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的艺术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l45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强是我班新转入的学生,他长得比班上其他同学更高、更壮,加上家庭条件比较好,因此,有很强的优越感,总是以自我为中心,霸道、强势。班级轮换座位的时候,根据规则,小强应该从第五排换到第六排。但是,他不愿意坐到新座位上。我问他原因,他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想坐到第六排,我就想坐前面一点。”我耐心地跟他说:“大家都想坐更好的位置,这次轮到其他同学了呀!你这次换到第六排,过不了多久又可以换回来的。”他虽然没再说话,但从脸上的表情来看,他并没接受我的意见。
  晚上,小强爸爸竟打电话质问我:“你是不是看小强是转学来的,故意针对他?小心我去校长那里投诉你!”听了他的话,我既气愤又委屈,但我还是非常平静地告诉他:“我面对的是全班学生,每个孩子的视力都需要保护,对全班孩子我都是一视同仁的,不会给任何人搞特殊。作为家长,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您是老师,每个家长都提出这样的要求,那该怎么办?”最终,小强还是按规定坐到第六排去了,但仍然带着情绪,心怀不满。
  过了两个月,班级排练“六一”儿童节节目,小强报名舞蹈节目,但后来因为个头太高、舞蹈基础差等因素,他没有被选上。小强爸爸又一次找到我,气愤地对我说:“老师,是不是上次换座位我们提了意见,惹你不高兴,这次你才不选我儿子跳舞?”我只好向他解释:“报名的孩子不一定都能选上这个节目,为了节目效果,我们会根据孩子的表现挑选合适的演员。演员是老师和家长共同商量决定的,也有其他孩子没被选上。小强参加不了这个节目,还可以参加另外一个节目呀!”没想到他又说:“家长还不是听老师的,你们都针对我儿子!”“小强这学期刚到班上来,我和其他家长跟你们无冤无仇,为什么要针对他?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希望您能从积极的方面影响孩子,同时也希望您能理解老师。”
  这两件事让我充分认识到了小强及其家长的强势与霸道,也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对我不满的种子。我发现,小强跟好几个同学抱怨老师不喜欢他,小强爸爸有时候碰到我都装作没看到,班级活动也不积极参加。
  怎么才能消除误解呢?为什么家长会这么敏感?通过多方了解,我了解了小强的家庭情况:小强原本有一个双胞胎哥哥,但因为意外去世了;父母离异后,父亲独自抚养他。因此,小强爸爸对孩子有极强的保护欲,生怕孩子受一点委屈,只要有一点儿风吹草动,他就会像刺猬一样伸出尖锐的刺。
  原因找到了,有什么办法能改变这种现状呢?我和家长之间的桥梁就是孩子,不管小强爸爸希望孩子坐到好位置,还是强烈要求孩子参加节目,其实都是希望孩子更优秀,这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因此,我觉得应该从小强身上入手。
  我观察发现,小强其实是热爱集体、热爱劳动、愿意为大家奉献的,而且非常有礼貌,这些是他身上的闪光点。同时我也发现,每次我让大家朗读课文时,小强尤其投入、认真,声音特别洪亮。所以,我就安排他每周四負责班上的晨读领读。同学们很佩服他的朗读能力,我也及时地对他给予了肯定。通过领读这件事,小强觉得我还是喜欢他的,并非和他过不去,他也把情况反馈给了家长。家长后来见到我,表达了对我的感谢与支持。
  在面对“强势”“霸道”的学生及家长时,一定要多思考,不能一味地对抗、针锋相对,也不能一味退让,而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使老师和学生及家长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的状态。我相信,这对学生的成长及教师的工作都是极有益处的。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徐庶学校)
  责任编辑  陈建军
其他文献
元旦放假后的第一次班会课,一年级(1)班3个女生集体翘课。  班主任“邀请”3名女生当着同学的面说明原因,而她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下雪去啦!”  “你们的雪下到哪里了?”班主任觉得蹊跷,追问过后,便让她们带领大家去“赏雪”,同时用手机全程实录。  “请看!”A生指着学校库房两扇紧锁的大铁门说,“这是我下的雪!”  同学们一看,哈哈大笑!这分明就是用白色的粉笔从上而下画的一条条弯弯绕绕的线。  “
期刊
