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现状与对策建议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beatr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是推动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对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专题调研的基础上,指出基地定位不明确、基地管理体制不顺、示范功能未得到充分体现、土地问题制约基地建设等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成因进行了分析,从明确基地定位、制定总体规划和完善管理运行机制方面,提出了加强基地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集成示范;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 F323.3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7)15-0339-03
  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索建立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长效机制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形式[1]。本研究通过对100个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1基地性质与建设类型、特点
  1.1基地性质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是农业部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搭建的长期、稳定、高效的农业科技成果和技术支撑平台,其目的是积极探索建立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长效机制,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美丽乡村创建三大工程的有效实施,促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资源利用率的持续提高。基地的建设,突出了我国农业区划和产业特色,符合我国农业产业生产和发展的基本特点,有利于各地区集中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各部门功能、形成合力,加速推动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1.2基地类型及分布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从主建单位分布看,主建单位为农业科研单位有34个,其中,中国农业科学院6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1个,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2个,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1个。省级农业科学院属综合性基地13个,省级专业所属专业性基地6个,地市级农业科学院属基地5个。主建单位为市县农业局/农委(含推广站)的25个(其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5个),农业企业的22个,涉農高校的10个,职业技术学校的2个,专业合作社的2个。另外,主建单位为某某管委会的2个,村集体的1个,主建单位为市政府的1个(表1)。
  从地域分布看,100个基地分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河北省最多,其次是广东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苏省、浙江省。
  1.3基地建设的特点
  1.3.1农业科研单位是基地建设的中坚力量农业科研单位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以农业科研单位为主体建设的基地科技创新能力强,集成示范作用明显。2年来,这类基地承担着大量985、973、国家科技支撑、农业行业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等各类国家项目。通过大量科研项目落户基地,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保障。
  1.3.2省级农业科学院和省级专业所基地建设基础较好,具有较好的开放性这类基地多为本院原有的科研试验基地,自己管理,自有土地及房屋设施,且经过较为长期的建设,条件较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强,集成示范工作扎实,但在农民培训上推动力不足,缺少走到田间地头的最后一步。省级农业科学院多为综合性基地,而省级专业所因其专业限制,创新展示主要是专业性的。
  1.3.3农业部属“三院”基地多为单一性创新集成示范基地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作物农业科学院的各研究所基地,主要是以本研究所原有科研基地(或资源圃)为主,在建设上偏重专业性,基地性质与省级农业科学院基地类似,多为自有基地,自有土地及房屋设施,且经过较为长期的建设,条件较好,具备符合永久性的要求,但是基本是封闭型基地,在农民培训上推动力不足。
  1.3.4科技型企业的基地主要是本企业的生产设施农业科技型企业紧密对接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是将农业科技成果推向市场应用的主要力量[3]。根据专业类别,有一定的辐射关联企业、附近基地、农户的能力,有一定的开放性。主建单位的性质决定了基地以专业生产盈利为主,在地方政府部门协调好、有投入的情况下,可以做到较好的示范推广与农民培训工作。
