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湖南会展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本人在实践工作中的认识,对湖南会展产业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希望对湖南的会展产业发展能有所助益,推动湖南会展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湖南;会展产业;发展策略;思考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展业因其较高的产业关联度而成为国民经济的助推器。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会展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潜力和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深入贯彻和落实,湖南省将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和“四个湖南”建设,这必将为湖南会展业提供良好的宏观发展环境。据此,湖南省会展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契机,会展产业格局和国际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提升。根据本人对湖南会展产业发展的认识,并针对湖南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我们认为湖南会展产业需要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一、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湖南会展业发展的新思路
随着外向型经济的深入发展,湖南省会展业也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并成为促进湖南经济增长的推动力。然而当前政府主导型的办展模式弊端日益明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会展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为了彻底扭转当前政府主导型会展模式暴露的一些问题,2013年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出台的《湖南省会展业发展规划(2013—2020)》明确要求“建立各级会展工作管理和协调机制,加强对会展业发展的规划、管理和协调,形成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企业、社会力量等共同参与的会展产业发展机制”。随着政府工作职能的逐步转变,湖南已成立的湖南省会展行业协会、长沙市会展行业协会、张家界会展行业协会等多个行业组织,将充分发挥对会展业发展的规划和协调作用,在办展过程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政府主办的展会比重将降至20%-25%左右,而协会主办的展会比重有望上升到30%-35%左右,全省将通过统一的会展组织管理机构来协调省内展会分布及招展、组展工作,因而湖南会展业的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平将大幅提升。
二、加强会展制度建设,健全会展管理体系
湖南省要进一步健全会展管理体制,为会展业的提质、提速提供制度保证。第一,建议着力培育一个国家级的国际会展平台,如矿物宝石或工程机械,并依托此展会成立省博览局或会展业发展领导小组等具有统一权威性的会展管理机构。第二,建立由会展管理机构牵头组织,建立由相关部门和企业参加的会展联席会议制度,针对会展产业发展政策、重大会展项目及活动的申办或举办等议题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切实解决会展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难题。第三,尽快制定并出台《湖南省会展暂行管理办法》、《湖南省会展行业标准》、《湖南省会展注册及评级管理办法》等制度性文件,明确责任主体、管理方式、程序要求以及会展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营造公平有序的办展环境和良好的市场秩序,从而增强会展管理的透明度和规范化程度。
三、健全市场体系,加快会展行业标准创建进程
新形势下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在会展相关行业标准建设方面,商务部会展行业标准宣贯启动仪式于2013年9月27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共出台了《会议中心运营服务规范》、《展览场馆运营服务规范》、《展览服务(布展工程)单位经营服务规范》、《专业性展览会等级的划分及评定》、《专业组展企业资质评估指标》等6个会展行业标准,涉及展览工程的搭建、组展企业的资质、场馆运营服务规范、布展企业服务及其他具体方面,这将进一步规范我国会展行业的秩序,推动会展行业的健康发展。
四、改善的办展条件,推进国家级经贸会展平台申报与搭建工作
对于湖南会展业来说,“展厅问题”是一直以来是业内公认的致命之殇。受展馆面积限制,力争“中部会展之都”的湖南省尚无举办超大型展会的展馆设施。而随着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建设工作的逐步落实,这种局面将得到改观。长沙国际会展中心被定位为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集展览中心、会议中心、商务中心、购物中心等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规划室内展厅面积约30万平方米,室外展区面积10万平方米左右,其核心发展区总面积约18平方公里,复合功能区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因而项目建成后对提升湖南会展业的硬件设施水平大有裨益。随着湖南会展业的平稳快速发展以及办展条件的显著改善,搭建国家级经贸会展平台项目也呼之欲出。