很多人认为去个性化会增加人们的消极行为,但只是如此吗?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教授认为,去个性化的同时也增加了个人对团体规范的服从。研究发现,当团体成员在一起并产生去个性化效应时,他们可能会更遵守团体的规范而不顾其他社会规范。去个性化固然减少了人们独立承担责任的可能性,但同时也让人们更服从特定团体规则。  由此可见,去个性化并不总是导致攻击性或反社会行为——这取决于团体的规范如何。如果整个团体处于愤怒之
期刊
“老师,我和几个同学不小心把卫生区里的铁锨柄踩断了,我们明天一起赔一把,行吗?”课间,翼突然来办公室找我。  翼是全校出名的淘气包,他今天竟然主动来承认错误,是真的被我感化了吗?“进步很快呀!”我冲着翼竖起大拇指,“做错了事主动承担责任,是男子汉的作为。说说吧,你们打算怎么赔?”翼见我没有责备他的意思,赶紧说:“我让我妈去买把铁锨,费用我们平摊。”  “他们都同意吗?”其他当事人的意见应该更能说明
期刊
7月下旬,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全国各地积极行动,制定细则,使“双减”政策逐渐落地生根。  一直以来,社会及家长普遍关注的是学校教育(包括校外培训),往往忽略了家庭教育的影响。朱永新教授指出:“父母更多的考虑是学校教育,忽视了他们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础,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家长教育职责被忽视、教育能力欠
期刊
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组长小琪急匆匆地跑了过来,说:“老师,乐乐和小杰打起来了!”我来不及问原因,放下笔就往教室赶。来到走廊上,我看见两个孩子还揪着对方的衣服不肯放手,我连忙疏散了围观的孩子,把乐乐和小杰带到了办公室,询问情况。  乐乐哭着说:“老师,他把我的眼镜弄掉了!”我问:“掉在哪儿了?”小杰小声说:“在凉棚顶上。”  为了防止高空抛物伤到人,学校在二楼侧面搭了一个凉棚。我从四楼向下张望,果
期刊
在一个市级青少年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观摩学习期间,我听了一节蛋糕制作课。年轻帅气的张老师在饱含激情的导入后,点击课件准备播放蛋糕制作的过程。结果,电脑出了故障,课件无法正常使用。张老师有点不知所措,皱着眉不停地捣鼓电脑,参加活动的学生也躁动起来。这时,一位中年教师站起来笑着说:“电脑罢工,我们就请张老师为同学们示范蛋糕的制作过程。”小张老师也挺机灵的,走到操作台前边示范边讲解蛋糕制作的流程。学生跟着老
期刊
初见端倪  记得最早听到“某某喜欢某某”这类话是在四年级时。四年级,孩子们正是长个子的时期,身体变化比之前更为明显。同时,孩子们心里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心智慢慢走向成熟。  “黄老师,小雨在教室里哭了,您快去看看吧!”一名学生急匆匆地跑进办公室向我求助。  小雨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平时也很开朗活泼,一直担任班长。难不成是班上其他孩子不服从管理,把她惹哭了?  走进教室,我低声询问情况,但小雨一直
期刊
心理学者,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课题组专家委员,全国网上家长学校特聘心理健康专家,CCTV等多家电视台心理节目特邀专家,著有《怎样做学校心理咨询》《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等著作40余部。  马志国  我们前面已经探讨过,社会助长效应是指有他人在场旁观,助长唤起状态,从而让人更
期刊
为搭建班主任学习成长交流平台,引领班主任科学规划职业发展路径,打造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很多学校开始组建“班主任工作坊”,尝试以更加系统的方式为班主任提供多角度、立体式、网格化的服务,帮助班主任科学高效地开展工作。笔者以自己所在学校为例,探讨如何做好校级班主任工作坊的建设工作。  肯定工作热情,注重思想引领  学校共有48位班主任,其中,参加工作不到10年的有24人,占比50%,班主任队伍整体年轻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要想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班级文化墙的作用不容忽视。  打造班级精神展示区,使鼓励无声“润心”  开学之初,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商定班名、班规、班训。之后要将这些内容张贴在教室里的醒目位置。这部分内容相当于班级的“精神指向标”,可产生精神引领作用和心理暗示,让班集体所有成员都有一种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加强自律意识,自觉约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