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 冰雪奇缘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chen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午夜的披萨大餐
  提车完毕,去了附近的超市疯购物,我和昊子把超市里的阿拉斯加当地产的运动型四种啤酒各扛了一整箱回来,另外还拿了好几种不同的啤酒,看来一路有好酒喝了。
  等把所有物资买全,差不多已经到晚餐时间,为了赶在明天一早能够最快到达马塔努斯卡冰川,我们决定暂时不吃晚餐连夜赶路到离冰川最近的一个营地。
  因为夜间赶路,加上一熊和昊子第一次开这样的大房车,所以一路走得很慢。在我们第一次坐上房车的兴奋过去之后,剩下的便是寂寞劳累的坐车之旅了。因为对路线也不太熟悉,好几次只能停下车来等GPS导航的路线指引,可能是这边信号也差,有时候GPS的导航在一些岔路根本来不及显示,所以我们只能小心翼翼地行进了。
  从安克雷奇到达目的地本来只需要三四个小时,但是我们整整走了5个小时。中间因为实在太饿了,就在路上找了个歇脚吃饭的地方,而且居然是用导航导出的一家披萨店,就在公路边。想到马上就有吃的,我们都兴奋起来。到达披萨店的时候,竟然发现是一个小酒吧。说小也不小,能在这么一个荒无人烟的路上找到一家将近午夜还营业的披萨店多么不容易啊。
  披萨店老板是一个非常热情好客的老头,见到我们一帮中国人也兴奋了一把,跟我们很开心地瞎扯着。其实我们这帮人除了Eva英语能毫无障碍地交流外,其他人都是三脚猫的英语水平。按照老头的说法是从来没一次性见过这么多中国人,而且是半夜跑来的。老头还带着我们参观了他的店,店里有不少野生动物的标本。其实这不仅仅是个披萨店,也不只是个酒吧,里面还有健身的地方。老头还请我们玩了一把桌球,很高兴地和我们一起合影。
  也许是我们真的很饿了,这顿披萨居然感觉是一路上最好吃的。当然,这样一个纯粹的美国荒野之地,我想那里做出来的披萨本应该也是非常地道的,这顿披萨大餐本不在我们计划之内,倒也算是难得的一次品尝。
  梦幻般的营地
  因为一路辛苦,加上确实很晚了,当我们到了营地之后,几乎没有一点兴奋之心了。营地的管理人员也找不到,可能是我们来得实在太晚。在营地里找了半天都没找到水电接口,决定放弃,等明天一早再慢慢处理房车充电加水等事。大家匆匆收拾一下便按既定的床位休息,没想到这第一次房车之旅的第一个晚上露宿竟然这么简单。
  早晨起来一看,瞬间把我们惊呆了,营地简直就像在一处天堂之上。营地其实不大,就挨着公路边,两边都是山,早晨的阳光金黄一片,一朵朵的云雾就围绕着两边的山体,只露出山的顶部,车顶上就是一片薄薄的雾气,山体和车身仿佛被隐藏在其中。远处是一片裸露的岩石山,金黄的阳光正好照射在山顶,连成一片壮观的日照金山。
  大家一扫睡梦中的迷茫,兴奋地抓起相机就各自开拍去了。我倒是不慌不忙拎着相机坐在营地的木桌边上看着大家兴奋的样子,然后漫步到公路对面去,那边地势比较高,可以观看整个营地。看着大家高兴忙碌的样子,我心里自然而然地有种愉悦之感,那份心情也许就是旅途上的最好收获吧。
  营地信息:马塔努斯卡房车营地费用40美金,有洗衣房、洗澡间、无线网等,每年开放到9月6号。我们这一路上很多营地都是正处于最后关闭的时间段,尤其在后来的麦金利最后的几个营地。
  马塔努斯卡冰川徒步
