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法治中国的远景展望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changjing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两个“基本实现”和三个“基本建成”是2035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法治中国建设的远景目标,为我国的法治建设擘画了宏伟蓝图。其中,三个“基本建成”是法治本体层面的建设目标,是法治中国的骨架与血肉本身;两个“基本实现”则是法治价值层面的建设目标,是法治中国的精神与追求所在。通过梳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提出时间点,可以知所从来,更加清晰地认识我国的法治实现路径;通过厘清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和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得以充分保障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可以明其理念,更加深刻地阐明我国法治建设的价值与贡献。析法治之机理,明法治之精神,方能在此基础上对2035年法治中国建设远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法治建设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代谢组学方法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1-4期非透析患者色氨酸(tryptophan,Trp)-犬尿氨酸(kynurenine,Kyn)通路的改变及意义
【摘要】以人民为中心既是民法典编纂的指导思想,也是民法典实施的指导思想。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次民法典编纂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不仅改造或者更新了传统民法的一些制度,还作出了一些很有意义的创新。在实施民法典时,我们需要充分理解和吃透这些改造、更新和创造性规定的含义,把立法者的法思想充分地贯彻在现实之中。在民法典尚未清晰规定的制度规则上,要坚持以人
【摘要】要深刻认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2035年远景目标,既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来深刻认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显著特点与目标要求,也要从党的初心使命角度深刻认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连续性与发展性,还要深刻认识实现远景目标面临的国内外挑战与突出问题。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在坚持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下,根据新发展要求来审视并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与“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还要从党的领导—
【摘要】2035年中国将进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经历了民生救国、民生立国、民生富国之后,迈入民生强国的发展阶段。民生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自信、骨气和价值“尊严”。2035年中国将以民生基础更加坚实完善、收入消费更加充盈宽裕、居住出行更加舒适便捷、文化教育更加丰富优质、安全健康更加牢固可靠彰显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尊严”。实现高质量、高品质、高水平、高层次、高
【摘要】现代化的国家需要现代化的政党。2035年的远景目标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目标为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新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使命型政党,推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中国共产党承担起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历史责任,要求建立一个有权威的强有力的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各种挑战,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在推进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推进自我革命,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
终末期肾病是慢性肾脏病的终末期阶段,需要依靠血液净化或肾移植来维持患者生命。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作为血液净化的一种方式,具有操作简便、居家透析、保护残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是导致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主要原因,其中真菌性腹膜炎(fungal peritonitis,FP)虽然在PDAP中占比少,
该研究采用鱼刺图分析法系统分析了高等教育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结合事件树分析法动态分析了高等教育教学活动、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教学过程,明确了不同教学效果的发生途径
【摘要】在我国迈向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中,有三个关键词及其逻辑关系决定着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前途和命运,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三者有机统一”是基本政治原则,展开后是一个由“四梁八柱”构成的政治逻辑链。“四梁”是指党委领导、人大决定、政府执行、政协协商。“八柱”是指人民有所呼、人大有所应、党委有所引、政协有所商、法律有所定、政府有所为、两院有所司、监委有所督。中国社会主义
足细胞损伤是肾源性蛋白尿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在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乃至预后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足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