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信仰:汉族村落阴阳师角色解读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zid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学术界对民间信仰的研究不断增多,对民间信仰的思考越来越全面,对民间信仰的认知也是多角度的。本文通过对城阳乡所辖乡村社会的一些民间信仰仪式中重要角色阴阳师解读,探讨阴阳师的角色功能。
  关键词:民间信仰;阴阳师;汉族村落
  作者简介:米克房(1990-),女,汉,宁夏人,宁夏大学回族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3--01
  民间信仰从研究之初到现在,经历了多个阶段,也逐渐形成了一些理论和观点。大多学者运用宗教学的知识、理论,从信仰层面进
  行解读, 随着研究的越来越深入,开始关注民间信仰与现实社会之间关系的研究。对民间信仰的探讨主要在于民间信仰的概念界定,是宗教、迷信还是一种民俗、礼俗。学者们也是观点众多,有学者认为民间信仰是不带有宗教色彩的民俗,是一种自愿的信仰形成的习惯。另有学者认为民间信仰就是一种宗教行为。也有学者认为对民间信仰的界定不能太过于局限其是什么,应该立足于其现实社会意义,模糊的界定有利于研究民间信仰这一社会现象。
  从古至今,人们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作物丰收,于是信仰各方神灵。乡村社会的民间信仰与乡村社会的民众生活密不可分,看似与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相悖的一些民间信仰,其实对乡村社会稳定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应该认真、客观的看待民间信仰。汉族村落民间信仰大多有鬼神、祖先等,这些信仰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也许从现代社会发展角度来看,乡村中的阴阳师是带有传统神秘色彩角色,事实上,阴阳师对乡村中的一些带有神灵色彩的仪式活动的举行、一些人生礼仪仪式的举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比如婚礼、祭祀活动、葬礼等。这些现象在当代乡村社会是存在的,为什么在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阴阳师这种职业依然存在于乡村社会,值得探讨。
  一、田野点人文地理环境
  彭阳县地处宁夏南部边缘,彭阳县汉族人口大约占全县人口70%,其中农业人口约23万。辖3镇9乡,即白阳镇、古城镇、王洼镇、新集乡、红河乡、城阳乡、孟塬乡、草庙乡、冯庄乡、小岔乡、罗洼乡、交岔乡。本次研究田野点城阳乡是纯汉族聚居区,城阳乡包括长城、北源、沟圈、杨坪、韩寨、陈沟、杨源、城阳、刘河、涝池10个村。城阳乡主要以养殖业和种植业为主,新发展优质经济林,嫁接改良低产山杏经济作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豆类等。
  本文选取阴阳师参与的众多仪式中几个典型事例。在这些汉族村落中举行婚礼前都有一种习俗,就是到阴阳师那里“看日子”,也就是确定结婚日期,只有经过阴阳师确定的日期才是良辰吉日,有的婚礼举行过程中要“打红薯”,就是结婚的时候在枕头中放入一个阴阳指定的红薯,意味着一生和和美美。小孩去项圈仪式是当地比较普遍的,出生不久的小孩会带上红色绳子做的项圈,到了一定年龄后,阴阳师帮助其去掉项圈,去项圈前孩子要通过用凳子一个接一个顺序搭建的桥,象征着会克服遇到的重重困难;一些庙会祭祀上,阴阳师会去念经,向神灵传达百姓意愿,在此期间人们不能胡作非为,都必须兢兢业业、安分守己,整个庙会场都是自发有序进行的。阴阳师在乡村民间信仰仪式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也关系着乡村社会民众的生活。
  由此可见,在这些以种植业为主的村落中,由于这里大多数人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里,从最初的一种民间信仰流传至今,经过不断演变,生活的改善,已变成了一种习俗,虽说一些仪式都牵扯到了信仰鬼神,但事实上对现在接受现代化教育以及与现代化逐渐接轨的人来说,这只是一种形式,只是一种心理的安慰与寄托。很多从小离开家乡在外的人,现在看到这些信仰仪式都是抱以一种看待新鲜事的态度,因为从小离开没有受到这种环境的熏陶,不了解这些民间信仰仪式,无法融入到这种信仰中,但也不会刻意去违和当地习俗。
  二、阴阳师角色功能浅谈
  世代生活在特定地方的人通过不断的生活实践形成了本地文化习俗,当地群体形成一个社会结构,其中各个社会成员间的日常行为也是受到一定制约的,有的是显性的,比如法律,有的是隐性的,比如乡规民约,道德制约。阴阳师背后有一种隐形的权利,这种权利对乡村社会秩序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阴阳师的规范作用在于通过自身职责所肩负的意义,帮助人们渡过难关,让一些事件向好的方向发展创造良好生活氛围,这种神圣的职责是得到村民的认可的。村民的信仰在某些方面是通过阴阳师来实现的,阴阳师通过经文、理念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一些行为以及在一些仪式活动中的做法。村民无论是祭祀还是一些节日活动都是在阴阳的指示下进行的,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由此看来乡村社会的一些民间信仰经过时间的洗礼已经成为一种民俗,到了一定时间节点做某件事情已成为一种行为习惯,约定俗成的事,并形成一定的道德情感认同。阴阳师虽然是被赋予了神性的职业,但在处事行为上充当了社会道德标杆的执行者,通过自己无可置疑的身份,传达“济世利他”、“众善奉行、诸恶莫做”等思想,整合村民的行为、观念,使其不做有违常理的事,这种向善的精神也是得到村民的认可。每个村落社会都有其共有的文化认同体系,阴阳师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仪式引导人们的行为来凝聚人心、维护村落稳定。当然阴阳师角色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对其角色意义进行深层认知,为構建和谐村落作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守恩.社会史视野中的民间信仰与传统乡村社会[J].史学理论研究,2009(03).