  早晨营地一顿狂拍之后,大家连早饭也顾不得吃,便直奔就在旁边的马塔努斯卡冰川。在管理处办理完手续,然后跟着领队进入冰川边缘地区,领取完个人徒步简单的装备。每人一副简易冰爪、头盔、登山手杖。因为时间问题我们只能由领队带着徒步部分冰川。马塔努斯卡冰川(Matanuska Glacier)是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一个山谷冰川。整个冰川长达47千米,宽6.4千米,是美国可以驾车抵达的最大的冰川。冰川终点是马塔努斯卡河的源头。它的位置靠近格伦公路,距离安克雷奇东北部约100英里(160千米)。马塔努斯卡冰川是一条活冰川,每天大约移动1英尺(约合0.3米)。由于低处的冰川消融,在过去的30年,冰川末端位置变化很大,已经逐渐往高处消融。
  在领取完装备听领队讲解完相关注意事项之后,大家便兴奋地进入冰川中。领队是个非常帅气的小伙子,一路在提醒我们注意安全,一路给我们介绍各种冰川知识,还有一些特殊的冰川溶洞。最有意思的,是说到这里是活冰川的缘故,有些落在冰川上的石头会在冰川上面来回滚动,当然不是非常明显的。造成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以石头举例,太阳晒到的一面因为温度较高,所以冰川会逐渐融化,太阳晒不到的阴面与阳面就形成了相对的高度,石头就会慢慢地向阳面滚移。一天下来,一块大石头大概能够移动30厘米,这30厘米看是非常小的,但是你要是想象一下,这整条冰川一天就这么来回移动30厘米,其实是很惊人的事情。
  能够实地进入那么雄壮的冰川之间徒步,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事情。以前在尼泊尔徒步珠峰大环线的时候,虽然也经常穿越在冰川之上,但是尼泊尔那边的冰川没有这么明显裸露,大多数是埋藏在冰岩混合的砂石之下,而马塔努斯卡冰川是完全裸露的巨大冰舌状,行走在其中仿佛置身于梦幻般的世界。
  最疯狂的是我和昊子还背着几瓶阿拉斯加啤酒进入冰川的,在休息的时候我们掏出啤酒站立在这千年的冰川之上畅饮,那是多么痛快的一件事情。也许只有我们才那么疯狂吧。本来领队是不让我们在徒步中喝酒的,不过因为走的路线比较简单吧,领队也就不管那么多了。其实在有些地方还是非常陡峭的,冰川表面也是非常光滑,一不小心很容易甩出去,而在一些溶洞裂缝就更加危险了,要是掉进比较深比较宽的裂缝,甚至营救都很难。
  冰川前的房车大餐
  徒步结束之后,我们在冰川边缘的管理处汽车营地做了这路上的第一顿房车大餐。虽说是大餐,其实就是炒鸡蛋、煎肉、烤肠,外加自热披萨若干和啤酒。在这巨大的冰川之前能够吃上这么丰盛的饭菜已经是非常难得了。一熊因为开车不能喝酒,看着我们喝酒馋死了。说好晚上到了营地正经地好好开喝一场。   吃完饭大家决定停留一小时,可以自由进入冰川拍摄顺便消化消化。我们几个从另外一个方向找着可行的路徒步进去,但是说好一个小时之内必须回来,如果不回来,他们就进入寻找我们。这是分开行动必须要准备好的交待,万一真出什么情况好有个照应。刚才跟着领队进去的路线是常规的徒步路径,现在进去的纯粹是沿着冰川边缘走,最多能靠近冰川融化的积水小湖泊,却是别有一番景象。在融化的小湖泊之中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应该是冰川切割形成的,湖水很混浊,有着牛奶般的颜色,这是冰川融水常见的。
  马塔努斯卡冰川徒步信息:请向导、入门费75美金,徒步大概三四个小时。另外有攀冰项目,那需要一整天时间,除非都是有着丰富攀冰经验的户外爱好者,这里一般都会先要训练你到一定程度才允许玩攀冰项目的。
  哥伦比亚冰河漂流
  从马塔努斯卡冰川出发奔向下一个重要的目的地——哥伦比亚冰川。路程比较远,我们到达时已经天色全黑,住在一个叫Bay Side的营地,这里是个小镇营地,是离哥伦比亚冰川最近的城镇。因为白天徒步大家都累得快趴下了,到了营地只是匆匆地收拾一下,吃饭洗澡然后休息,为明天一整天的冰河漂流做准备。
