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探索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果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g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如何在实践中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率呢?
  1.从低年级抓起,培养习作兴趣
  习作虽然在三年级才开始,但是习作指导应从一年级抓起,教师应想办法让学生很自然地走进作文。
  1.1加强说话训练。
  低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想象特别丰富,他们的思维没有任何框架,敢想敢说,因此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1.2重视写话训练。
  言为心声。老师要告诉学生写话就是把所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减少学生对写话的恐惧感。
  1.3提高写话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写话训练是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打基础的,培养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应该从低年级抓起。为了提高学生写话的兴趣,可每周抽出1节口语交际课为展示课,让学生把自己写得好的句子念给大家听,然后师生共同评议好在哪里。
  2.打破教材的束缚,多方面选材,开放选材领域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就如溪水,源泉丰盛永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叶老的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作文源于生活的道理。基于此,我要求学生走出课本,打破教材的束缚,到生活中去寻找多方面的写作素材,拓宽选材领域,培养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感悟、积累的能力。如看到的一个场面、一处景物、一幅画像、一些动作,听到一席对话,领悟的一番心理活动,都可作为练笔的内容和素材。平时,我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地观察事物和环境,并鼓励学生及时进行练笔。比如当学生看到一个人,可以让学生写他的衣着、外貌和表情;听到一段有趣的话,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看到一个精彩的场面,可以让学生描述当时的情景和气氛。虫叫鸟鸣,刮风下雨,日出日落,月盈月亏,都可以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我还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游玩,让学生观察摄取自然景观,欣赏江河湖海的壮丽、明月云霞的奇妙变化、山川树海的千姿百态、风景名胜的灿烂辉煌;让学生到生活溪流中去获取反映社会风貌的人情风俗材料,体验现实生活,参与平常而有意义的社会实践,了解周围的优秀人物。学生还可以多听广播,多看电视、报纸,在这些传媒工具中广泛地获取时代感强、知识面广的各种信息,拓宽知识面。时常引导学生畅游书海,多读多看,多思多想,让学生在书的海洋中经受现代文明的陶冶,学习英雄人物的品德,汲取古今文化的营养,观赏五湖四海,旅游世界各地,探索天空海底的奥秘。总之,要求学生做个有心人,随时留意身边的一切事物,为习作积累、铺垫、服务。
  3.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式
  教师指导学生训练时,在充分发挥课本上的听说训练作用的同时,还要将作文训练的内容向生活延伸,向不同的学科延伸。教师要善于设计、创设有利于个性发挥、张扬的多种训练方法,不断强化、巩固学生个性的形成。
  3.1音乐作文──作文与音乐的美妙结合。
  教学时,教师将准备好的一段富有变化、含有情节,便于想象的音乐放给学生听。听之前,教师将听音乐的目的、要求交代清楚。由于学生对音乐的不同理解,以及在音乐欣赏能力和水平上的差异,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想象和联想,所形成的事物及事物呈现的状态、方式也截然不同,因此所写出来的作文一定各具特色,个性鲜明。
  3.2图画作文──作文与美术的巧妙结合。
  与看图作文不同的是,图画作文的图不是老师给定的,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幻想,先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表象,然后用笔画出来,最后根据自己的图画,写成一篇文章。这种作文练习的过程,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学生可以自由地想,自由地画,自由地写。如让学生想象二十年后的家乡变化、家庭变化,给学校规划理想的设计蓝图,等等,使学生兴趣盎然,展开想象的翅膀,所想的、设计的一定是各具特色,个性鲜明。
  此外,表演作文、影像作文、素描作文,都不失为作文个性化训练的好形式、好方法。
  4.学写科幻故事
  儿童的特有心理和兴趣决定了他们对科幻故事情有独钟,从小就喜欢听、看科幻故事,到了自己能够写出文章之时,早已童心萌动。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有不少学生在偷偷地尝试科幻故事的写作。起初,我还有阻止之意,后来干脆放手让学生大胆写,有时还作必要的指点。长期的训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不仅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其个性、创造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5.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日记训练已经是有效的训练途径,特别是日记中的个人的秘密,心底的话语,无不是学生个性的极好凸显。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写日记,而且要对学生不断地、经常地、持之以恒地进行指导、帮助、鼓励和鞭策,促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扬,习惯得以巩固。
  此外,写读书心得、连环图画故事、说明文、议论文、通讯报道、专题小论文等也是很好的训练途径。
