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庭园中的中国水墨画色彩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anfu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庭园面积狭窄、空间逼仄,竟然容纳下那千山万水,并未造成视觉疲劳,反而赏心悦目,便是因为采取了北宋水墨画大家郭熙的高远、深远、平远“三远”透视法而布置的。
  日本庭园有着别于世界园林和东方园林的独特性,但也受到了中国园林、思想、文化、艺术的影响,比如儒释道思想的注入,比如中国水墨画的体现。
  北宋河阳人郭熙,是著名水墨画家,也是绘画理论家,在他的画论《林泉高致集》中总结出了“高远”“深远”“ 平远”的三远构图法,很像后世总结的透视法,这种构图法在其1072年的名作《早春图》中明显可见。
  1509年,日本禅僧、作庭家古岳宗亘成为京都大德寺的第76世住持,同年在寺中建了大仙院及大仙院庭园,庭园是方丈南庭、北庭、书院庭园(亦称东庭)的三处枯山水。其中占地仅有数百平米的书院庭园中,布置着多块巨石和多组巨石,它们表现了远山、河川、大海、岛屿、瀑布、舟船……此庭园面积狭窄、空间逼仄,竟然容纳下那千山万水,并未造成视觉疲劳,反而赏心悦目,便是因为采取了北宋水墨画大家郭熙的高远、深远、平远“三远”透视法而布置的,它的全庭景色也正如郭熙的名作《早春图》。
  在游览日本庭园或翻阅庭园书籍资料时,常会遇到“玉涧”两个字,比如玉涧式石桥、玉涧式石组、玉涧式枯山水、玉涧流庭园……德岛县旧国分寺庭园的天桥石组上架的天桥便是玉涧式石桥;和歌山县粉河寺庭园枯山水的石组称玉涧式石组,上面架设的石桥称玉涧式石桥;山口县汉阳寺的庭园是玉涧式枯山水;岩手县金泽市架设着通天桥的玉泉园庭园是玉涧流庭园;国家指定名胜名古屋城二之丸庭园是玉涧流名园,它也被称为玉涧流庭园的元祖……所谓玉涧流須具三个条件:两座岩石堆砌的筑山,筑山间有瀑布落下(真瀑布或以石代替的枯泷),瀑布上有高高架起的石桥。
  这玉涧两字来自南宋画僧若芬玉涧。若芬玉涧,生卒年不详,金华人,本姓曹,字仲石,是天台宗僧人,晚年回家乡芙蓉山旁的古涧结庐,隐居作画,自号玉涧。若芬玉涧善画云山之图,其画国内罕见,却在早年便流入日本,所以对日本绘画影响很大,其名作《庐山图》《庐山瀑布图》今存日本冈山县立美术馆,其《潇湘八景图》曾被分割为八景单幅图,其中的三景今日分别保存在东京出光美术馆(山市晴岚图)、名古屋德川美术馆(远浦归帆图)和文化厅东京国立博物馆(洞庭秋月图)。若芬玉涧的云山之图多表现高山、飞瀑、石桥,加上他的号“玉涧”,日本参照那些图景设计的庭园中高架在瀑布之上的石桥,或者依照那图景营建的枯山水庭园,便冠上了玉涧两字。日本研究家们常追根朔源地去中国天台山国清寺,找到其不远处的景胜“石梁飞瀑”,认为它便是日本庭园中的玉涧式石桥及瀑布的出处。画僧若芬玉涧是天台宗僧人,他的《庐山图》《庐山瀑布图》虽多表现庐山瀑布,但作图构思中怕是也少不了石梁飞瀑的印象吧。
  《潇湘八景图》,是自宋以来中国水墨画的一个题材,它也影响了日本水墨画,成为日本水墨画的一个题材,或直接使用原潇湘八景,或转化成日本各地的八景,甚至在一些庭园里出现了八景和八景亭等景物或建筑,尽管有的是指日本之景。若芬玉涧的潇湘八景图的传入日本及保存,对此影响功不可没,而另一位水墨画家牧谿(溪)的《潇湘八景图》,对此影响更为巨大。牧谿,宋末元初画僧,四川人,也是生卒年不详,他的画也几乎全流落在日本,他的《潇湘八景图》,曾分割成八景地挂在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的殿堂中,今日则有七景保存在日本各大博物館、纪念馆、美术馆和个人手中,其中保存着《渔村夕照图》的根津美术馆又称根津美术馆庭园。