  Bay Side营地算是我们住过比较不错的营地,有完善的露营设施,周围吃饭购物也很近,就在小镇中心地带。也是为了方便来到这里准备去哥伦比亚冰川游玩的人准备的。
  一般游客到了哥伦比亚冰川有两种选择进入哥伦比亚冰河,一是坐游轮破冰而入,二是划皮划艇进入。前者属于纯腐败游,坐着游轮进去几乎就是一路观看拍照,后者比较艰苦,需要两人一组自己划船进去。进入前由专人培训讲解,并穿上他们统一发的防水服等装备,每个队伍人数不定。我们6个人分三条皮划艇,一个向导皮划艇,有两个领队。我们从营地所在小镇坐快艇经过威廉王子海湾进入哥伦比亚冰河入海口,大约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在期间能观察到海豹、海鸟等各种动物,最后快艇会把我们放在一处小岛上进行水面皮划艇训练,最后等大家基本熟练适应了才由领队的皮划艇带着慢慢划进冰河。
  说实话一开始我们还是比较害怕的,两人一组的搭档,我和Eva都是旱鸭子。虽然2012年在非洲赞比西河曾经玩过特别刺激的白水漂流,但那是大船,一船8个人,而且领队就在我们船上负责技术指导,旁边还跟着一个应急救援小艇。这次完全就是由我们自己来操纵皮划艇,脚上手上的各种操作必须要协调一致,同时要掌握好平衡,要不很容易翻船,看着那白茫茫一望无际的海面不由得有种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感觉。
  随着慢慢划出海面,慢慢地熟练操纵皮划艇,一开始的害怕终于慢慢地转为兴奋。到后来的时候,我们几条艇已经开始放开快速地你追我赶了。越是接近冰川的时候越是兴奋,尤其是偶尔听着轰隆隆的冰川倒塌的声音和看着那被海水侵蚀得千姿百态的浮冰,心里莫名地有一种激动,同时也在感叹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皮划艇靠近浮冰是非常危险的,你很难确定什么时候浮冰会倒塌,所以一定要跟随着领队按照一定的路线进行。领队警告我们不能接近浮冰两米左右的距离,那些大型的浮冰更是远远就得躲开,因为巨大冰块倒塌入水还会引发一定程度的波浪,一不小心就会船翻人倒。
  “无敌兔”的牺牲
  皮划艇的大概路线是沿着哥伦比亚冰川入海口处画个圆圈,大约要9—10个小时。中午我们登陆在一个海上孤岛吃午餐,补充能量休息恢复一下体力再转向划出来。出海前领队会给每人发一个食品袋,里面有一些能量棒和水果。在小岛吃饭的时候,没想到领队突然从他们的大包里掏出了一整瓶热开水,还有一大包巧克力咖啡,给我们每人冲了一大杯。经过了几个小时的又冷又冻,能喝上这么美味的热咖啡简直是人生巨大的享受。
  大家围着几块大石头,喝着热气腾腾的咖啡,回想刚刚在冰河上又冷又饿,兴奋地说着海上的各种劳累,却满脸是笑容。我和Eva一组,她几乎都不怎么划艇,全是我一个人操作。真是累得差点趴下,想想一会还要划三四个小时出去,心里不禁一寒。不过既然都来了,硬撑着也要顶住,放开一切地去玩吧。
  最悲催的是我相机好像进水坏了。一路上并没有掉水里,而是因为异常浓密的水汽和雾气,再加上特别冰冷的海水,带的单反相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不能正常工作了,还好的是我们带了一台微单进来,接下来的漂流拍照全靠它了。
  一开始我以为单反相机只是普通的进水短路暂时不能工作,因为一路上我只拿出来几次,而且都是护在身体里,不用的时候都用防水袋装着。没想到回到安克雷奇拿去检查的时候,告诉整个电路板全坏掉了,维修中心的人员说已经基本不可能修复,除非把主要的部件都换掉,那得花一大笔钱,还不如买个新机器了。
  就这样,我心爱的“无敌兔”就牺牲在阿拉斯加的哥伦比亚冰河里了。在这里再次向心爱的机器致敬和默哀。要知道这台机器跟我走了多少的地方啊!为我拍出了多少的照片啊!留下了多少的美好记忆啊!
