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下高校财务风险变化及其审计对策研究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ard0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高校在运行发展过程中,教育经费来源多样、金额量大,而相应的管理能力和内控措施不强以及以及各种社会因素影响,长期存在着一定的财务风险。随着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大二中、三中全会关于优先发展教育的指导思想确立,我国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将会进一步加大,从而高校在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必然面临更大的财务风险。针对财务风险的新情况、新变化,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应研究相应的对策,采取更完善的审计措施,运用审计手段有效规避、防控、化解财务风险。
  关键词:社会经济形势;教育经费投入;财务风险;内部审计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2
  一、我国高校财务风险的现状
  1.财务风险的定义
  在市场经济中到处潜藏着风险,无论在各个方面各专家都对风险这一问题进行了长久的研究。但是对于风险的定义还是众说纷纭,不过其中对于风险的基本含义描述还是相似的,风险的主要特点有:由于人们的决策往往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风险具有不确定性;风险是一种潜在的危机,具有一定程度的可能性;风险针对的是损失而言,不能计算由风险可能带来的效益;风险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测量的。而财务风险是体现在企业的理财活动中的一种微观经济风险。高校的财务风险是指,在高校运营过程中由于国家发放的资金不足以偿还因学校建设而产生的债务而面临的问题。通俗地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因为设施建设、科研经费以及投资等项目的花费超过了原来的计划中的经费而导致的资金周转困难所产生的财务风险。
  2.我国高校财务风险现状
  在国外对于高校的财务风险现象的研究不是很常见,首先是因为国外的高校教育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有相当完善的制度。国外高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大多已经过了大规模扩张的阶段,现在的发展相对较缓慢,对于资金的需求也相对稳定;其次发达国家中社会,以及资产充足的个人对于高校的财务支持非常大,高校对于政府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最后国外高校具有相当完善的管理体制,高校能够通过投资等手段自己获取一定的经费。在国外的大多数高校中都建立起了负责学校整个发展的董事会机构,通过董事会的努力学校一般情况下能够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相比较而言,近年来,我国高校的财务风险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许多专家学者已经投身到对于我国高校财务风险的研究项目之中。其中通过对国外高校制度的全面分析,陶永勇在研究中表明,我国高校建设资金的来源非常有限。在国外高校发展建设中,高校的科研成果收入以及社会的捐助收入在高校收入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但是在目前我国的政治经济情况下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因此我国的大多数高校只能采取向银行进行负债融资的方式来筹得资金,而正是因为采取了这种方式才会使得我国高校的财务风险高于其他国家。
  二、我国高校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及其带来的财务风险变化
  1.我国高校面临的全新发展机遇
  在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尽快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是我国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提高了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而对于民族素质的提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一批优秀的高等人才的带动,因此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扩大高校的招生是我国高校教育中面临的最基础问题。在21世纪初期,我国政府实施了大学扩招的政策,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拉开了全新的帷幕,高等教育进入全速发展的时期,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式教育逐渐向大众式教育转变。与此同时,在我国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也得到初步的成效,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因此我国的高考生源也在逐年减少。在高校发展的同时,各项高校的改革措施也在进行着,高等院校也逐渐获得了更多的自主管理权力。在高校获得自主管理权力之后,许多高校选择了从银行贷款来解决学校扩招过程中产生的资金短缺等问题,从目前来看,银行贷款已经成为现阶段很多高校进行基本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贷款也是一样,从表面上看贷款解决了高校当下的发展问题,但是在如今激励的市场竞爭中,一旦高校的财务出现恶化的情况,贷款就会对高校产生很对负面的影响。因此在高等教育的全新发展机遇中,如何才能使高校避免出现财务风险已经成为政府教育管理部门以及高校财务管理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2.风险变化的外部因素
  (1)国家对于高校的财政支持不够