五、科学构建以长沙为中心的区域城市会展体系
现代国际性大型会展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不仅要求要有大型的会展经贸平台,还要求办展城市必须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产业优势以及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因而加强城市之间的会展合作既是会展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区域会展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目前,全国范围内已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和广州为中心的“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会展城市群。部分省份也开始通过区域定位、资源整合、市场开拓和重点培育等方式构建区域城市会展体系,湖南省要加快构建与《湖南省会展业发展规划(2013—2020)》中规划的会展产业空间格局协调一致的区域会展城市体系,着力打造以长沙为核心,以长株潭、洞庭湖区、大湘南、大湘西为四大会展业发展板块“一中心四板块”区域会展城市体系。具体来说,长沙这一会展核心区可以凭借其突出的经济政治优势条件,重点培育和打造国际性、综合性、专业性大型展会。四大板块中的长株潭地区重点承接、培育和发展全国性和国际性展会、会议和节庆活动;大湘西板块重点发展会议、节庆以及消费类展会;洞庭湖板块重点发展具有湿地特色的专业性、环保类、消费类展会以及专业性会议和论坛;大湘南板块应该突出加工贸易特色,打造成湖南会展业次中心区域。 六、立足我省产业优势,打造湖南会展知名品牌
品牌会展引起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影响力而得到业界的高度认可,各种大规模、高层次的展览尤其是国际性会展活动将显著提高国内外对会展举办地的多方面了解和认识程度,从而提升区域对外开放程度。为此,各省也都着力培育和壮大会展品牌建设。湖南要立足我省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一批产业主导型展会。充分发挥会展业发展政策资金的杠杆作用,巩固已举办多届的本土品牌展会以及最新培育的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等一批重点展会,努力将打造成精品展会,从而打造湖南强势会展品牌。其次,立足长远,全力筹办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型的会展。优先发展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重要会展,大力培育高端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产业、文化创意、信息网络等专业会展。最后,全力支持一批产业扶持性展会。根据我省特色产业,重点支持筹办工程机械、轨道交通、农业、烟花、陶(下转205页)(上接171页)瓷、生物等产业扶持性会展,通过加强对骨干型行业领军企业的培育来推动其发展壮大,从实质上推动湖南会展业的发展壮大,加快形成会展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号召力。
七、建立会展支持体系,全方位扶持会展业发展
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推动湖南服务业发展乃至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发达国家的政府历来对展览项目和品牌培育工作高度重视,通过投入大量的财政资金来全方位扶持会展业发展。近年来国内一些省市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相应的会展支持体系。建议尽快出台《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意见》或其他相关指导意见,明确奖励会展项目创新、支持大型会展项目发展、鼓励会展企业做大做强的政策内容。具体来看,首先,设立湖南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培育和引进大型品牌会议展览、推介会展活动、扶持会展企业、整治和管理会展市场、开展会展发展研究、建设会展信息平台等,对特别重大的会展活动由政府给予特别资金支持。其次,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对获得权威机构认证的品牌会展及其组织,以及在国际展览会上获奖的参与者予以税收优惠。最后,加大对培养会展专业人才的支持力度。支持省内大专院校联合国际国内先进的会展培训机构共同培养会展人才,同时依托会展企业提高会展专业人才在展会组织、策划、服务水准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实际操作水平,从而解决当前会展人才短缺的问题。
八、进一步提升湖南会展业与旅游业的联动作用