  1.3.5县市农业(牧/林)局/农委主管部门“基地”的概念较含糊,基地大小、类型也较为复杂各地农业局/农委(含推广站)直接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承担着基层推广的重要作用[4]。这类基地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克服了技术人才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面对众多服务对象和复杂的服务内容,根据农民需求提供专业服务,主要是以相关的农业项目开发捆绑为主,有的委托农技推广中心建设,有的委托企业建设,有的委托园区建设,主建单位、共建单位、合作企业、承建单位相互关系也不是很清晰。科研基础、科技人员、基地永久性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农技推广中心主建的基地或者承建的基地在服务性、推广示范和农民培训中表现突出,不乏出现农科教结合好、榜样效果明显的示范典型。
  1.3.6各涉农高校建设基础为学校教学实习基地,既有综合性基地也有专一性基地高校基地集科研、教育、示范于一体,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5]。这类基地的创新能力不仅体现在突破我国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上,同时体现在推广模式、推广机制的不断创新中。例如,浙江大学湖州基地在“湖州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1 1 N”的推广模式。安徽农业大学庐江基地在原有的“大别山模式”的基础上,正在尝试与美国的推广模式相结合。上海交通大学浦江基地与区县合作共建“教授工作室”,挂靠区县农委,设立专家库,依托于区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开展工作,变“点对点”服务为“点对面”服务模式。
  1.3.7其他类型基地以专一性为主,体现了主建单位的特色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主建的基地是齐齐哈尔现代农业园区项目,由村集体提供土地,根据市院、院村共建协议,黑龙江省院、齐齐哈尔市政府共建。安徽舒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主建的基地为安徽舒城桃溪红光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所在地舒城县桃溪镇红光村为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安徽太和县淙祥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主建的基地和辽宁开原市宏大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主建的基地在示范附近农民方面有一定作用。湖北省荆州市政府主建的基地,其实是荆州67 km2的城市新区的建设,基地只是一个名义,真正的建设是按城市规划来进行的,其中的长江大学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原湖北农学院)等一些涉农基地更符合真正的基地要求。   2基地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
  2.1基地定位不明确,发展出现困惑
  现有的100个基地,类型多样,体量多样,既有创新为主的综合性基地,也有专一型科研基地;既有面积67 km2的农业高新区,也有小型试验农场。由于在基地批准建设后,未获得专项资金支持和明确的后续建设指导,在发展上出现困惑,下一步发展的方向不清,个别出现了变更主建共建单位的情况,更有甚者将基地建设成包括房地产产业在内的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计划,背离了基地建设的初衷和规划。
  2.2基地管理体制不顺,共建单位和合作企业作用未充分显现
  基地多由主建单位和多家共建单位以及关联企业共同承担,具体承建其实还有一个实体。部分基地的共建单位和合作单位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实质性的投入和合作,或权责分工不明,各方之间的合力不够,联动机制有待加强[6],经营主体各方权益有待保障。主要原因是未建立明确完善的合作机制,基地建设也没有设立专门的建设或运行补助经费,主建单位对合作单位没有联系手段,甚至主建单位内部,由于基地由不同的小单位(如院属的几个所)组成,牵头单位也没法牵头。另外,基地主建单位、具体承建单位有不同的直接上级主管,统一协调困难。
  2.3部分基地的示范功能未得到充分体现
  除农业局/农委(含县推广站)为建设主体的基地推动示范作用明显外,高校基地、企业基地和部分农业科研单位的基地推广示范推动力不足。由于基地建设主要靠单位自筹,高校基地和部分农业科研单位的经费主要用于基地建设和科技创新完成项目科研任务[7],企业的经费主要用于建设和生产投入,在没有外部资金专项推动的情况下,推广示范和农民培训的动力不足,导致示范功能区建设进展相对缓慢,示范功能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2.4土地问题制约基地建设
  调研中发现,土地问题是基地建设和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100个创新基地中,除部分省級以上科研单位和县推广站外,土地多数以租赁、流转为主,有很强的临时性,与基地建设的长期性和稳定性要求产生了矛盾。
  2.4.1项目落地难很多基地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土地指标瓶颈。由于国土资源部对土地利用的灵活性受限,建设项目无法落实,制约了基地的发展。多数基地的土地性质作为农业用地虽然有相应的配套附属设施和用房作为临时用房,经国土资源部门备案使用,但是一方面配套指标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现有临时用房建设条件满足不了国家级基地的功能需求。
  2.4.2规模化程度低一些基地通过流转农民土地得以发展。然而,由于土地流转的障碍,一旦出现资金缺口大、百姓要求高、不愿意流转等问题,土地流转工作无法顺畅进行,造成基地规划区内土地分散、规模化程度低的问题。
  2.4.3发展融资难调研中发现,除临时用地造成的项目发展难以外,还存在相关的融资问题。由于租用土地无相关产权证明,在银行无法通过评估抵押进行融资,基地和相关农户缺少流动和发展资金[8],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新基地的健康迅速发展。
  2.4.4获得资源难对于在流转土地上建设的基地,建设主体的资源投入比较有顾虑,导致基地建设停滞。
