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學龄前期是幼儿视力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若幼儿出现视力异常的问题,应及早发现并加以纠正与治疗。文章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幼儿视力异常的常见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幼儿视力的健康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幼儿;视力异常;影响因素;建议
中图分类号:G179
文献标识码:A
1.遗传因素
近些年来发现,遗传因素是影响幼儿视力异常的重要原因,许多学者的论证研究也证明了这一观点。张桂英研究表明:父母或者家族中有视力异常者,幼儿患视力异常的概率也会增高。胡爱莲等研究发现:父母双方是高度近视者的幼儿患近视的概率明显高于父母双方是视力正常者的幼儿。所以,幼儿视力异常的原因与幼儿父母双方是否有视力异常的问题有明显的相关性,特别是与父母双方都有严重的视力异常的问题有关系。
2.环境因素
幼儿视力异常的现象会随着幼儿视力状况变差而逐渐严重。所以,为了预防幼儿视力异常的现象就要有良好的环境。WebMD医学新闻网报道,户外活动特别是在户外时间多一些的幼儿,是降低幼儿近视发生概率的有效方法,也是幼儿可以普遍接受的保护视力的方法。
3.家长对幼儿视力保健的指导因素
由于幼儿年龄小,对视力保护的意识尚未完全具备,所以要求家长对幼儿的视力保健进行指导与督促。幼儿科学用眼的习惯能否养成,关键在于幼儿家长是否掌握各方面的眼部保健知识来指导幼儿,这就对幼儿家长的学历层次有一定的要求。所以,研究表明父母学历层次越高,对幼儿的眼保健的行为就越重视,就会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生活中的用眼行为。
另外,特别重要的还有幼儿家长对眼部保健知识掌握的是否正确。研究表明幼儿家长的眼部保健知识大多数是通过互联网、电视、书籍上自学获得的,缺乏学习的系统性,导致掌握错误的眼部保健知识,从而影响幼儿的眼部正常发育。只有家长通过正规的托幼机构和眼部保健的机构学到系统的知识,对幼儿进行言传身教,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科学用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由此可见,幼儿视力异常是多种因素综合导致的,家长应该注重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重视危害幼儿视力健康的各种原因,进行积极的预防,避免幼儿视力异常问题的发生。
1.幼儿园视力保健策略
(1)定期对幼儿进行眼部检查。研究认为,从幼儿3岁起,幼儿园应该每半年请专业的眼科医生为幼儿进行眼部检查,建立一个屈光档案。如果发现幼儿有视力异常的问题或者是幼儿其他方面的眼病,做到及时到正规的眼科医院进行治疗。
(2)定期请眼科专家开展眼保健知识讲座。首先,幼儿园应该每个季度请专业的眼科医生到园给幼儿开展眼保健知识的讲座。其次,研究认为,定期对幼儿进行眼保健知识讲座,发放给幼儿相关的资料进行了解,有助于幼儿掌握科学的用眼卫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后,做到不让幼儿从小就养成对视力有不良影响的行为习惯。
2.家庭干预策略
学龄前幼儿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家长应该抓住幼儿这个关键时期,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在照顾幼儿的日常生活起居上,应该合理地规划幼儿日常作息时间。研究表明,家长应该在幼儿发生视力异常问题之前关注幼儿视力,定期带幼儿去眼科医院检查视力。幼儿视力异常的问题发现得越早,越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
3.社会综合防治干预策略
全社会各个专业的眼科保健机构应该与学校积极合作,定期对幼儿进行视力普查,教给家长正确的眼保健操方法,方法由家长来督促幼儿做眼保健操时。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眼保健知识的讲座,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学习,这样家长在幼儿课余时间内就能够科学指导幼儿养成保护视力的行为习惯。
幼儿视力异常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需要眼科机构、学校以及家长的共同努力,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幼儿视力异常问题的发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1]张桂英.学龄前儿童视觉发育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2):174-176.
[2]胡爱莲,杨 辉.幼儿视力与遗传及家庭环境因素的调查[J].上海教育科研,1993(4):55-58.
