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首部乙肝防治指南

来源 :药物与人·相约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stn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肝有哪些种类?保肝护肝药物在乙肝治疗中起到什么作用?抗病毒治疗的正规药物有哪些?乙肝能否通过饮食传染?长期以来,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甚至医生对“乙肝”都存在着一些误解,这些问题,随着我国首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出台而柳暗花明。
  
  透过数据看乙肝
  目前我国约有1.3亿乙肝病毒携带者,3000万肝病患者,所以被称为是乙肝大国。
  调查显示,78%的乙肝患者不知道该到什么地方、找谁去看病;38%的乙肝患者看病跟着广告走;32%的乙肝患者有过上当受骗的经历;45%的医务人员不清楚乙肝诊治标准。
  这组数字读起来有些沉重。一方面,我们对乙肝并不陌生,我们的身边或许就有乙肝患者;另一方面,我们对这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尚存很多误识,一些所谓的“基因疗法”“包治”“大小三阳转阴”等字眼频繁出现在广告中。个别医疗单位的不规范诊疗行为,不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而且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延误了治疗。
  为进一步规范慢性乙肝的诊治,在2005年年底,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颁发《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以下简称《防治指南》),这是我国首次对一个疾病的诊疗进行规范化指导,并纠正了以下一些乙肝治疗的误区,让我们对乙肝的防治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1
  旧
  解决了乙肝诊断混乱的问题
  调查显示,在中国,医务人员中有45%不清楚乙肝诊治标准,不知道诊治乙肝应遵循什么原则,同一患者在4家医院就诊可能就会得到4种不同的诊治方案。我们知道,疾病的治疗建立在正确诊断之上,在没有诊断明确的前提下,乙肝患者采取任何治疗手段,都等于无的放矢。
  
  旧
  《防治指南》指出:有乙型肝炎或HBsAg阳性史超过6个月,现HBsAg(乙肝表面抗原)和(或)HBVDNA(乙肝病毒DNA)仍为阳性者,可诊断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根据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清学、病理学、生化学试验及其他临床和辅助检查结果,可将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分为: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隐匿型慢性乙肝和乙肝病毒携带者。
  
  2
  旧
  规范了乙肝的治疗方法
  调查显示目前仅有19%的患者在接受正确的抗病毒治疗。以前的治疗方案五花八门,乙肝治疗虚假广告太多,很多号称“三个月转阴”的药物都不是抗病毒药。有些广告还盗用专家名义进行宣传,更加恶劣。患者被虚假广告迷惑,耽误了治疗。在中药方面,号称能治疗乙肝的中成药不下400种,有的宣传能“治愈乙肝”“使大小三阳转阴”,然而其中真正有疗效的却很少。
  一些医生对乙肝治疗也有错误认识,有的医生同时给病人开五六种保肝药,这对乙肝患者并无益处。一些医生认为给乙肝病人降酶是首要目标,这也是一种错误观念,同时,也把这种错误观念传给了患者,造成患者的误识。
  
  新
  《防治指南》确定了慢性乙肝治疗的总体目标——抗病毒、抗纤维化、免疫调节、抗炎保肝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抗病毒治疗。乙肝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病毒治疗才是乙肝治疗的根本。转氨酶在正常数值的10倍以上可以选择先降酶,其余情况还是以抗病毒为先。病毒活动停止了,DNA和e抗原转阴,转氨酶就会恢复正常。
  《防治指南》还明确指出抗病毒治疗的两大类正规药物,一是核苷(酸)类药物,即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二是干扰素制剂,包括普通制剂干扰素和长效干扰素。
  《防治指南》对中药制剂首次明确指出:中医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我国应用广泛,但多数药物缺乏严格随机对照研究,其抗病毒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因没有进行大规模、科学、双盲的循证医学的验证,故尚需进一步的临床验证。
  
  3
  旧
  对“携带者”这一模糊概念重新进行了定义
  不少人把乙肝病毒携带者误认为是慢性乙肝病人,并且不少慢性乙肝病人把“转阴”作为终生追求的目标。这与过去对“乙肝病毒携带者”认识模糊有直接关系。
  