  2.4.5偶发土地纠纷一些基地由于没有解决好土地问题,至今基地中仍有村民居住,基地内四通八达,村民出入频繁,基地与村民偶发纠纷,基地的生产和村民的生活都受到了影响。
  2.5建设与运行经费严重不足
  运行经费问题是各基地书面调研材料中提出最多的问题。基地建设前期进行了大量投入,但是日常维护和运行经费通常没有落实,虽然基地通过各方筹资解决基地的运行问题,但多以项目经费维持为主,要完成项目的任务,极少以培训示范推广为目标。一些项目经费可持续性不强,使部分基地没有稳定的运行投入,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2.6基地间缺少交流借鉴
  调研中不少基地提出,创新基地建设仅于2014年11月在广东河源召开过培训班。对于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很多基地还存在各种困惑,需要不断加强指导。同时,基地建设中涉及到的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等工作基地之间也需要相互交流,以便取长补短,促进提高和进步。目前,基地间缺乏交流和探讨、学习和观摩的机会。
  3加强基地建设的对策建议
  3.1明确基地定位
  “创新”和“示范”应该是两个层次的科技活动,“创新”是一种探索,更多的需要有技术积累,结果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效果不一定好,还有可能失败。“示范”则应该是成熟的单项和综合配套技术的展示,效果是好的、确定的,否则也不应该推广。不同的主建单位,其人财物基础条件、优劣势、目标动力各有不同,承担基地建设任务、发挥作用应该不同,各自要有明确的定位。在全国的基地建设中,应该考虑建设全国性的、分层分类的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体系。根据主建单位的不同条件,从纵向(创新和示范)和横向(综合和专业)上都应该对各基地进行明确的定位,建设不同类型的基地,承担不同的任务。
  3.2制定基地建设总体规划
  制定国家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总体规划,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的考核与评估体系,不同类型的基地应该明确不同的目标,建设运行应该围绕目标进行。应根据基地所属级别,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考核目标以及资助方式,从政策上引导和支持优秀的示范基地。可以在目前100个基地中选择拥有自有产权土地及相应设备设施条件、科技团队及后续管理运行能力的条件较好的基地(科研院所、县级推广站、个别涉农高校),根据目标任务进行建设。以后的基地建设,要根据批准的规划,严格考核准入条件(100个中未建设的具备条件者可优先),分批分期建设成完整体系。
  3.3完善管理运行机制
  3.3.1加强运行机制管理与制度建设根据基地定位分类,制定管理办法,健全运行机制管理办法需要根据基地类型定位的特点明确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组织架构、职责功能、过程监督、绩效评价、动态管理等内容。加快已有管理办法落实。   3.3.2建立基地评估和考核体系,引入退出机制,切实保证基地发挥应有功能建立并完善基地考核评估体系,对基地的建设效用进行定期评价[9]。既可以推动基地建设完善,也可以通过评估考核发现优秀基地形成标杆示范作用。对不合格基地应要求整改,并对整改不到位的基地引入退出机制,通过评估考核达到促进基地良性發展的目的。
  3.3.3填平补齐,提供运行补助费对基地建设进行充分评估,对迫切需要的建设项目填平补齐,完善基地功能。提供运行补助费,使基地获得稳定支持。或者参照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方式长期稳定支持和政策配套。
  3.3.4加强辐射带动能力建设强化示范推广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示范推广类基地中的考核指标作用,在公益性示范推广和农民培训上设置专项资金支持。
  3.3.5加强奖励和绩效机制建设鼓励基地建立完善的奖励和绩效机制,理顺人员管理,充分调动积极性。
  3.3.6建立基地交流平台开展多层次、网络化的合作,互通有无,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互相支持。尤其对同类基地或研究领域相关的基地,更需要合作平台相互学习,少走弯路。定期举办基地年度学习交流会,邀请发展较好的基地介绍建设经验,讨论基地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共同促进基地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珂. 发挥政策聚合效应着力打造一批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J]. 农业科技管理,2014,33(2):1-3.
  [2]王济民,张蕙杰,刘春芳,等.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研究[J]. 基层农技推广,2013(8):4-19.
  [3]周荣. “公司 农户”型农业技术扩散中农户知识行为研究[D]. 南昌:南昌大学,2015.
  [4]呼群. 强化基层“两站”建设发挥基础保障作用[J]. 内蒙古林业,2016(4):4-5.
  [5]鲁永文. 加强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N]. 农民日报,2013-04-03.
  [6]李东平,肖扬书,杨普,等. 安徽省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3087-13089.
  [7]巩文红,李国锋,杨正伟,等.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的几点体会与思考——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六合动物科学基地为例[J]. 农业科技管理,2016,35(4):32-34.
  [8]曹阳泽. 农户融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9]朱兆斌,李建清. 论高校科研基地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J]. 中国高校科技,2009(8):66-67.