关键词:幼儿;视力异常;影响因素;建议
中图分类号:G179
文献标识码:A
一、幼儿视力异常的原因
1.遗传因素
近些年来发现,遗传因素是影响幼儿视力异常的重要原因,许多学者的论证研究也证明了这一观点。张桂英研究表明:父母或者家族中有视力异常者,幼儿患视力异常的概率也会增高。胡爱莲等研究发现:父母双方是高度近视者的幼儿患近视的概率明显高于父母双方是视力正常者的幼儿。所以,幼儿视力异常的原因与幼儿父母双方是否有视力异常的问题有明显的相关性,特别是与父母双方都有严重的视力异常的问题有关系。
2.环境因素
幼儿视力异常的现象会随着幼儿视力状况变差而逐渐严重。所以,为了预防幼儿视力异常的现象就要有良好的环境。WebMD医学新闻网报道,户外活动特别是在户外时间多一些的幼儿,是降低幼儿近视发生概率的有效方法,也是幼儿可以普遍接受的保护视力的方法。
3.家长对幼儿视力保健的指导因素
由于幼儿年龄小,对视力保护的意识尚未完全具备,所以要求家长对幼儿的视力保健进行指导与督促。幼儿科学用眼的习惯能否养成,关键在于幼儿家长是否掌握各方面的眼部保健知识来指导幼儿,这就对幼儿家长的学历层次有一定的要求。所以,研究表明父母学历层次越高,对幼儿的眼保健的行为就越重视,就会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生活中的用眼行为。
另外,特别重要的还有幼儿家长对眼部保健知识掌握的是否正确。研究表明幼儿家长的眼部保健知识大多数是通过互联网、电视、书籍上自学获得的,缺乏学习的系统性,导致掌握错误的眼部保健知识,从而影响幼儿的眼部正常发育。只有家长通过正规的托幼机构和眼部保健的机构学到系统的知识,对幼儿进行言传身教,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科学用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由此可见,幼儿视力异常是多种因素综合导致的,家长应该注重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重视危害幼儿视力健康的各种原因,进行积极的预防,避免幼儿视力异常问题的发生。
二、解决幼儿视力异常的相关建议
1.幼儿园视力保健策略
(1)定期对幼儿进行眼部检查。研究认为,从幼儿3岁起,幼儿园应该每半年请专业的眼科医生为幼儿进行眼部检查,建立一个屈光档案。如果发现幼儿有视力异常的问题或者是幼儿其他方面的眼病,做到及时到正规的眼科医院进行治疗。
(2)定期请眼科专家开展眼保健知识讲座。首先,幼儿园应该每个季度请专业的眼科医生到园给幼儿开展眼保健知识的讲座。其次,研究认为,定期对幼儿进行眼保健知识讲座,发放给幼儿相关的资料进行了解,有助于幼儿掌握科学的用眼卫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后,做到不让幼儿从小就养成对视力有不良影响的行为习惯。
2.家庭干预策略
学龄前幼儿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家长应该抓住幼儿这个关键时期,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在照顾幼儿的日常生活起居上,应该合理地规划幼儿日常作息时间。研究表明,家长应该在幼儿发生视力异常问题之前关注幼儿视力,定期带幼儿去眼科医院检查视力。幼儿视力异常的问题发现得越早,越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
3.社会综合防治干预策略
全社会各个专业的眼科保健机构应该与学校积极合作,定期对幼儿进行视力普查,教给家长正确的眼保健操方法,方法由家长来督促幼儿做眼保健操时。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眼保健知识的讲座,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学习,这样家长在幼儿课余时间内就能够科学指导幼儿养成保护视力的行为习惯。
幼儿视力异常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需要眼科机构、学校以及家长的共同努力,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幼儿视力异常问题的发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桂英.学龄前儿童视觉发育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2):174-176.
[2]胡爱莲,杨 辉.幼儿视力与遗传及家庭环境因素的调查[J].上海教育科研,1993(4):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