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龄与生育进程研究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x8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陕南不同熟期类型水稻品种叶龄与生育进程的研究,总结了陕南3种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主茎总叶片数及生育期特性,找出了各类型品种叶龄与生育进程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了适合陕南地区正确的叶龄诊断技术,建立了3种类型水稻品种的生育时期与叶龄的数据指标,从而为陕南地区制定水稻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提供依据。
  关键词: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龄;生育进程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2-39-03
  Study on Leaf Age and Development Progress of Different Rice Varieties in Southern Shaanxi
  Li Xiaogang et al.
  (Hanzhong Agricultural Science Institute,Hanzhong 723000,China)
  Abstract:Total leaf number of stem and development progress, the relation of different leaf age and traits of growth period of southern Shaanxi rice varieties were found and the diagnostic techniques of leaf age suiting native breed was grasped by studing the leaf age and development progress of different mature period rice varieties of southern shaanxi.The index of leaf age and growth stages which provide evidence to the exact quantitative high-yield culture technique of southern Shaanxi were established.
  Key words:Different types; Rice varieties; Leaf age; Development progress
  水稻是仅次于小麦的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是我国的第一大作物,全国约有2/3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稳定水稻生产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然而我国地少人多,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全国水稻单产多年来徘徊不前,因此,实现水稻高产仍然是现阶段我国水稻生产发展的重中之重。要想提高水稻单产,就必须建立水稻高产栽培体系。水稻叶龄模式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是指根据水稻器官同伸规律,应用水稻主茎叶片生育进程,来确定水稻的生育时期及其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和肥水管理措施,建立以高光效群体为中心的一种新型栽培理论及技术体系。因地区不同、品种类型不同,水稻叶龄模式亦不同,在应用之前应建立当地的水稻叶龄模式数据指标。
  陕南地区水稻按生育期划分,一般分以下3种熟期类型:(1)迟熟类型:以汕优63、内香8518为代表品种,主要用作平坝地区手插秧品种类型;(2)中迟熟类型:以黄华占为代表品种,主要用作平坝地区机插秧品种类型;(3)中早熟类型:以泸优11、华两优2890等为代表品种,主要用作陕南800m以下山区手插秧品种类型。本试验通过对陕南地区3种生育期类型水稻品种的叶龄、茎蘖消长动态,以及幼穗分化情况的跟踪观察记载和分析研究,总结出陕南地区水稻叶龄生育进程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陕南地区水稻叶龄模式数据指标,为汉中地区水稻精确定量高产栽培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宗营镇韩塘村汉中市农科所试验基地,北纬33°04′,东经107°12′,海拔510m;年平均气温12.5~13.5℃,年降雨量710~1 200mm,年日照时数1 600~2 100h,有效积温3 800~4 000℃。试验地自备水源条件好,土壤为粘质黄壤土,肥力中等。
  1.2 供试品种 (1)迟熟品种:内香8518、汕优63;(2)中迟熟品种:黄华占、2998A/R2507;(3)中早熟品种:华两优2890、泸优11。
  1.3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4年4月12日开始,各类型品种分3期播种:迟熟品种播期安排在4月12日、4月17日、4月25日;中迟熟品种播期安排在4月17日、4月25日、4月30日;中早熟品种播期安排在4月17日、4月30日、5月10日;6月6日各参试品种统一移栽,7月1~18日晒田,田间管理与一般杂交稻相同。试验采用随机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3m2,小区长2.0m,宽1.5m。试验插植密度为23.3cm×20cm,每小区单本插6行,每行10穴,小区间距0.4m。
