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低温下稀土对麻楝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ne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500和1 000 mg.L-1稀土溶液喷施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幼苗,置于3℃低温下3和7 d后,对其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2种质量浓度稀土处理的麻楝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低温处理3 d后分别比对照显著增加9%和14%,低温处理7 d后分别比对照下降4%和11%.2种质量浓度稀土处理的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低温处理3和7 d后增加.低温处理3 d后,500 mg.L-1稀土处理的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和1 000mg.L-1处理的均显著减少13%,低温处理7 d后,
其他文献
文章论述了松针蛎盾蚧的分布与危害、主要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每年4—5月份,采用松脂合剂防治成虫、卵、幼虫效果最好,灭虫率可达100%。若蚧、雌成蚧可用打孔注药
选择健康的体质量为(5.89±0.36)g鲤鱼Cyprinuscarpio鱼种为试验鱼,以生大豆粉和不同处理的大豆制品分别替代鱼粉,大豆蛋白分别替代鱼粉蛋白的50%,配制5个等蛋白(可消化蛋白质量分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基础日粮中按照质量比添加低聚木糖,添加量分别为0、0.01%、0.03%和0.05%,共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凡纳滨对虾40尾,饲养56
为了获得高效抗病毒活性的猪α-干扰素蛋白,采用PCR法扩增获得猪α-干扰素基因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PICZαC—IFN,电击转化毕赤酵母感受态细胞X33.挑阳性菌落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