  上述大仙院方丈室内原有六幅障壁画《纸本墨画潇湘八景图》,现在改装成了挂轴,那是日本室町时代的画家、作庭家相阿弥(?—1525)的作品。障壁画,是日本独特的的一种画,它画在日本纸或布上,贴在日式建筑物的木框拉门及木制墙壁上,也作成屏风画。这种障壁画,开始多出现在皇家、贵族、武将的豪华建筑物中,后来也多出现在附有各种类型的庭园的建筑物中,或者说障壁画成了庭园的一个组成部分。却说那相阿弥,与其祖父能阿弥、其父能阿弥,都是水墨画画家,都是幕府的唐画(中国画)鉴定师,他们形成了室町时代的一大画派——阿弥派画系,他们的画都受到南宋画风的影响,而相阿弥的画则有牧谿水墨画技法,大仙院的相阿弥的障壁画《纸本墨画潇湘八景图》正是体现了牧谿的画风,它成了寺院庭园和书院庭园的组成部分。
  与产生阿弥派画系的同时代,产生了一个日本绘画史上最大的、延续四百年的狩野派画系,其始祖名狩野正信。在有着相阿弥《纸本墨画潇湘八景图》的大仙院方丈室内书院内还有障壁画《四季花鸟图》和《四季耕作图》,他们的作者分别是狩野正信的长子狩野元信和次子狩野之信。狩野正信笔下之画是中国水墨画画风,其长子狩野元信(1476—1559),继承了父亲的中国水墨画画风,还在自己的画中揉进了日本“大和绘”的样式,在山水中加进了花鸟,为此加大了画幅,使得这种汉和合璧的画适合成为日本建筑的障壁画。大仙院书院庭园建筑的狩猎派的障壁画仅是其一,我们在许多日本庭园的建筑物中还可以见到它们。这位狩野元信本人也是一位作庭家,他曾营建的京都妙心寺退蔵院的“元信之庭”,便是水墨画般的枯山水庭园。
  生卒之年均早于狩野元信半个世纪的日本画圣雪舟等杨(1420—1506),是位画僧,他于1467年乘遣明船到了宁波,先在四明山天童寺修禅习画,其后北上,游历了中国名山大川,结识了许多中国水墨画家,尤其学到了浙派山水画家马远、夏圭等人的画风,他在中国时便创作了《四季山水画》,而晚年以日本景色为题的《天桥立图》成了他的巅峰之作。雪舟还是日本著名的作庭家,传说他去中国前便营建了京都芬陀院方丈南庭和东庭庭园,而他有真凭实据地营建了大分与福冈交界的“英彦山旧亀石坊庭园”、福冈田川的“鱼乐园”、山口的“常荣寺庭园“、岛根县益田市的“万福寺庭园”“医光寺庭园”等。雪舟营建的那些庭园,无论是枯山水式的还是池泉式的,都具水墨画风格。特别是常荣寺的庭园,具有中日两国的水墨画画风,他在寺院本堂和池泉之间,布置了枯山水。那枯山水上面的一组组岩石,以其形象,被命名为中日名山:五台山、富士山、衡山、庐山、终南山、葺山、嵩山、百丈山……
  日本有许多有名的营建庭园的作庭家,仅举从上述身处镰仓时代和室町时代的四位作庭名家来看看:古岳宗亘是禅僧、书画家、作庭家;相阿弥是画家、作庭家;狩野元信是画家、作庭家;雪舟等杨是禅僧、画家、作庭家。其半是禅僧,全部是画家,而且均是受到中国水墨画影响或直接去过中国学习水墨画的大家。中国水墨画色彩自然地表现在了他们营建的庭园中、表现在在收有他们作品的庭园建筑中,也对他们之后的作庭家做出了范例。
  到了江户时代,有中国黄檗宗、南画传入日本,更有许多明清南画及文人画的画家来日,影响到产生了日本南画派、文人画派,也出现了以此画派画风营造的庭园。比如明末清初的禅僧隐元,做了黄檗宗大本山的京都府宇治市万福寺的开山,其寺内的瑞光院庭园,便有“山水南画庭园”之称。
其他文献
街角上 一小一大  放着两张竹椅子  椅子上放着  一个小男孩 一位老奶奶  四只手牵着  说一些阳光一样的闲话儿  小男孩的父母在远方打工  老奶奶的眼睛多年失明  小男孩用童声描绘世界的色彩  老奶奶的皱纹里溢出了笑容  这是一个冬日的上午  温暖的情節  让小村显得格外生动
东北古原。从干净的云里飞来的丹鹤  尚未落地,鸣叫声就翩然而至  像原始中突然的乐曲,自然的乐曲  鸣叫声羽翼振荡,上天入地  鸣成了大沼泽里的祖先,嫩江的庶子  大湿地最初的主人  这膜拜着太阳的鸣叫  唱着向阳的真理。不会以冰雪为由  鸣唱冰天雪地的歌  这把光明印于额顶的鸣叫  引来一家家人,一村村人,一族族人  组成松嫩大平原的历史  没有人能挡住这鸣叫——  这开垦和奋进中的鸣叫,不论是