会展业与旅游业同属服务业,它们不仅能创造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还能拉动交通、通讯、餐饮、住宿、娱乐、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它们之间具有极强的关联性。继2012年湖南省出台《关于建设旅游强省的决定》、《湖南省“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和《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总体规划》等一系列文件支撑旅游强省战略目标之后,2013年湖南省在全省范围内推动实施“六个升级”战略,着力打造湖南旅游经济升级版。受益于此,湖南会展业也将充分利用与旅游业的关联资源,通过以节兴旅、以旅促展、以展带旅的方式加强会展与旅游的良性互动发展,实现了整体行业的会聚增值。可以预见,随着旅游强省战略实施的进一步推进,2014年湖南会展业与旅游业之间的品牌互动效应、服务互动效应与资源互动效应将更加明显,全省旅游/酒店/餐饮类大型展会数量将达到10-15个,关于生态旅游类会议及重大节会将增加至80-90个左右,并且旅游/酒店/餐饮类出省出国参展项目达到12-15个左右。
九、外引内联助推湖南会展品牌化建设
湖南省要积极引进一大批具有一定知名度或者有发展潜力的巡回展,助推会展品牌化建设,典型的如“八方山水”中国山水画家邀请巡回展、中部名城汽车巡展、全国3D魔幻艺术巡回展长沙站、首届WINE100葡萄酒大赛获奖酒巡展长沙站、凯迪拉克携手BOSE30年主题巡展长沙站、国际动漫展长沙站等。在大力引进国内外巡回展会的同时,湖南省进一步结合本土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等,充分利用来湘参展和外出办展两个市场来巩固传统的工程机械类展会、食品类展会、金鹰文化节等优势展会,并培育具有专业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会展,对品牌会展在宣传推介、市场准入、政策扶持等方面也提供大量优惠政策,本土培育与外部引进两种方式的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了品牌会展的培育与壮大。湖南省要坚持外引内联、本土培育与外部引进相结合来加大对重点品牌展会和专业展会的扶持力度,大力引进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巡回展7-10个,并基于本土优势产业培育形成5-10个特色鲜明的品牌展会,争取2-3个展会获得国际展览协会(UFI)等国际机构认证,从而推动会展业的品牌化发展。
十、全面提升会展市场化运作水平
作为会展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展览公司的发展壮大将显著推动会展经济的繁荣。为此,《湖南省会展业发展规划(2013—2020)》中指出“要积极支持省内企业通过合资合作、收购兼并、控股参股、联营等多种形式,组建大中型会展企业集团,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就会展发展的主要任务方面,《规划》指出“要建立会展业发展投融资平合,引导境内外资金、风险投资基金及创业基金投资湖南会展业。建立‘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会展风险预警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企业和场馆共同参与的安全责任体系。”上述政策必将对会展投融资平台构建提供有利的保障,并进一步指导和规范展览公司的发展,进而带动会展业的整体飞跃。
作者简介:聂裕鹏,男,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教师。
【关键词】湖南;会展产业;发展策略;思考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展业因其较高的产业关联度而成为国民经济的助推器。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会展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潜力和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深入贯彻和落实,湖南省将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和“四个湖南”建设,这必将为湖南会展业提供良好的宏观发展环境。据此,湖南省会展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契机,会展产业格局和国际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提升。根据本人对湖南会展产业发展的认识,并针对湖南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我们认为湖南会展产业需要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一、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湖南会展业发展的新思路
随着外向型经济的深入发展,湖南省会展业也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并成为促进湖南经济增长的推动力。然而当前政府主导型的办展模式弊端日益明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会展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为了彻底扭转当前政府主导型会展模式暴露的一些问题,2013年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出台的《湖南省会展业发展规划(2013—2020)》明确要求“建立各级会展工作管理和协调机制,加强对会展业发展的规划、管理和协调,形成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企业、社会力量等共同参与的会展产业发展机制”。随着政府工作职能的逐步转变,湖南已成立的湖南省会展行业协会、长沙市会展行业协会、张家界会展行业协会等多个行业组织,将充分发挥对会展业发展的规划和协调作用,在办展过程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政府主办的展会比重将降至20%-25%左右,而协会主办的展会比重有望上升到30%-35%左右,全省将通过统一的会展组织管理机构来协调省内展会分布及招展、组展工作,因而湖南会展业的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平将大幅提升。
