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身体美学的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身体美学在国内开始引人关注。特别是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当代社会,身体问题不再单纯的作为哲学问题来研究,而是渗透到文学、时尚、设计等各种文化现象之中。身体成为时尚、艺术研究者热议的问题。
  关键词:身体;身体美学;时尚艺术;研究现状
  一、关于身体美学的研究
  中国学者对身体美学真正的注意和兴趣,是在2002年北京大学彭锋对于舒斯特曼的代表作《实用主义美学》译著的出版。并且国内学者对“身体美学”的关注和研究一般是从现象入手,遵循的是从现象到理论的研究路径。到目前为止,哲学、美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学者关于身体研究的文章发表了很多,对关于身体的某些问题的研究探讨也比较深入。
  我国研究者的目光主要集中在尼采、梅洛-庞蒂、福柯、德勒兹、理查德·舒斯特曼等著名身体研究学者的思想理论上。研究从最初的翻译、介绍逐渐发展起来,对国外有关身体研究的专著的主要译介作品有:《知觉现象学》([法]莫里斯·梅洛-庞蒂著,姜志辉译,2001)、《权利意志》(尼采著,孙周兴译,2007)、《规训与惩罚》(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译,1999)、《权利的眼睛——福柯访谈录》(米歇尔·福柯著,严锋译,1997)、《主体解释学》(米歇尔·福柯著,余碧平译,2010)、《实用主义美学》([美]理查德·舒斯特曼著.彭锋译,2002)、《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美]理查德·舒斯特曼著,程相占译,2011)、《身体形态——现代社会中的五种身体》([美]奥尼尔著,张旭春译,1999)、《身体与社会》([英]布莱恩·特纳著,马海良,赵国新译,2000)等。这些译著的出版,为我国学者借鉴国外身体观念思想理论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对上述著名学者理论引进的同时,中国学者还对国外学者的各种理论展开了较为深刻的独立研究及对比研究、批判,并将身体结合各个学科展开独特的论述研究。
  杨大春所著的《感性的诗学:梅洛·庞蒂与法国哲学主流》这本书对“现象的身体”作了全面的阐析,论述了梅洛·庞蒂对于知觉和意识与身体的解析。姜宇辉出版的专著《德勒兹身体美学研究》(2007),以“身体”这个概念为出发点,对德勒兹身体美学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概述。彭富春在《身体与身体美学》一文中,对中西哲学思想上关于身体的各个时期的不同理论进行了梳理,并认为任何一个身体都是欲望、工具和智慧的游戏之所。同时他还从美学问题的角度对身体进行思考,并试图提出身体美学的基本问题。彭富春在他的《身体美学的基本问题》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何为身体美学以及身体的表现,并将身体美学区分为两种,一种是关于身体的美学,另一种是从身体出发的美学,由此出发,分析了身体在生活和艺术领域的表现,最后指出,身体的审美化是欲望、技术和大道三者游戏的显现。刘成纪在他的文章《身体美学的一个当代案例》一文中分析了人造美女现象,认为这种对身体的自由权利“既具有美学层面的合法性,又极易引起人审美和伦理的双重恐惧”。但是这篇文章也揭示了美学研究的尴尬:美学研究者对蔓延为文化问题的人造美女现象的保持沉默,说明了相关理论资源的不足。
  二、与时尚艺术相关的身体研究
  国内的相关于时尚的教育起步较晚,因此关于时尚的理论研究也比较缺乏;但是,目前关于与时尚相关的消费文化的研究较多,而“身体”在这种研究的影响下成为当前的学术话语中较为突出的话题。特别是在关于消费社会和审美文化的研究中,更受关注。国内有众多的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学者都对消费主义的审美文化进行了探讨,诸如张玉能、毛崇杰、金丹元、陶东风等,而他们也大都是从大众审美文化的角度对消费时代身体的价值进行审视与批判。而身体、哲学、时尚相结合的主要译介作品有:《时髦的身体:时尚、衣着和现代社会理论》,([英]乔安妮·恩特维斯特尔著,郜元宝译,2005)、《时尚的哲学》,([德]西美尔著,费勇等译,2001)、《人体美丽史》(乔治·维加莱洛著,关虹译,2007)等。
  北京服装学院苏怡欣的硕士学位论文《后现代语境中的身体时尚》(2007)对历史上人们的身体观念和身体时尚进行了简单的回顾,通过对后现代语境中的突出的身体时尚现象的研究,揭示当代身体已经成为人们表达自我,身份认同的中心。但只是关于从时尚中看待身体的研究,并没有深入到身体自身。这篇文章的理论研究应该纵向的进一步挖掘,才可以对于时尚中的身体用于指导实践。