  关于哥伦比亚冰川
  哥伦比亚冰川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和瓦尔迪兹之间。长54千米,宽4.8千米,最高点为 910米。它创下了世界上冰川移动速度的记录,成为了世界上移动最快的冰川。1999年,它平均移动速度为35米/天,在过去的20年里,它的移动速度加快了一倍。
  在阿拉斯加Valdez的威廉王子海湾出海,除了看动物,还有一个重点,就是看壮丽的哥伦比亚冰川(Columbia Glacier)。这条冰河直接流到了海里,这种入海的冰河叫"Tidewater Glacier",在冰河里算是珍稀品种。哥伦比亚冰河是以纽约的著名学府哥伦比亚大学命名的。
  这个冰河非常壮丽,它占地面积1000平方公里,最后15千米都在海里,阿拉斯加的入海冰河无一例外,它们都不是浮在海面上的。虽然在海里,可是都有根,是覆盖在海底的土地上的。这个冰河入海处总厚度550米,水面以上70米,这真的是一个险恶而又美丽的地方。很不幸,因为全球变暖,这个冰河也在消退,经常可以看到大块大块的浮冰,从冰河主体脱落开来。
  根据2012年美国宇航局地球观测站公布的一组卫星照片,展示了哥伦比亚冰川几十年来的撤退。
  1794年,英国探险家首次对哥伦比亚冰川进行了勘察,当时它的“鼻子”(或者说终点)一直向南延伸到哥伦比亚湾附近的希瑟岛。1980年之前,哥伦比亚冰川一直保持稳定状态,1980年开始迅速撤退,一直持续到今天。
  1986年,哥伦比亚冰川的终点距离希瑟岛北缘不过几千米,到2011年,它就撤退了超过20千米。在撤退的同时,哥伦比亚冰川也在急骤变薄,裸露基岩的面积扩大。20世纪80年代以来,哥伦比亚冰川的总厚度和体积已经减少一半。到2011年,哥伦比亚冰川已经大体上分裂成两个冰川。多么令人惋惜。
其他文献
兔爷是老北京的吉祥物,也是老北京城的保护神。传说兔爷能赐给人们平安和吉祥。从明代起老北京人就有自家请兔爷、给亲朋送兔爷的习俗,请兔爷就是请平安,送兔爷就是送福、送吉祥。  作为北京最大的兔爷创作生产基地,吉兔坊每年都要生产几千尊兔爷。每年的八月十五,北京的东岳庙都会按照老北京的风俗摆一座高高的兔爷山,成百上千尊兔爷形态各异,大小不一,承载着老北京几百年的民俗风情,也寄托着人们对幸福吉祥生活的无限期
北京平心堂中医门诊部是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的临床医疗基地,是为了实现崔月犁同志生前的心愿,长期保持我国中医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而成立的。自创立以来,平心堂坚持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汇集高水平有专长的国内名医,在中医临床科研上努力攀登医学高峰,破解生命之迷。  经过十几年的洗礼,平心堂秉承“坚守诚信,赢在细节”的文化,不断壮大。目前有一支近百人的大夫队伍和70人的员工团队。有甜水园和王府井店两
“你从哪里来?”“和田。”“就是那个出和田玉的地方吗?那个地方的玉很了不起啊!”每每出门在外,别人总会这样问,也总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对大多数外地人来说,谈和田总绕不开羊脂美玉的话题,似乎和田就只有玉石。诚然,和田玉是和田一张靓丽的名片,但绝对不是和田的全部。和田,是自然女神撒落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美丽的石头(和田玉)”。  “你从哪里来?”“和田。”“就是那个出和田玉的地方吗?那个地方的玉很了