  在前些年中我国高校的发展中,由于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高校的发展经费逐渐转变成依赖政府的拨款、学生学费以及社会和个人的捐赠,其中占主要地位的还是国家政府的补助。在当今世界中,对于教育的补助在GDP中所占的比值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虽然我国早就提出要将对于教育事业的投入所占比例达到GDP的4%,但是这一目标直到2011年才勉强实现。而在发达国家中教育经费的投入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一般为5%到7%,我国在近几年虽然经济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对于教育方面的投资还是没有达到相应的发达国家水平。也正是因为此,我国虽然借鉴了国外对于高等学校的管理模式,但是还是没有取得相应显著地发展。因此,我国高校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了另外的解决措施。目前我国高校的发展资金的来源已经从单纯的依靠政府补贴及社会的捐赠等扩展为用多种渠道进行筹资的方式,但是其中对于政府的依赖还是处于主要地位。虽然从数据上看我国政府对于高校的教育经费发放的数额逐年增加,但是这些经费在高校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却在逐年减少。因为我国的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各高校的教育成本逐年增加,如果还是单纯依靠政府发放的教育经费必然会影响到高校的建设,进而引发财务危机。
  (2)支出受到学费收入季节的限制
  在我国当前的发展状态中,学费收入是高校经费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是学生的学费是在每年的9月份上缴的,也就是说学校的可流动资金受到非常严重的季节性限制,而学校的额支出则没有季节性的规律,属于刚性的均匀支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合理地对高校资金进行规划,这种收支严重不同步的条件下很容易使高校在运行过程中产生资金链的断裂情况,进而造成严重的财务危机。   (3)在一个高校主体中实行两套核算方案
  在许多高校中将教育事业费用和教育基础建设投资费用进行分开核算。对于教育事业费用的核算主要是对教育事业的收入以及政府部门的补助进行核算,然后报给教育主管部门。教育基础建设投资费用的核算主要是向财政部门报告改革部门投入的以及高校自筹额的基础建设基金。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政府对于高校的财政补助很可能连银行贷款的利息都不能偿还到位,这样的单独对高校基础建设投资费用进行核算的体系就会掩盖住银行贷款本身存在的风险。
  3.风险变化的内部因素
  从学校方面来说,首先是学校对于风险问题的认识不足。我国大多数高校中并没有意识到进行财务管理的必要性,仍然沿用着以前过时的管理方法,对于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全面的调查。在高校已经负债的情况下仍然大肆进行校区扩建等项目,造成高校的财务压力越来越重,最终导致高校在资金的筹集以及运转等方面都出现严重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管理层应该切实做好管理工作,对已经出现的财务风险提起应有的重视,及时对当前的形式进行全面分析,对于财务的管理作出相应调整来适应新时期下对于高校财务管理的要求。如果一味地进行不合理地发展,最终将导致学校的经营入不敷出,不能及时偿还银行中所欠债务,影响高校的声誉。其次,学校的投资决策失误现象非常严重。学校的决策人为了筹集学校的发展资金,用学校的资金进行投资活动本身对高校的发展是件好事,但是由于高校自身对于复杂的经济活动没有一定的商业预见性,或者是对于某些新生事物缺乏一定的经验,最终导致投资失败等现象的发生。在高校的内部投资方面,学校进行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时建立在银行贷款的基础之上的。但是这类项目的投资数目比较大,而且对于投资的回收期比较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高校的還款政策不完善或者本身已经不具备还款能力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出现财务风险。另一方面,我国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也是在成高校财政风险的主要因素。
  三、应对财务风险的审计对策研究
  1.完善高校审计规范制度建设
  高校内部审计事业得以发展的基础就是要有一套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所以加强高校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对于高校的财务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其中主要包括对于审计工作人员准确的理解力以及执行力的培养。其中要想完善设计制度的建设就要做到几下几个方面:首先,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指,对于一些重要事项高校的相关审计机构应该在学校范围内进行公开审计。其中审计的主要方面包括:财政收支情况、专项资金支出情况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等。在目前阶段中,我国的高校审计公告工作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即使有些高校实行了审计结果公告也还只是停留在审计信息的公告阶段中,要想完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审计结果公告还是有非常多的难关需要克服。其次,建立审计结果跟踪整改制度。高校内部的审计结构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审计之后,审计结果要得到审计单位落实的决定以及改进意见等。从审计单位方面来说,要做好对于审计结果的报告等工作,对于审计结果中需要改进的方面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之后,给出一定的整改意见指导其进行整改纠正,并且及时将这些整改后的信息反馈给高校内相关的审计部门。最后,在高校中实施经济责任到人制度。在教育部颁发的有关法令中指出,各教育部门要严格重视高校领导人任职期内高校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协助高校完成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监督高校管理人严格履行相应的责任,从而保障高校资金的安全性,促进高校的全面发展。
  2.提高高校内部审计队伍的素质