  1.4 数据采集与分析 叶龄记载主要以定点观察为主,每处理选取10个单株,从播种开始,跟踪记载叶龄,间隔5~7d调查一次,记载叶龄同时记载单株分蘖数,在水稻进入幼穗分化期后,记载幼穗分化情况及相应的农艺性状,收获前结合室内考种调查产量构成因素。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均采用Excel和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品种的生育期特性 由表1可以看出:迟熟类品种的主茎总叶片数平均为17.29片,8月8~14日始穗,9月18~28日成熟,播始历期平均为115d,全生育期平均为153.5d;中迟熟类型品种的主茎总叶片数平均为16.12片,8月5~8日始穗,9月10~17日成熟,播始历期平均为104.67d,全生育期平均为142.5d;中早熟类型品种的主茎总叶片数平均为15.58片,7月24日至8月6日始穗,8月29日至9月11日成熟,播始历期平均为92.83d,全生育期平均为128.335d。   2.2 不同类型品种茎蘖消长峰值时的生育期特性 由表2可以看出:迟熟类型品种到达茎蘖消长峰值的时间在7月14~21日,距播种日期90d左右,主茎叶龄为14.75叶;中迟熟类型品种,到达茎蘖消长峰值的时间在7月14日左右,距播种日期81d左右,主茎叶龄为14.22叶;中早熟类型品种熟类型品种到达茎蘖消长峰值的时间在7月14日左右,距播种日期76d左右,主茎叶龄为13.96叶;经差异性分析,各类型中不同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对于同一类型的不同品种,在播种期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其茎蘖消长峰值出现时的叶龄、叶龄指数、叶龄余数是相对稳定的。
  2.3 不同类型品种的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 由表3可以看出,迟熟类型品种到达有效分蘖临界期的时间在6月30日至7月8日,距播种日期77d左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为13.15叶,叶龄余数为4.14叶;中迟熟类型品种,到达有效分蘖临界期的时间在6月28日至7月6日,距播种日期70d左右,临界叶龄为12.335叶,叶龄余数为3.785叶;中早熟类型品种到达有效分蘖临界期的时间在6月28日至7月1日,距播种日期62d左右,临界叶龄为11.86叶,叶龄余数3.72。对相同类型的品种,在适宜的水稻播期范围类,水稻生长发育到达有效分蘖临界期的叶龄、叶龄余数、叶龄指数相对稳定,经差异性分析,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2.4 不同类型品种进入生殖生长始期 由表4可以看出:迟熟类型品种幼穗分化始期在7月2~14日,距离播种的天数平均80d左右,此时叶龄进程为13.54叶,叶龄余数为3.76叶;中迟熟类型品种幼穗分化始期在6月26日至7月5日,距离播种的天数平均68d左右,此时叶龄进程为12.44叶,叶龄余数为3.69叶;播期间差异显著,中早熟类型品种幼穗分化始期在6月26日至7月2日,距离播种的天数平均60d左右,此时叶龄进程为11.55叶,叶龄余数为4.03叶。对于同类型的品种而言,在适宜的水稻播期范围类,水稻进入生殖生长叶龄余数相对稳定,经差异性分析,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1)经过1a的试验,初步了解了陕南地区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叶龄与生育进程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叶龄与水稻茎蘖消长、幼穗分化之间的关系,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水稻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根据主茎总叶片数及叶蘖同生规律,确定合理的基本苗数,确保适宜的有效穗及最佳穗粒结构,为水稻生产及田间水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当水稻生长达到有效分蘖临界期以后,产生的分蘖均为无效分蘖,因此,控制无效分蘖,合理确定晒田时间,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之前达到目标穗数,至关重要。
  (3)试验中发现,随着播期的推迟,水稻生长发育速度加快,主茎总叶片数减少,全生育期减少,同时抽穗期、成熟期也相应的推迟。因此,各类型水稻品种应根据品种本身特性,在其适宜的播种期范围内播种。
  (4)水稻在秧田期,由于播种密度大,秧苗生长空间有限,水稻分蘖受到一定的限制,移栽后分蘖会迅速发生,移栽后的一段时间也是奠定目标穗数的最佳时段,然而单株成穗数取决于从移栽后到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有几个有效分蘖叶龄数,及其能产生的效分蘖的理论值以及分蘖发生概率。因此,在生产中应根据移栽时叶龄,计算有效分蘖叶龄数,确定移栽基本苗,以确保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达到目标有效穗数,并构建合理群体结构。
  (5)不同年份间,水稻生长季节的气象因素有所差异,导致水稻的主茎总叶片数及其生长发育进程不完全相同,故应进行多年试验,以便取得更加科学的实验数据,为今后的水稻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黄国勤,周红燕.世界农业发展研究——Ⅲ世界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2-35.