札幌是北海道最繁华的城市。它带给我的除了浪漫的美食,还有时时袭来的疏离感,仿佛身在“另一个日本”。连那座著名的号称日本现存最古老的札幌钟楼,也带着浓郁的俄罗斯风格。  的确,日本列岛四岛中最北边的这个岛屿,大约在200年前还是一片荒野。即使是现在,那种特有的荒野感仍未褪去。京都奈良如梅雨般濡湿万物的旧传统,并未在这片雪国扎下根系。  对于札幌的最初印象,来自于数年前朋友送的一包“白色恋人”点心。奶
安徽泾县小岭村地处群山之中,少田,但盛产青檀树。当地人就用树皮来造纸,遂以蔡伦术为生。自此以后,小岭村就成为了一个以宣纸生产为营生的村落,小岭和宣纸的情缘,延续至今已近有700年之久。    在发明了造纸术的国度里,从来不乏各种类型的纸,而宣纸能成为纸中之圣,千年以降,牢牢占据书画者的笔端之域,成为古籍善本的顶级标配,其独具的品质,其制作的过程与秘密,其传递的信念,都值得现代人去探索、思索。  在
北京→兴和→中旗(科布尔)→后旗→北京  总里程:1067.8公里 (3天2晚)  线路7  皮件街、集宁战役馆、集宁博物馆:见线路1  黄花沟、二龙什台:见线路3  红召九龙湾:九龙湾景区属大青山18条支沟之一的吉庆营沟,峡谷蜿蜒曲折,斗转蛇形,呈南北走向,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7公里,因山势盘旋像九条龙状,东西汇合入河,故名“九龙湾”。  岱海:见线路3  隆盛庄古镇:隆盛庄民间文化积淀深厚
北极天空中的眼睛  有人说北极光可遇不可求,需要十分运气才能得以一见;也有人说看到北极光是需要缘分的,有缘之人自然可以看到;更多人相信北极光将会带来好运,看到就意味着人生将现幸福。而我觉得看到北极光并不是特别难,只要在合适的季节去合适的目的地,加上耐心的等待,就能如愿以偿。不过真的当如梦如幻、绚丽无比的北极光悬挂天际的时候,你是会选择睁大眼睛拼命地往大脑里镌刻,有朝一日微笑着回忆;还是鼓起勇气,设
自2013年进入立法程序以来,电子商务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一直备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如今,电子商务立法工作再次向前推进,距离正式出台越来越近。  2018年6月1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丛斌所作的关于电子商务法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当天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同志对电子商务法草案进行了分组审议。这是电子商务法
京西门头沟98.5%为山区,辖区内自然资源丰富,尤其到了金秋时节,108、109国道两旁、各大景区、各徒步路线周边层林尽染、万山红遍,构成了京西金秋最美的山水画卷。这个时节来门头沟登高、徒步、赏秋都是很好的选择。让我们的心灵就此放飞,回归大自然的怀抱吧!  “红·蕴山水 叶·看京西”——门头沟区红叶节  金秋时节,正值欣赏红叶的最佳时节。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堵车的烦恼,赏红叶到哪里去?就到京西门头沟!
宜丰,五百里宗    “南禅五宗,一花开五叶,三叶在宜春:妫仰、临济、曹洞三宗分别发祥于宜春的仰山、黄檗山和洞山。从靖安的宝峰寺一直到明月山的仰山寺,全线是五百里,我们称之为五百里禅宗……”在宜春人这样的介绍中,你能深切感受到 他们的自豪。    洞山在宜春市宜丰县境内。进了同安乡洞山村的洞山景区,登上几级台阶,进入山间小径,最吸引我的是香枫和苦槠栲林。我至今也分不清这两种树,它们一样的高大,伟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