  新
  《防治指南》将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分成了两类,并对其处理方法进行了说明。第一类是非活动性表面抗原携带者,乙肝两对半检查中,HBsAg(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乙肝病毒DNA检查为阴性,1年连续随访3次以上,肝功能化验ALT(谷丙转氨酶)均正常;第二类是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这类患者除了HBsAg(乙肝表面抗原)为阳性,并且乙肝病毒DNA也为阳性,肝功能正常。第一类携带者可不进行治疗,第二类携带者则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一步检查,如做肝穿刺检查,以便进一步确诊并进行相应治疗。
  
  4
  旧
  强调了“乙肝歧视”是一种错误认识
  以前社会上对乙肝病人存有歧视,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在就业、转干、升学中遭受到歧视和不公。一个平时没有任何不适的人,在查体中被查出携带乙肝病毒,立刻就会被视为一个“准病人”,被用人单位打入另册。乙肝病毒携带者报考公务员受限引发的纠纷也屡见报端。
  新《防治指南》强调,HBsAg(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和HBV(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除不能献血及从事国家法律规定的特殊职业(如服兵役等)外,可照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拥抱、打喷嚏、咳嗽、吃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只要是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染。
  
  新
  乙肝病毒表面有层蛋白膜,这层膜进入胃以后就被胃酸破坏了,所以乙肝不通过消化道传染。
  “乙肝歧视”是一种错误认识。去年,国家人事部和卫生部正式实施《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新标准取消了在身体、外貌方面的具体规定,并对乙肝问题作出了科学的表述,即“各种急慢性肝炎,不合格。乙肝病毒携带者,经检查排除肝炎的合格。”从此在政策层面解决了社会上对乙肝问题的争论。
其他文献
本文建立了石材抛光时摩擦接触点温度计算公式,并对该公式进行了实验验证,同时对摩擦热在抛光时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阐述了ILC型分解炉改造前后的性能研究概况以及分解炉技术改造后的效果。
<正> 87年6月到8月上旬,我公司生产因受各种因素影响,熟料质量下降,特别是3天抗压强度,立波尔窑由29MPa/cm~2以上降到26.1MPa/cm~2,3#SP窑由30WPa/cm~2以上降到27.2MPA/cm~2,
俗话说夫妻吵架,床头吵床尾和。可是却会因为打呼噜,夫妻间减少了床上调和剂,长久以往,小矛盾竟然越积越多,成了难以解决的大矛盾。英国有一个调查,在接受调查的1000对夫妻中,接近一半将夫妻之间的争吵归咎于打呼噜。其中有10%的妻子说,在丈夫打呼噜打到最严重的时候,她们甚至考虑到用分手来逃避令人烦恼的鼾声。  打呼噜不仅使配偶深受其害,打呼噜者自己也不能安然入睡,长期处于浅睡眠状态,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
单掺粉煤灰砼早期强度低,养护龄期长、延误工期。本文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在水泥砼灌注桩施工中采用双掺法,既发挥单掺法的优点,又缩短砼的养龄期,达到提前静载的目的.
本文主要对VHMWPE,HDPE及PVC在不同敏化剂作用下进行微波加热塑化试验研究,微波塑化塑料可行。
2008年4月30日,北京市药监局海淀分局、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央党校社区、北京同仁堂百旺药店在中央党校社区院内联合开展了奥运用药安全咨询宣传活动。本次活动中,北京市药
文章阐述了发展福建省散装水泥水运系统的必要性,对水运系统的组成与布忆进行了初步规划,提出了散装水泥运输船型和兼用码头的中转营运方式。
人的一生总是不免要和吃药打交道。但除了专业人士以外.我们很少有机会去了解吃药的讲究,甚至不会想到自己的吃药过程是不是合理,吃药习惯有没有问题,等等。如果你对此没有太多把
期刊
以某山区复杂地形大面积场平工程土方量计算为例,运用Autodesk Civil 3D软件对施工场区内的土方进行数字信息建模和挖填土方量模拟计算,特别是对如何创建设计三角网曲面、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