  [2]林国平. 关于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几个问题[J].民俗研究, 2007, (1).
  [3]王健. 近年来民间信仰问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社会史角度的考察[J].史学月刊,2005, (1) .
  [4]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
  [5]金泽.民间信仰的聚散现象初探,“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研究笔谈[J].文史哲, 2006(1) .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品味《围棋》,完全震迷于那种掺着血泪的恣肆。清朝张潮说过:“天下至文,皆血泪所致”。其实,我很不想引经据典,但诗歌《围棋》就是这样子。他无论是站在你面前,还是坐在茶几之后,都有一股与众不同的气场。  关键词:人生哲理;围棋;形象  作者简介:张红霞(1962.5-),女,蒙古族,滑县人,文学硕士學历,副教授,研究方向:机辅视听说教学、中西文学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
大雪里一枝月季走过的倩影  是只有一朵花的演出  何必像蝴蝶为花痴戀  何必像蜜蜂为谁甘甜  抬头看,我没有一只鸟更自由  所有的樱花都簇拥在枝头  喧闹、争吵、招摇,熙熙攘攘  只为了这一个春天  只为了人前露脸  我想起去年冬天  大雪里一枝月季走过的倩影  像一位古代隐士  孤清,卓然  和尘世的纷繁一刀两断  唯有漫天的大雪  与她  同台竞演
允许自由采摘  农家果园像一個大超市  枝头善解人意挂满果  并且低垂在女人胸前  阳光一半红一半绿  投向大地的酸甜的影子  一半是负重的枝干  一半是女人的腰身  为了避免视觉疲劳  秋风更改为春风  春雪替换乳白的化妆品  鸭蹼移走了水面的落叶  小桥还是那个小桥  流水还是那个流水  女人换上泳装,江边  那个身影依然像张若虚
共享单车红了。一时间,在大城市拥堵的街头,骑着辆亮色单车兜兜风好像成了桩赶时髦的事儿。然而,倒转几十年,自行车是中国人最重要、最青睐的代步工具。  作为曾经的“自行车王国”,最生动的名片,就是清晨与黄昏的长安街两侧,自行车洪流绵延无尽、滚滚而来。  大件儿之首“二八车”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自行车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属于不折不扣的奢侈品和稀罕物。谁家有辆自行车,可比现在有辆汽车还显“土豪”。人们生活
砥砺春暖花开 砥砺夏花绚烂 砥砺秋凉秋爽  我的天空已经纯净水般一尘不染 更加蔚蓝  斟满一杯蓝色经典 一杯又一杯 一饮而尽  清爽清香的心顷刻玉树临风  风吟咏激情的祝酒词  所有的叶子们窸窸窣窣 掌声四起  用心拥抱你 用情欢迎你  醉心醉蓝醉我鹤城鹤乡  丹顶鹤瞬间一飞冲天 鹤鸣声声诉说辽远  扎龙湿地一望无际 诠释杳无人烟  龙沙公园看天看水看荷看情怀看孝道人间  吟诵一碗柳蒿芽汤 回味岁
摘 要:地方民间文学是语言文字与社会生活的结合体,研究地方民间文学离不开探究其地域中文化符号的涵义。静乐民间文学存在于汾河两岸,群山环绕的环境中,是历史时期以来人民群众的创作产物。文章通过选取其中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作品,解析作品中的方言特点、地方民俗、寓意。  关键词:静乐;民间文学;文化符号  作者简介:刘小兵(1991.5-),男,汉族,山西忻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
摘 要:功能对等理论注重利用自然恰当的译语再现源语的风格和意义,力求译语读者与源语读者能获得相似或相同的阅读感受。在翻译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时,译者应确保源语和译语在内容、风格、情感和形式等方面的对等,使译本读者能从中理解中国文学的意蕴。基于功能对等理论,本文从词语对等,句子对等和语篇对等三个层面分析鉴赏杨宪益英译的《阿Q正传》。  关键词:功能对等;阿Q正传;词语对等;句子对等;文本对等  作者简介
无论哪年的花丛  都能看到去年的蝴蝶  五月 在北方  谁都可能置办一场花开  ——花朵喜欢以叶陪衬  却不以叶的方式呈现  山菊花 野百合 蒲公英 狗尾草……  这些乡野的孩子  总在梦中唤我的乳名  我总想去乡下  清理体内堆积的乡愁  去看看牧羊的老人與狗  撵飞的那只升空的百灵鸟  去看看小河流水  能否放养一幕奔流  去看看老屋栅栏圈养的春光  能否烧熟那灶膛里的土豆  去看看二叔的皱纹
摘 要:本研究从心理学角度着手,借用心理分析这一研究工具,对《红楼梦》中的经典女性形象——林黛玉的性格作出研究分析。结合原著文本中的生动事例,分别阐述了林黛玉性格的主要特征:敏感多疑、坦率善良、孤傲清高、淡泊名利、多愁善感和才华横溢,通过荣格的心理类型论总结林黛玉的典型内倾型人格特征。  关键词:林黛玉;性格;心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
摘 要:英国作家D·H·劳伦斯在其长篇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塑造出了一对性灵合一的有情人——唐妮和密勒斯,借此对婚姻与性这个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唐妮的人性原本健康自然,却因与克里夫结合而饱受压抑,后来又在和密勒斯的婚外情中得到了释放,她的人格也因此经历了健康、失衡、重建三个阶段。本文拟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依据,试勾画唐妮的人格发展轨迹。  关键词:唐妮;人格;本我;自我;超我  [中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