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0年重庆市市售冷藏冷冻动物源食品致病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

来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2018—2020年重庆市市售冷藏冷冻动物源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污染情况.方法 采集市售冷藏冷冻动物源食品,按照《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对产气荚膜梭菌、创伤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弯曲菌、溶藻弧菌、沙门氏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进行检测.结果 2018—2020年共采集检测720件样本,10类食源性致病菌项目均有检出,总体检出率为27.78%(200/720).年检出率18.75%~32.50%.不同食源性致病菌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最多,占总阳性样本的30.00%(60/200);不同种类的食品进行比较,螺类的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最高,为43.00%(86/200).结论 重庆市市售冷藏冷冻动物源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致病微生物污染,应加强对重点环节和重点食品的监管.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测定茶叶和辣椒粉中的乙烯菌核利及其代谢物3,5-二氯苯胺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茶叶和辣椒粉样品用乙腈振荡提取,提取液过复杂基质(multiplug filtration clean-up,m-PFC)快速滤过型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柱净化,滤液氮吹至近干,用乙酸乙酯定容后用GC-MS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乙烯菌核利及其代谢物3,5-二氯苯胺的质量
目的建立一种检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的TaqMan探针三重荧光PCR方法。方法针对沙门氏菌属特异性invA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rpoB基因、大肠埃希氏菌O157:H7的rfbE基因设计引物与探针,建立三重荧光PCR体系,对引物与探针浓度及退火温度优化,并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研究。结果引物与探针的最优添加量为:invA 0.2μL、ropB 0.4μL、rfbE 0.5μL;最优退火温度为60℃。特异性试验显示16株非目标菌株扩增结果为阴性;目标菌株均出现显著扩增。敏感性试验显
目的建立乳粉中亚硝酸盐检测的质量控制图,判断检测过程与结果是否处于控制状态。方法以有证标准样品作为控制样品,依据GB 5009.3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检测控制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将子组数设为25,每个子组平行测定2次,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软件,绘制极差控制图与均值控制图,分析受控状态。结果乳粉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平均值为5.15 mg/kg,标准偏差为0.357 mg/kg,极差的平均值为0.157 mg/kg,极差的标准偏差为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