  天津师范大学吴娜的学位论文《开放的“身体”与多元服装设计》(2008)主要列举了中国与西方在原始社会、中世纪、近现代三个历史不同时期服装所呈现出的不同样式、结构及其变化对“身体”领域的从属关系的转化,由此发掘出“身体”所呈现的开放性,以及在服装设计领域与审美风格中角色的不断变换和多元的表现。这篇硕士学位论文虽然阐述了不同时期服装风格中“身体”的变化,但只是浅显地谈论了服装设计与身体的相互审美关系,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但并没有深入到美学理论角度谈论身体本身的自由和审美。胡波莲的文章《消费文化语境中的女性身体》阐述了消费社会中,女性身体既有被凝视被消费的一面,也有比以往女性拥有更多自我身体空间的一面。齐志家在《时尚、衣着与身体》中指出时尚在当代的发展不能只当作“社会的”与“交流的”现象来对待,而还应当作一种身体现象来认识。由此,“时尚”、“衣着”与“身体”处在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中,作者分为三点来阐述,首先,是时尚与衣着的关系,其次是现实给予的衣着,最后是时尚与衣着中的“身体”。时尚是一种特殊的衣着,而衣着则是一种身体的具体社会实践。在当代消费文化里,时尚就是以身体为中心的身体消费。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作者对时尚衣着“身体化”的揭示,并且试图进行一种从身体出发对时尚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杨大春.感性的诗学:梅洛·庞蒂与法国哲学主流[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刘成纪.身体美学的一个当代案例[J].中州学刊,2005(03)
  【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其他文献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最早的春联相
我地赵蜂友饲养12群意蜂,群势8~12脾。9月20日以后发生中毒现象,死亡严重。10月5日合并成5群越冬蜂,平均群势只有4脾左右,损失惨重。
蜜蜂白垩病是一种真菌病,一旦蜂群患病,很快会感染到本场其他蜂群及附近蜂场。此病时轻时重,年年治年年有,这让笔者及许多蜂友百思不得其解,带着疑问进行了多年的观察和探讨。
【摘要】朗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构建影响重大。本文从兴趣激发、阅读理解、情感培养、个性朗读、丰富指导等五个方面对如何实现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兴趣指导展开探讨,希望能够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兴趣与能力的培养带来支持。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朗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对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从低年级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学科,侧重学生语文素养及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未来成长与成才,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落到实处。而教学效率的提升与教学实效密切相关。本文重点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进行论述,探讨其教学效率提升的主要策略,以期更好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是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的主场所,也是
摘要:朱自清的《背影》是中学课本的经典名篇。文章只记叙了一个生活片断:父亲在车站送行时的“背影”。就是这在特定环境、特定的场合下的背影,无不在读者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共鸣,以致潸然泪下。如何把握父爱的主题,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真挚深厚的感情。  关键词:背影;事理;特色  朱自清的《背影》是中学课本的经典名篇。这是一篇叙事简单明了、语言朴实无华的回忆性散文。它的内容只是作者平凡生活的亲身体验,是一曲
平面隔王板应用于养蜂生产,给养蜂工作和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但是,笔者在实际使用中发现,有60%左右的蜜蜂不能在第一次就通过隔王板,部分蜜蜂需要尝试多次才能通过。除了蜜蜂向竹
应变仪器,包括静态电阻应变仪,动态电阻应变仪,应变放大器系统和应变数据采集系统等,在科研试验使用中非常广泛.为了保证科研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应变仪器每年必须要计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古代诗词作品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是语文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难点。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古代诗词时,尤其要重视诵读,养成诵读的习惯。本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出开展诵读教学的步骤。读准字音,正确感知;掌握节拍,体会韵律;定准基调,置身诗境。引导学生掌握诵读要领,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关键词】诵读;古代诗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当今,课程改革不断深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