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血流成像技术预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妊娠结局的应用价值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yueeryu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和螺旋动脉血流参数以及内膜及内膜下血流分型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对比超微血流成像(SMI)技术和能量多普勒超声(PDUS)两种血流模式对IVF-ET周期中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分级的差异。

方法

收集在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患者41例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记录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和螺旋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收缩期与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PDUS及SMI两种模式下分别显示内膜及内膜下血流信号,并采用Applehau分型法进行半定量分析。按照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组和未妊娠组,比较上述指标在两组之间的差异以及两种血流模式下内膜及内膜下血流分级差异。

结果

①在HCG注射日妊娠组子宫螺旋动脉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明显低于未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HCG注射日SMI模式下妊娠组与未妊娠组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妊娠组SMI模式中Ⅲ型比例最高(50%)。③SMI模式下内膜及内膜血流分型(β=1.085,OR=2.959,95%CI=1.040~8.421,P=0.042)对妊娠有独立预测价值。SMI模式下内膜及内膜下血流分级越高,妊娠可能性越大。SMI模式内膜及内膜下血流分型预测妊娠的曲线下面积为0.746(P=0.008)。

结论

SMI是一种新型有效的多普勒超声技术,可用于评估IVF-ET周期中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HCG注射日SMI模式下内膜及内膜下血流分型有望预测IVF-ET妊娠结局,指导临床选择最佳的胚胎移植时机。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CEUS)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初步探讨其与外周血白细胞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62例作为脑梗死组,年龄、性别匹配,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史的动脉硬化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对优选斑块行CEUS,脱机定量分析斑块峰值强度(TIC-P)和强度均值(TIC-M)参数。同时获取斑块时间强度拟合曲线参数峰值(FC-P)、达峰时间(FC-TP)、锐
期刊
目的评价正性肌力药物盐酸去甲乌药碱负荷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开放、对照、交叉设计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共纳入90例怀疑冠心病的患者。盐酸去甲乌药碱按0.5、1、2、4 μg·kg-1·min-1剂量递增,每一剂量级负荷时间为3 min。腺苷注射液输注剂量为140 μg·kg-1·min-1,用药时间为6 min,总剂量0.8 mg/kg。超声心动图评价室壁运动
期刊
目的应用Mainz超声评分系统结合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及CA125评价盆腔肿瘤,探讨其鉴别盆腔肿瘤良恶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140例患者(共150个盆腔),根据肿块病理学分为良性组(61例)和恶性组(79例),由两位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医师在双盲的情况下行常规二维超声及3D-PDU检查,应用Mainz超声评分系统对肿瘤评分,比较两组患者3D-PDU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
目的探讨超微血流成像(SMI)中血管指数(VI)在移植肾术后评价肾功能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15例肾移植患者的超声及临床资料,其中32例为术后肾功能恢复良好者(A组),35例为术后发生过致肾功能异常的病变或出现不明原因血肌酐(Scr)波动但治疗后最终随访过程中肾功能正常者(B组),48例为术后出现Scr持续增高的肾功能异常者(C组)。分析移植肾皮质VI与血肌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A、B、C组肾皮质V
期刊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RT3D-STI)技术评价前降支病变患者的左心室局部心肌的收缩与舒张功能,并探讨RT3D-STI对前降支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疑诊为冠心病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1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4组:前降支无狭窄组(20例),前降支轻度狭窄组(冠脉狭窄<50%,30例),前降支中度狭窄组(冠脉狭窄50%~75%,26例),前降支重度狭窄组(冠脉狭窄>75%,36例
期刊
目的探讨应用三维超声显示寰枢椎间隙来定位胎儿椎体的可行性,并研究胎儿颈椎间距与孕周之间有无相关性。方法三维超声连续检测中孕期正常胎儿223例,对脊柱进行三维容积成像并获取脊柱三维图像,测量各颈椎横突间距离。结果本组中206例脊柱三维图像显示良好,显示成功率为92.4%。胎儿各颈椎间距离C1~C6的ICC值分别为0.985、0.984、0.971、0.956、0.978、0.923,两次测量数据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