二、加强会展制度建设,健全会展管理体系
湖南省要进一步健全会展管理体制,为会展业的提质、提速提供制度保证。第一,建议着力培育一个国家级的国际会展平台,如矿物宝石或工程机械,并依托此展会成立省博览局或会展业发展领导小组等具有统一权威性的会展管理机构。第二,建立由会展管理机构牵头组织,建立由相关部门和企业参加的会展联席会议制度,针对会展产业发展政策、重大会展项目及活动的申办或举办等议题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切实解决会展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难题。第三,尽快制定并出台《湖南省会展暂行管理办法》、《湖南省会展行业标准》、《湖南省会展注册及评级管理办法》等制度性文件,明确责任主体、管理方式、程序要求以及会展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营造公平有序的办展环境和良好的市场秩序,从而增强会展管理的透明度和规范化程度。
三、健全市场体系,加快会展行业标准创建进程
新形势下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在会展相关行业标准建设方面,商务部会展行业标准宣贯启动仪式于2013年9月27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共出台了《会议中心运营服务规范》、《展览场馆运营服务规范》、《展览服务(布展工程)单位经营服务规范》、《专业性展览会等级的划分及评定》、《专业组展企业资质评估指标》等6个会展行业标准,涉及展览工程的搭建、组展企业的资质、场馆运营服务规范、布展企业服务及其他具体方面,这将进一步规范我国会展行业的秩序,推动会展行业的健康发展。
四、改善的办展条件,推进国家级经贸会展平台申报与搭建工作
对于湖南会展业来说,“展厅问题”是一直以来是业内公认的致命之殇。受展馆面积限制,力争“中部会展之都”的湖南省尚无举办超大型展会的展馆设施。而随着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建设工作的逐步落实,这种局面将得到改观。长沙国际会展中心被定位为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集展览中心、会议中心、商务中心、购物中心等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规划室内展厅面积约30万平方米,室外展区面积10万平方米左右,其核心发展区总面积约18平方公里,复合功能区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因而项目建成后对提升湖南会展业的硬件设施水平大有裨益。随着湖南会展业的平稳快速发展以及办展条件的显著改善,搭建国家级经贸会展平台项目也呼之欲出。
五、科学构建以长沙为中心的区域城市会展体系
现代国际性大型会展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不仅要求要有大型的会展经贸平台,还要求办展城市必须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产业优势以及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因而加强城市之间的会展合作既是会展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区域会展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目前,全国范围内已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和广州为中心的“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会展城市群。部分省份也开始通过区域定位、资源整合、市场开拓和重点培育等方式构建区域城市会展体系,湖南省要加快构建与《湖南省会展业发展规划(2013—2020)》中规划的会展产业空间格局协调一致的区域会展城市体系,着力打造以长沙为核心,以长株潭、洞庭湖区、大湘南、大湘西为四大会展业发展板块“一中心四板块”区域会展城市体系。具体来说,长沙这一会展核心区可以凭借其突出的经济政治优势条件,重点培育和打造国际性、综合性、专业性大型展会。四大板块中的长株潭地区重点承接、培育和发展全国性和国际性展会、会议和节庆活动;大湘西板块重点发展会议、节庆以及消费类展会;洞庭湖板块重点发展具有湿地特色的专业性、环保类、消费类展会以及专业性会议和论坛;大湘南板块应该突出加工贸易特色,打造成湖南会展业次中心区域。 六、立足我省产业优势,打造湖南会展知名品牌
品牌会展引起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影响力而得到业界的高度认可,各种大规模、高层次的展览尤其是国际性会展活动将显著提高国内外对会展举办地的多方面了解和认识程度,从而提升区域对外开放程度。为此,各省也都着力培育和壮大会展品牌建设。湖南要立足我省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一批产业主导型展会。充分发挥会展业发展政策资金的杠杆作用,巩固已举办多届的本土品牌展会以及最新培育的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等一批重点展会,努力将打造成精品展会,从而打造湖南强势会展品牌。其次,立足长远,全力筹办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型的会展。优先发展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重要会展,大力培育高端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产业、文化创意、信息网络等专业会展。最后,全力支持一批产业扶持性展会。根据我省特色产业,重点支持筹办工程机械、轨道交通、农业、烟花、陶(下转205页)(上接171页)瓷、生物等产业扶持性会展,通过加强对骨干型行业领军企业的培育来推动其发展壮大,从实质上推动湖南会展业的发展壮大,加快形成会展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号召力。