其他文献
春光明媚,假如没有疫情,你最想做的是什么?来一场热烈的旅行,这样一个令人心潮澎湃的想法不禁涌上心头。  多情的洱海、浪漫的大理、烟雨的江南,还有那樱花烂漫的武汉,相信宅在家按捺不住的你,一定幻想着“解放”以后游遍远方美好风光了吧!今天就让我们来到二次元,提前先做好旅行攻略吧!《飞屋环游记》  卡尔是一位自闭孤僻、脾气古怪的老头儿,他与妻子艾莉从小就梦想着能够环游世界,并住在一座仙境瀑布上。可惜的是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覆膜时间、不同地膜厚度和不同覆膜季节对地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厚度分别为0.006、0010、0.014 mm等3种聚乙烯地膜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得到3种残地膜在夏季分别覆膜60、100 d时的拉伸载荷和断裂伸长率;并对厚度为0.006 mm的地膜在冬季和夏季2個不同季节时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厚度相同的地膜力学性能随覆膜时间的延长,不断下降;相同覆膜时间、不同厚度地膜的拉伸
摘要:采用NCII设计分析了8个小麦品种淀粉糊化特性的配合力、遗传力及各糊化特性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品种间6个糊化特性的一般配合力差异均较大,但杂交组合间的特殊配合力差异均不显著;同时这些糊化特性均具有较高的狭义遗传力,表明糊化特性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影响;另外,峰值黏度与糊化温度外的其他糊化特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济麦20、郑麦366、百农矮抗58、花培5号糊化特性的一般配合力较高,可用作优质面条
逛书店的时候,听见身边两个年轻的男孩子,绕着书架聊天。  一个穿衬衫的男孩儿说:“我觉得《教父》是电影史上最牛的电影!”  另一个问:“《教父》好吗?我都没看过!”  穿格子衬衫的男孩儿一脸诧异:“《教父》你都没听过?”  哪怕就是背影擦过,我都实实在在感觉到另一个男孩儿无所适从的尴尬。  跟身边的人讲这件事的时候,他也笑,指着旁边的鞋垫说:“你看这个鞋垫,它多厚多保暖!你连鞋垫都没见过?”  我
李雯小资料  就读学校:成都市双流艺体中学  成绩:年级第一  品格标签:坚持,勤奋  强项:画画  《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包含了一代人回忆的国漫,曾经一度霸占电视屏幕,在各个频道轮番播出,其影响力可见一斑。而今天的主人公因为这部动漫,对美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坚决地踏上了这条艺术之路。成都市双流艺体中学高2022届17班的李雯同学是个瘦小的女孩儿,大大的圆框眼镜很是抢眼。相谈下来,我们也了解到她
摘要:已有研究广泛探讨了农业旱涝灾害的防灾管理和方略,但很少有人探究这些防灾措施的有效性问题。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09—2011年及2013年河南省18个地市农业旱涝防灾效率,发现河南省农业旱涝防灾综合技术效率总体水平较低,呈现下降趋势,综合技术效率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一刀切空间格局,各地区之间农业旱涝防灾效率水平差异性大,且呈更大异化趋势。农业旱涝防灾的纯技术效率虽出现上下波动,但
摘要:为确保杀菌剂噻森铜在烟草上的安全使用,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HPLC-DAD)测定烟草中噻森铜残留量的分析方法。烟叶样品经硫代硫酸钠溶液衍生和提取,离心,三氯乙烯净化,乙酸乙酯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表明,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79.55%~98.16%,相对标准偏差为0.94%~7.55%,噻森铜最低检出限为1.8 ng,噻森铜在烟叶样品中的最低检测限为0.5 mg/kg,符合农药残留分
摘要:针对我国蔬菜收获仍然属于手工收获、劳动强度极大且工作效率低的现状,设计了茎叶类蔬菜通用收获机械。该机械具有操作简单、效果好等特点。重点介绍了茎叶类蔬菜收获机的整体结构设计、工作原理、技术参数。目前该机具已通过试验验证,完成了预定功能。  关键词:叶茎类蔬菜;收获机;设计  中图分类号: S225.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3-0365-03  我国是
摘要:粮食主产区担负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农田水利建设在粮食和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政府是农田水利的投资主体,研究粮食主产区农田水利的投资绩效以及政府干预的效应有利于了解投资的规模和结构是否合理,对促进效率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根据1990—2014年粮食主产区数据,基于Malmquist-FGLS两阶段模型,评估了农田水利投资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着重分析了政府投资和政策的效应。结果表明,政府干预对农
摘要:光环境是影响光合作用最重要的因素。不同植物所需的最适宜光照条件不同,通过检测计算燕子掌(Crassula obliqua)电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性,研究不同光照度下燕子掌电信号时域峰峰值、均值、频域功率谱的变化,以及表征它们的特征值谱重心频率、谱边缘频率和功率谱熵,探究它们最适宜的光照度。试验证明,燕子掌电信号是一种微弱低频信号,其光合作用的強弱与其植物电信号密切相关,燕子掌最适宜的光照度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