  6.培养学生边读边改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写完一篇东西,念几遍,对修改大有好处。”“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口头说说看。也可以不出声念,只在心中默默地说。一路念下去,疏忽的地方自己会发现。”叶老对自己的文章尚且不厌其烦地修改,学生更应该养成严肃认真对待自己习作的好习惯。为使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我要求他们:第一,自念自改。把自己写好的作文至少自念两遍,做到边念边改;第二,互念互改。在自念自改的基础上,找一个同学,把自己的作文念给同学听,由同学修改,再让那个同学把自己的作文念给他听,由他修改。
  7.培养学生自己批改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自己改作文的能力,关键是要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
  7.1用名家作品来激发自改作文兴趣。
  抓住学生对名家具有敬慕之情的心理特点,我在作文课上经常给他们讲一些古今中外文学家反复锤炼修改文章的故事,让学生懂得文章的写作包括创作和修改两个部分,完成写作后要反复修改,这样才能使文章日臻完善,并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
  7.2用学生互改来引发学生自改作文兴趣。
  把全班分成几个作文修改小组,让他们在小组中交换阅读作文,互提意见,并选择一篇较有代表性的文章,从思想内容、布局谋篇、谴词造句、标点符号诸方面提出修改意见,写出简要批语,再把这些文章贴出来,让大家评头论足,调动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体验自己修改作文的乐趣。
  
  参考文献:
  [1]符梓强.如何提高批改小学生作文实效性.
其他文献
咸菜主要是用腌、酱、渍等方法 制成,其在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制作工艺也是相当成熟.咸菜为保证其风味及保藏性,含盐量一般都很高.而高盐摄入会带来很多与之相关的慢性疾病,如
期刊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还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一、整合的可能性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应从信息技术、语文学科的特点入手。  1.信息技术的特点。  (1)资源的海量化。“知识爆炸”这个词语在网络上才有最切身的体会。  (2)形式的
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但是,作文教学往往被很多语文老师忽视,导致学生平时的作文和高考时的作文存在很多问题,如信马由缰,偏离题意;文体不明,非驴非马;堆砌辞藻,矫揉造作;认识低幼,思想偏激;陈衣旧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自主、主动地探究知识本质。把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出来,让学生自主性、创新性地学习,是教学的基本核心。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充当的角色是学习上的顾问和指导者,而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播者,最终使学生成为主导学习的主人。开展自主学习,可以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一、把学生的自主意识,通过设置开放式课堂体现出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致力于还学生以心灵自由,发挥群体交互激
提起作文批改,所有的语文老师定会感慨万千。作文批改,是所有作业批改中耗时最长,强度最大,但又往往是效果最不佳的一项劳动。老师辛辛苦苦地修改,评定,打分,印刷或诵读范文;
摘 要: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新课程把识字教学作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针对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作者改进了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 识字教学 教学方法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有8年教的是小学低年级,每每看到作业本上那稚嫩的一笔一画,望着台下那一双双天真无瑕的眼睛,我从内心深处爱他们。在教学中,我也理所当然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功夫不负有心人
目的 初探成都地区出生婴儿肠道双歧杆菌的种群构成特征,探索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可能性.方法 收集成都地区41名0~4月龄健康婴儿的粪便样品,分离培养粪便中的双歧杆菌,根据双
摘 要: 本文依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和理念,选取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修1—2第三章推理与证明中《归纳推理》一节,深入分析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提出了本节的教学设计。本文作者在文中从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等方面展现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及过程。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特点,本文作者还特别强调了以下两点:培养学生浓厚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前提;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是教学的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本文作者结合农村中学的办学特点,对学生进行数学方法指导,以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
We describe our research in using environmental visual landmarks as the basis for completing simple robot construction tasks.Inspired by honeybee visual navig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