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生活,用心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qiangwu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83-01
  接受了十几年的语文学习,对学生来讲,最头疼的是作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也是作文教学。如何解决初中学生作文的“无米下锅”的问题,人们普遍强调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我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不仅仅在于观察和积累,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对生活的理解、思考和感受。
  一、怎样理解观察与感受
  “文章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如果学生头脑中缺乏这种“反映”机制,不具备“反映”能力,那再多的客观事物也只是过眼烟云。常见一些青年教师,春天领学生去踏青,秋天引学生去秋游,参观名胜古迹,但写作结果却难尽人意。写进文章的春华秋实只是一堆僵死的似曾相识的基础,缺乏内在的神韵,师生为之索然。因此,要解决好学生习作“无米下锅”的问题,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哪里有“米”,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把“米”拿来,为我所用。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使学生对生活作平面的、静止的观察和积累,还应引导他们自觉主动地分析探索周围的事物,深入地思考事物之间的内在的联系,敏锐地捕捉事物的本质特征,并能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体会,彼此啟发,相互诱导,触类旁通,使之升华为写作的动机和表现的内容。这就是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所要达到的目的。
  思考与感受离不开观察,而观察也必须依赖感受体味才能发挥出效应。只有将人的主观感受融入观察并产生了某种共振之后,学生才能进入“绿叶急低知鸟立,草萍微动觉鱼行”的艺术境界。在写作与生活之间观察是桥梁,而感受和体味则是这桥梁的基石。若仅仅满足于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观察,只不过是徒有其名,充其量也只是走马观花或盲人摸象。观察不只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对生活深刻分析,真切感受,准确判断的写作修养。
  二、怎样培养学生的感受认识能力
  1.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感觉生活的重要性
  文章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写好文章首先要解决的是由物到意的认识矛盾,其次是由意到文的表达矛盾。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就是解决由物到意的认识矛盾。纵观古今文坛,古代挥斥风月也好,与花鸟共忧乐也好,在不在风月花鸟有情缘,皆因个人感受不同而为之。同是“东临碣石”,曹操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毛泽东则是“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时代不同,感受不同,诗的内涵也就不同。为了让学生真正领会这一点,本着“课外走路,课内搭桥”的原则,我们充分利用教材点拨:夏衍创作《包身工》前为何要反复到纱厂去调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何会如此令人陶醉?是因为他们有对社会生活的亲身感受和深刻体味,有个人情感与客观景物的程序交融。这正是一切艺术创作的生命之源,可以这样说,没有作者对生活的深切感受,就没有写作的成功!
  2.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情人”
  做生活的“有情人”,就是要求学生能热情地关切生活中的人和事,并作出分析思考,及时地表达记录下来。何敏同学自卑而又敏感,她的好友热切地希望她振作起来,在她的八方本上写下了这样的几句话“自卑,是人生骨骼的腐蚀剂。有了它你会永远直不起自己的腰。自信和自强是人生的风帆,它会带你达到成功的彼岸。”真情所到,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就由被动、消极的“接受”,变为主动、积极的“参与”了。只要热爱生活,就一定能体会到生活的温馨,摘取甜美的果实。
  3.教会学生感受体味生活
  学生开始捕捉生活现象,总带有很大的盲目、随意和猎奇,对那些似小实大、似浅实深、似偶然实必然的写作材料一般不易发现,不能有时捕捉到那些蕴含于生活表象之中的写作信息,这都依赖于教师进行科学的引导,教给他们“开山取宝”的本领。在教学实践中,有目的地从下列几个环节抓起,取得显著的成效。
  第一、透过现象,由表及里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要使学生真正感受生活,首先必须使他们具有一定的认识水平。中国有句古话:“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见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是什么也得不到的。一个普通数字“8”,在社会上突然走红,公司开业选“8”的日子,含有“8”的电话号码、汽车牌照竞相高价争购。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引导学生评价,使他们认识到这是一种愚昧无知的思想行为,要想“发”,当脚踏实地地去工作,仅有美好的愿望是“发”不起来的。
  第二、辨析事物,去伪存真
  生活纷繁复杂,学生阅历有限,因此我们常告诫学生:“闪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金子”,只有通过辨析,才能识其真伪明其利害。
  第三、启动联想,由此及彼
  镜子是学生很熟悉的东西,我曾以此为话题组织学生积极思考,广泛联想,大家很快想到了“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作品是生活的镜子”,思维敏捷的同学还想到了唐太宗“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古训。客观世界是一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复杂交织的图画,要认识这幅画,就必须用联系的观点对画面的组成由此及彼地思考感受,使其具有“一叶知秋”的能力。
  第四、定点观察,多维感受
  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感受,反复体味,如以“太阳”为内容,我先后组织学生写过“旭日东升”、“雨后日出”、“夕阳西下”等系列习作。
  第五、强化感受,展示自我
  为克服学生的“猎奇”心理,引导他们感受“平谈”孕育的生活美,我曾组织学生以“自我”为线,进行强化训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写一些回忆系列短文,会带给学生一份“众里寻他千百度,募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与自信。
  生活是创作的沃土,观察是撒向这沃土的雨露,而对生活的深切感受才是写作的种子。离开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真实感受生活将沦为荒原。《文心》有言:“世间的事物原都是现成的、平凡的、旧有的,所谓新鲜的意味,完全要作者去发现。”当学生学会了感受生活,达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他们也就具备了“开山取宝”的能力,“有米下锅”就不在话下了。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我省旅游行业迎来快速发展阶段,旅游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大,旅游业已成为热门的朝阳产业。提高行政部门的管理水平是旅游行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有力保障。2107年,在市场强烈需求和热门事件舆论的双重影响下,Y省政府出台最严“22条”措施,对旅游乱象进行“刮骨疗伤”。K市作为省会城市,游客接待量、吞吐量、涉旅企业户数均位列全省第一,是全省整治工作的最重要区域。