  高校事业的顺利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能够及时防范高校内部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将高校的发展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而审计工作的效果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工作人员的素质,因此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是促进学校审计工作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高校内的审计部门应该鼓励审计工作人员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之余,在自己现有的职称以及学历的基础之上进行新一轮的学习。通过各种手段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这样不仅能提高审计人员的整体水平,还能为整个学校的工作带来一种全新的气象。
  3.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
  高校就是为广大的有志青年提供一个较为公平的发展平台的地方,因此在与高校有关的一切工作中都要切实体现出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对于审计人才的选拔方面更是如此,审计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的财务安全情况,因此在对于审计人才进行选拔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德才兼备的选拔原则。在此基础之上对原有的人才选拔机制进行创新,最终挑选出符合高校发展要求的一批高素质审计工作人员。在对于人才进行分配的时候,一定要根据本人的工作特点进行相应的划分,使得每个人都能发挥出其最好的水平,这样才能保障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
  四、总结
  随着我国教育部门对于高校教育的重视,高校得到了全新的发展机会,并且创造出各种资金来源渠道,但是伴随着这种发展而来的就是高校中财务管理风险的问题。目前高校的财务管理风险问题已经引起了各部门的高度重视,许多的专家学者投身到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工作中来。这种问题的出现并非一天两天的事情,研究表明高校的财务风险的出现是有一定的客观原因的,但是其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高校的整体阿伯我不够严谨。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及时出台辅助政策,帮助高校度过财务风险的危机时刻。
  参考文献:
  [1]徐明稚.基于现金流量模型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价体系[J].会计研究,2012, (7):73-74.
  [2]张曾莲.高校财务风险综合评价与预警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85-86.
  [3]王文华.规范内部会计控制防范高校财务风险[J].会计之友,2011,(1):27-28.
  作者简介:容 焱,男,57岁,广西南宁市,广西财经学院审计处,本科、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审计。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在脾气虚体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应用四君子汤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党的十八报告规定,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丹东市作为边境城市,加快法治政府建
用药期间应注意服药后的身体反应,若出现可疑症状,应尽速就医并主动告知用药史,才能避免演变为严重药物过敏。  人们在服药过后,如果皮肤出现红疹,眼睛产生不适、红肿等症状时,就要怀疑自己可能是患有药物过敏。药物性过敏也叫药物变态反应,是因用药(包括口服、注射及局部外用药)引起的过敏反应。在所有皮肤和粘膜的药物反应中,以药疹或药物性皮炎最为突出,常表现为皮肤潮红、发痒、心悸、皮疹、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选择适合我国母子公司的財务管理制度,对实现我国母子公司的快速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针对母子公司财务管理产生的各种矛盾,在母子公司财务目标、财务制度、财务人员、财务资金以及财务信息上进行的分析,对产生在母子公司的财务管理问题给予相关合理化建议,为促进我国母子公司的财务共同发展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母子公司;财务管理;发展  
我国施行教育体制改革以来,传统的教育管理体制已经无法适应教育体制发展与改革的基本要求.所以,大学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已无可避免.因此,本文根据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对
山西大剧院作为山西省发展文化产业的前沿阵地,已成为本地区的标志性文化品牌.本文将探索其实施委托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互联网思维,结合山西大剧院网络运营模式,探索和分析
随着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变,法治化已经成为社区发展的重要趋势,促使社区治理法治化转型与再造.社区治理法治化的关键是通过治理法治化使社区能满足公民需求,实现社会和谐.
目的:分析静脉注射地尔硫卓与美托洛尔对房颤快速心室率患者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方法:收集所有比较地尔硫卓、美托洛尔治疗房颤快速心室率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为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也变得错综复杂,劳动关系的调整也逐渐从最初的行政手段转变为法律手段.
服药是医病最基本的措施之一.为了解决某些药物不好吞咽的问题,人们经常会用水送服,但大家必须要知道,有些药物是不适合使用热水送服的.这里所说的热水,是指经过烧开之后虽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