Now sleeps the crimson petal, now the white;  Nor waves the cypress in the palace walk;  Nor winks the gold fin in the porphyry font;  The firefly wakens; waken thou with me.  Now droops the milk?whit
它们一直在动  只是有時候我们看不见  多数时候,是风  在它们的白发上荡漾  少数时间,是一尾鱼  在水底摇晃它们  也可能是一只丹顶鹤  借一丛芦苇藏起自己的美  当它们藏不住美的时候  丹顶鹤就往南飞了,鱼也潜入更深的水底
有一句成语  一叶知秋  清晨,我看到一枚枯叶  被风吹落地上  卷曲着,颜色枯黄  像疲惫也像心滿意足  秋天来了,天气清凉  青草和树叶渐渐泛黄  秋天不止意味凋零  此时,枫叶正红  苞米棒子饱胀开裂  高粱穗子红得发紫  瓜果都已熟透  风吹稻田,金浪滚滚  农人的眼角眉梢  荡漾着丰收的喜悦
(2006年8月24日  早间新闻播报  冥王星不再是太阳系行星时  我背着工具兜  准备去给雇主焊接一架秋千)  在夏天,  在夏天的树荫下,  在夏天的树荫下荡秋千。  阳光被推开了,  那么多阳光被推向了何方?  是另一种力量还是灾难。  是我推开了它,还是它抛弃了我?  树枝和树叶剪碎了它的记忆,  空白处挤满了生活的结局。  活著,我们准备着,  时刻准备回答出生时的啼哭。  有这样一句
旅行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们心中的宠儿,各式各样的背包客很多,也总有身处天南海北的旅人们分享着各式各样的旅途见闻和照片。可是行程总是匆匆,大部分的照片也仅仅浮光掠影,如何用更深入独到的视角组合出属于自己的色彩与光影,展现出不同国家和社会在表面之下的人文积淀?无疑万斯用他的作品向我们给出了有力的参考。  万斯,北京人,生活在北京,目前在一家国际运动服装品牌担任创意策划与色彩整合工作,除了公司的出国机会,
摘 要:迟子建是中国当代优秀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特色鲜明,意蕴丰厚,以其浓厚的温情风格在文坛独树一帜。2013年,迟子建的新作《晚安玫瑰》问世。这部作者用时最长、篇幅最长的中篇小说,突破了以往温情的风格,显得更加凄绝、苍凉、悲苦。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探析这部小说的独特之处。一是对传统死亡主题的突破性叙述;二是爱情主题与女性意识;三是宗教信仰与心灵救赎。  关键词:死亡;爱情;女性;宗教信仰;救赎  
摘 要:黑岛传治是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都是以描写底层贫农或者是战争为题材,揭露了资本主义和地主阶级的剥削,充分表达了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同情。本文以其处女作《電报》为研究对象,重点从登场的主要人物各自进行分析,深层探讨这部作品。  关键词:黑岛传治;贫农;反战;妥协  作者简介:谌茂枝(1993-),女,汉族,湖北黄冈人,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生。  [中图分类号]:I
我回来了  我没有走的太远  我把太平洋边上的海啸分割成小块  连同亞马逊河上的雨一起打包  我用了三百六十五天的行程  从西伯利亚绕道而来  我还带来了礼物  是你朝思暮想的小南国的椰子树  它风情万种地撑开了叶片  却左右不了朝夕相伴的涛声  我还可以把青藏高原的格桑花移植在康桥旁  借着如水的月光  去分享再别康桥里的缱绻情长  那点柴仅仅能把你的锅底燎热  那块碳也只能熏暖你的体温  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