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业机会的法律保护

来源 :中国法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eat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营资格意义上的商业机会是一种法律确认的权利.这种权利是一种抽象的参与权,达成交易后取得的是现实的具体的财产权利,持续不断的交易活动就是资格权利向具体财产权利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一个中间阶段,即达成交易的优势可能性阶段.优势可能性的机会拥有者于机会的存在拥有两方面的利益,一是对未来实现交易后的预期利益,二是为寻找、把握和促成机会而已付出的成本利益.这种利益虽然不是现行法律制度中的某种具体权利,但仍然应当予以保护.法律对机会利益的保护不应当局限于内部侵害的场合,而应当扩展到外部侵害场合,内部侵害商业机会与外部侵害商业机会的构成要件与救济方式有所不同.
其他文献
本文从施工成本控制的概念入手,从公路工程施工准备、施工实施和竣工验收三个阶段阐述施工成本的控制问题。
本文对入世后欧盟对华纺织品特保措施立法的发展、立法原因、法律依据及有关条款进行了分析、研究和解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纺织业应对欧盟对华纺织品特保措施的法律对策。
市场化建设的效应状况如何,与商事法制改革创新的力度有着必然的、直接的联系.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的农村市场中的农民、农户和农村经济组织的"入市"资格的商事主体问题
本文通过对东部地区一个经济欠发达县在农业税费改革后乡镇治理现状的调查,认为尽管这项改革把乡镇治理结构方面的问题都凸显出来,但是乡镇治理尚未有实现根本转变的迹象.乡
本文希望通过对两篇相关文章提供的数字的综合整理来描述20世纪90年代美国人文和社会科学学术奖项设立的情况,揭示在美国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研究中走在前列的主导研究机构,分
权利以伦理为基础,从而获得了正当性。市场经济的运行推动了中国从传统等级伦理观转向契约伦理观的诉求。权利的伦理基础发生了变迁,权利也必然要发生变化和发展。无论是从道
综合近年来的教学情况以及社会对于日语人才的需求,针对日语选修课的学生做了问卷调查.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认识到改变现阶段大学日语选修课教学模式,追加辅助教学,
许多民族在历史上都有这样的情况:本民族的一部分人由于种种原因远离故土,来到陌生的异国他乡,置身于全新的异民族环境中,并逐步适应陌生的环境.沙俄时期,大批俄罗斯人作为"
当前,中日关系进入了建交以来最为困难的时期.尽管经济关系仍相对平稳,政治和安全关系却问题丛生,出现了所谓"政冷经热"的现象.中日之间归根到底在于两大问题:一是历史问题,
海外华侨是中国近代化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本文以近代广西为视域,从经济开发、文教事业进步,以及生活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嬗变等方面考察了侨力资源在近代西南民族地区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