  [2]蔡洪法.我国水稻生产现状与发展展望[J].中国稻米,2000(6):5-8.
  [3]凌启鸿,苏祖芳,张洪程,等.水稻不同类型品种生育进程的叶龄模式[J].中国农业科学,1983(1):9-18.
  [4]凌启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理论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5]卢玉珠.北安地区水稻叶龄模式化栽培技术初探[J].北方水稻,2011(2):39-40.
  [6]戴廷江,杨桂兰,杨华,等.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龄模式及生育进程观测[J].贵州农业科学,2007(4):105-107.
  [7]顾春梅,那永光,王丽萍,等.寒地水稻以叶龄为模式的中后期田间管理[J].中国稻米,2006(5):34-35.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摘 要:该文基于农林院校工科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客观需求,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体系的构建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训练计划及其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其运行保障措施。实践证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体系的建设实施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创新能力;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5-142-02  Cu
期刊
摘 要:利用2014年本溪国家基本气象站有效数据资料,将新型和备份2套自动气象站逐时气温、气压等要素的观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探讨,并根据相关标准对本溪气象数据资料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套自动气象站数据较为完整,缺测率较低,表明自动站设备较为稳定。通过差值分析2套数据的差异,大部分要素差值小,数据一致率较高,粗差率和超差率较低,个别要素差异略大的原因可能与仪器的型号、性能有关,但检验中大多符合相应的
期刊
摘 要:乡镇农业经济是一种微观经济,其发展状况反映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基本水平,因此备受国家与农业各部门的重视。该文在评述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当前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的优化策略,以期推动乡镇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并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乡镇农业经济;现状;经济结构;增长方式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
期刊
摘 要:该文运用调查研究及模型分析方法,以洋浦经济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开展土地进行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洋浦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很高。针对洋浦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实际,提出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对政策建议。主要包括:调整土地功能分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活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发挥政策优势等。  关键词:洋浦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GIS  中图分类号 F2
期刊
摘 要:为了明确万寿菊栽培密度与鲜花产量形成的关系,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对万寿菊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密度处理间的单株花朵数、单花鲜重、单株鲜花重和鲜花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栽培密度为3 500株/667m2时,鲜花产量最高(为2 895.27kg/667m2),较其他密度处理有不同程度增产。  关键词:万寿菊;栽培密度;鲜花产量  中图分类号 S68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 要:华皖611是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于2008年以自育系W45为母本,自育系W650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玉米新品种,2011年至2013年分别参加陕西省玉米品种预备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综合表现突出,2014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陕审玉2014012号)。  关键词:玉米;单交种;华皖611;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
期刊
摘 要:在目前光伏产业出现严重过剩,农业亟需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现状下,将光伏电站与农业有机结合,可以达到1+1>2的效果。大力发展光伏农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升级,走持续性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该文通过对保定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在近年内光伏农业发展情况的介绍,来分析河北省光伏农业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河北省;光伏农业;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调研组以安徽省肥西县严店乡新郑刚村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发现:80%以上的农户自愿参加新农村建设,对房屋与宅基地补偿价格表示满意。新农村建设使人口集聚效应显著,土地流转有序。但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诸如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不明确;“钉子”户导致其他农户不满意;新建房屋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利益申诉渠道不畅等。建议主要包括:高水平规划美好乡村;准确定位美好乡村建设中政府责任;拓宽家庭集资筹款渠道;完善村
期刊
摘 要:土地规模化经营后,农资行业将出现重大变革,探索建立新的监管模式刻不容缓。该文结合广德县情况对这一变革趋势进行了分析论述,提出了新形势下农资监管的对策措施,为建立新的农资监督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规模化经营;农资行业;变革;监管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2-03-03  伴随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
期刊
摘 要: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本科生教育的重要环节。该文以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为例,概括了美国本科生物学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着重分析了课程设置中注重学生科研气质的培养特点;并通过比较国内综合性大学生物学专业课程设置,分析了由UF本科生物学专业注重科研能力培养课程设置给予国内综合性大学生物学课程设置的启示,从而为综合性大学本科生物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并有助于综合性大学本科生物学专业的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