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患者冷消融后部分生化指标和前炎症因子的变化

来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1089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冷消融前后部分生化指标及前炎症因子的变化。方法20例不适合手术的肝癌患者接受冷消融治疗,检测患者术前,术后1、3、7d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符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肌红蛋白(My)、肌酐(C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值,并进行比较。结果肝癌患者冷消融术后1d与术前相比,上述指标均显著升高;术后3d开始明显降低;术后7d与术前相比,ALT、AST、My和Cr无显著差异,TBIL、TNF—α和IL-6仍有不同程度升高。结论肝癌冷消融治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营养状况并探讨分析早期营养干预对妊娠结局、新生儿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
目的探讨胆汁引流方法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采用我们既往建立的二次手术方法分别建立梗阻性黄疸(O
目的构建Survivin反义核酸真核表达载体(anti-pcDNA3-svv),探讨其对肝癌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及降低化疗耐药的机制。方法采用Survivin反义核酸瞬时电转染法转染肝癌细胞系Skov3,
目的观察CAPE对LPS活化大鼠KC表达合成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影响。方法经在体灌流消化大鼠肝脏分离KC细胞,培养于RPMI-1640培养基中,用LPS活化KC细胞,经CAPE处理后,用实时
目的探讨雌激素缺乏、高脂饮食、运动等因素对高脂血症形成及肝脏脂肪变性的调节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C57BL/6J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OVX(卵巢切除后雌激素缺乏)组、OVX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小鼠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后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应用CC14/2-AAF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然后行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实验A组于经尾静脉注入骨髓干细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效果。方法对480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通过肝TACE和经左锁骨下动脉穿刺PCS植入介入治疗。结果0.5、1、2和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75.8%、31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复杂的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治疗IBD的传统药物虽能控制症状,但多数患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新近研究的生物学制剂、干细胞移植等疗法已逐渐用于临床,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一种,其可以进一步发展为终末期肝病以致肝功能衰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二甲双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γ激动剂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大肠癌淋巴管生成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2例大肠癌、20例大肠息肉组织和20例正常对照组织中HGF的表达,并应用podop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