七、建立会展支持体系,全方位扶持会展业发展
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推动湖南服务业发展乃至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发达国家的政府历来对展览项目和品牌培育工作高度重视,通过投入大量的财政资金来全方位扶持会展业发展。近年来国内一些省市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相应的会展支持体系。建议尽快出台《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意见》或其他相关指导意见,明确奖励会展项目创新、支持大型会展项目发展、鼓励会展企业做大做强的政策内容。具体来看,首先,设立湖南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培育和引进大型品牌会议展览、推介会展活动、扶持会展企业、整治和管理会展市场、开展会展发展研究、建设会展信息平台等,对特别重大的会展活动由政府给予特别资金支持。其次,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对获得权威机构认证的品牌会展及其组织,以及在国际展览会上获奖的参与者予以税收优惠。最后,加大对培养会展专业人才的支持力度。支持省内大专院校联合国际国内先进的会展培训机构共同培养会展人才,同时依托会展企业提高会展专业人才在展会组织、策划、服务水准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实际操作水平,从而解决当前会展人才短缺的问题。
八、进一步提升湖南会展业与旅游业的联动作用
会展业与旅游业同属服务业,它们不仅能创造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还能拉动交通、通讯、餐饮、住宿、娱乐、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它们之间具有极强的关联性。继2012年湖南省出台《关于建设旅游强省的决定》、《湖南省“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和《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总体规划》等一系列文件支撑旅游强省战略目标之后,2013年湖南省在全省范围内推动实施“六个升级”战略,着力打造湖南旅游经济升级版。受益于此,湖南会展业也将充分利用与旅游业的关联资源,通过以节兴旅、以旅促展、以展带旅的方式加强会展与旅游的良性互动发展,实现了整体行业的会聚增值。可以预见,随着旅游强省战略实施的进一步推进,2014年湖南会展业与旅游业之间的品牌互动效应、服务互动效应与资源互动效应将更加明显,全省旅游/酒店/餐饮类大型展会数量将达到10-15个,关于生态旅游类会议及重大节会将增加至80-90个左右,并且旅游/酒店/餐饮类出省出国参展项目达到12-15个左右。
九、外引内联助推湖南会展品牌化建设
湖南省要积极引进一大批具有一定知名度或者有发展潜力的巡回展,助推会展品牌化建设,典型的如“八方山水”中国山水画家邀请巡回展、中部名城汽车巡展、全国3D魔幻艺术巡回展长沙站、首届WINE100葡萄酒大赛获奖酒巡展长沙站、凯迪拉克携手BOSE30年主题巡展长沙站、国际动漫展长沙站等。在大力引进国内外巡回展会的同时,湖南省进一步结合本土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等,充分利用来湘参展和外出办展两个市场来巩固传统的工程机械类展会、食品类展会、金鹰文化节等优势展会,并培育具有专业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会展,对品牌会展在宣传推介、市场准入、政策扶持等方面也提供大量优惠政策,本土培育与外部引进两种方式的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了品牌会展的培育与壮大。湖南省要坚持外引内联、本土培育与外部引进相结合来加大对重点品牌展会和专业展会的扶持力度,大力引进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巡回展7-10个,并基于本土优势产业培育形成5-10个特色鲜明的品牌展会,争取2-3个展会获得国际展览协会(UFI)等国际机构认证,从而推动会展业的品牌化发展。
十、全面提升会展市场化运作水平
作为会展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展览公司的发展壮大将显著推动会展经济的繁荣。为此,《湖南省会展业发展规划(2013—2020)》中指出“要积极支持省内企业通过合资合作、收购兼并、控股参股、联营等多种形式,组建大中型会展企业集团,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就会展发展的主要任务方面,《规划》指出“要建立会展业发展投融资平合,引导境内外资金、风险投资基金及创业基金投资湖南会展业。建立‘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会展风险预警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企业和场馆共同参与的安全责任体系。”上述政策必将对会展投融资平台构建提供有利的保障,并进一步指导和规范展览公司的发展,进而带动会展业的整体飞跃。
作者简介:聂裕鹏,男,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