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有效策略探析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rrii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人们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现代社会对全面型人才的需求也在节节攀升。新课程改革对现代的高中化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化学教师的主要教学宗旨。对于高中生来说,化学素养的培养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轻松的理解化学知识,还能有效的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本文从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剖析出发,探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教学探究
  一、 引言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是判断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质量的主要参考依据,也是衡量学生成长高度的重要指标。从内容角度来说,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可以分为对宏观化学现象的辨识与对微观化学现象的解析、物质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科学合理的探究与创新意识以及重要的逻辑推理与化学模型认知能力。这四种基本素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教师只有更加明确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四项基本内涵,才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带来更加具有实效性的高中化学课堂。
  二、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内涵
  (一) 宏观辨识能力与微观探析能力
  宏观辨析与微观探析素养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得以观察一定条件下物质发生的变化,并且将其进行详细的表述,并且运用化学符号来进行表示。同时能够形成“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的正确观念,从而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连接起来,从微观与宏观两个角度对化学问题进行思考。这种素养本质上是一种从分子、原子层面,对物质性质及能量转变关系的认知。不仅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理念,也是解决化学问题必需的合理角度。
  (二) 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对物质的本质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学生需要了解到,物质是时刻不停地运动变化的,而化学变化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控制的。学生要结合教师的实验教学及理论教学,养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守恒与能量守恒的基本观念。从而从变化与平衡相统一的角度出发,分析这些化学反应并且解决需要解决的化学问题。这种素养本质上是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需求、限度、规律及相关关系等内容的认知。
  (三)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在本质是一种对化学问题的进行科学处理的能力。学生提出化学问题,并且结合自身的知识体系产生相应的假设。然后将有关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科学的推理获得答案。这不仅是一种科学的反思和交流能力,也是一种敢于质疑和批判的个性化意识的体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意识,能够及时发现有价值或者满足自身需求的化学问题。在问题的引导下,制定合理而个性化的探究方案,并且对探究结果进行评估与思考。
  (四) 证据推理能力与模型认知能力
  化学本身是一门具备高度逻辑性的学科,而证据推理能力与模型认知能力也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证据推理能力要求学生能够通过以往的学习,完成对化学知识点的整合与处理。并且基于实验数据或理论知识支持,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析推理、建构数学模型等揭示化学变化的工作。学生要掌握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关系的能力,确定行程科学依据所必需的基本逻辑及寻找正确的方式方法,用模型思想和证据推理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三、 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 以学生为主启发学生化学思维
  想要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化学教师往往是课堂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学生自身的地位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教师在讲解了一些理论知识或开展了部分化学实验后,也没有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锻炼,自然无法對化学知识进行深度的学习。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这样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开展“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实验时,教师就可以先为学生提出问题:“硫酸铜与钠反应后的产物是什么?”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就可以引发鼓励学生进行讨论。这时一部分学生认为,钠与硫酸铜会发生置换反应,从而产生铜与硫酸钠。另一部分学生认为,钠会先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氢氧化钠。而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与硫酸钠。在学生讨论过后,教师就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学生的猜想。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产生更强的满足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加强教师的教学质量,从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增长。
  (二) 引导学生构建科学的化学思想
  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思想观念去对待化学知识与化学问题。化学教材中有很多的学科观念,例如现在大力提倡的绿色环保和垃圾分类,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传达积极的学科观念。除了这些学科观念之外,化学教学内容中还有着丰富的化学思想。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时,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对这些思想进行领悟和理解,从而形成科学的化学学科意识。
  例如,在学习盐类的水解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必须在之前学习的离子反应课程部分对盐类有着一定的认知。学生能够认识到盐能在水溶液中电离,盐类也分为可溶盐和不可溶盐这两种。这样教师就可以结合旧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新的化学知识。从而有效巩固学生的化学知识体系,并且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实质的提升。
  (三) 结合实际生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化学本身是一门源于生活也应用与生活的学科,想要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就要将生活元素融入高中化学的教学工作中。一方面来说,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生活常识延伸为教学背景。例如在学习硫与氮的氧化物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以现阶段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为话题,拓展学生的化学知识视野。另一方面,生活元素本身也是学生接触化学知识的一种方式,生活元素与化学教学相结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了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这一课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去调查水资源管理相关部门的管道维护数据,然后再结合数据开展教学。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的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主,为学生带来科学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化学水平得到稳定的增长,实现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宋光祯.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J].发展,2018(4):93-94.
  [2]王丽影.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化学教学策略[J].山东化工,2018,47(9):132 134.
  [3]李惠文.浅谈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11):27.
  作者简介:
  唐步蔚,贵州省六盘水市,贵州省六盘水市民族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形结合是重要的高中数学思想方法,能为学生解题提供有效思路。本文主要围绕数形结合法运用原则、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等方面展开讨论,在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有所了解的情况下,探讨该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渗透,以便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思想,使其数学素养和解题能力不断提升。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一、 前言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单纯从知识表面入手来学习,无法保证
刚进入大学那阵,班里有很多同学内心不平衡。不少男生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聊天、打游戏。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改革,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而数学反思能力作为数学素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也非常重要。因此,在实际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西方发达国家,有关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业绩的研究成果大量涌出,尤其是董事会的设置问题更是学者们一
期刊
摘 要:学困生是指在学习中,由于自身、教师或者家庭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对英语学习感觉到很吃力的学生,其无法和正常学生一样通过教师教学的过程达成英语学习。为了保证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采用合适的英语教学方法,增强学困生的学习动力,使其重拾学习自信,在教学中开展帮扶活动,促进学困生提升,在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推动学困生学习的进步与转化。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困生转化;教学
本文介绍了工控ADAM模块,根据其不同功能,构成的完整网络系统在液化石油气公司储罐厂生产,安全监控及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微课的提出为现今教育正确的指明的方向,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需求,根据课堂教师所说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整理和研究,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兴趣。笔者在大量的英语教学实
‘水饺皇后’的创业史[香港]张葭萍臧建和(左)与剧中的“水饺皇后”合影。1994年初我来港工作后不久就赶上过春节,很想吃上北京过节必食的水饺。没想到在一个聚餐会上还真的吃到了水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