊恐,隐隐地焦虑呢?晨曦使他恼怒着立起,咆哮,在水平线上摔碎自己,而后重新弥合自己,把昨夜的恶梦尽数掩埋。于是,浩荡无涯的液体蓦然涌动而变色,海面滔滔湟湟,一望都是火焰般
18世纪的一天晚上,一位意大利主妇正在厨房里准备晚饭,但不知为什么,她此时却看着烤箱里的牛蛙腿出神。“那些牛蛙腿在动,”她自言自语地说,“……每次我一把它们放到烤箱里的铜网上,这些牛蛙就像复活了似的……”  她的丈夫伽伐尼刚巧经过厨房门口,便好奇地走过去看个究竟。他发现妻子在摆放牛蛙腿的时候,牛蛙腿上裸露的神经接触到了铜网。会不会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有电流产生,电流经神经传给肌肉,从而导致肌肉收缩
核心提示: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贯彻落实,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学前教育数量的普及与质量的提升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前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而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的幼儿园教师队伍是实现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建立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起到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