  作为整治工作成员单位,税务机关根据管理职责加大力度开展旅游行业税收秩序整治工作。本文先对K市旅游业税收管理现状、管理措施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58-01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到,“要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这种通过少教以达到多学的教学意识,至今仍是每个教学工作者努力追求的理想境界。  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的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多维目标、生活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期刊
2019年在经济“稳中有变”出现下行压力、中美之间出现贸易摩擦的情况下,中央政府适时推出旨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的减税降费政策。X市地处我国西南地区,长期以来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导致经济持续发展陷入困境,减税降费政策的出台、执行有效降低了X市经济实体的税费负担,充分释放了各经济实体的经营活力,制造业等行业的生产能力获得很大提升。
  本文通过对X市减税降费政策执行现状的调查和归纳整理,并且结合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等基础理论知识,运用比较分析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调查问
【摘要】使品德课走进学生的心灵,这样才能对小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本文阐述了小学品德与生活课要以小学生的生活为载体,善用学生的生活资源, 大力開发小学生的创造性潜能,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生 品德与生活 道德教育 生活体验 品德魅力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69-01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材
期刊
【摘要】如何达到课标对现代诗歌教学的要求呢?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去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的展现现代诗歌的特点,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让学生体味到现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如果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那么诗歌可以说是语言艺术的顶端,现代诗歌都是用最简单的语言加上跳跃性的思维表达最丰富的情感。只要我们教者有心、用心去探索,就一定能让诗歌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诗歌 朗读 品味 领悟 仿写  【中图分
期刊
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直接关系民意走向和社会稳定。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愈发重视民声民意,明确表示要听取民众内心的声音,努力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积极加强网络舆情治理,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参与感。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强化网络舆情的治理,为人民群众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和谐的社会环境。
  但由于部分地方政府缺乏网络舆情治理经验,在实践中往往治理效果不佳。所以非常有必要对自媒体视域下的地方政府网络舆情治理问题进行研究。有效地解决网络舆情问题,不仅有助于政府和民众之间的良好沟通,也有利于塑造良
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高龄化和空巢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养老服务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经过近些年来的探索,随着“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社区养老服务从接受程度到服务效果均被证明是更符合实际的一种养老方式。市场和社会不断参与到社区养老服务的供给过程,并在实践中展现出各自独特的优势,尽管企业在资源和效率方面存在优势,社会组织对公益性的坚持是企业无法比拟的。对于社区养老服务来说,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社会组织都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从而让“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元协同治理成为公共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直以来都是每一个高中语文教师苦苦思索和重点研究的课题。写作能力构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要素。同时对学生自身而言,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无论是对现在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都会受益匪浅。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在写作时,要想真正做到信笔拈来、洋洋洒洒下笔如有神,就必须注重平时的写作素材的积累,一个良好的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写作至关重要。  【关键词】高
期刊
【摘要】在小学英语启蒙阶段,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认知策略,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语音和口头模仿能力方面的优势,通过创设真实的语境开展语言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英语思维,在“拼读法”的带动驱使下,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感和纯正的语音语调,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利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内在欲望。  【关键词】拼音教学 拼读方法 拼读能力 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06-02  引言  如今的课堂教学,老师是一个组织者,组织教学内容,明确学习任务,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而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这是许多教师所全力企盼的一种境界。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要求学习”也应该是学生的主动行为。我们的课堂只有充满乐趣,才会吸引学生,才会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