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损伤大理岩不同含水条件下的动态压缩特性研究

来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796766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部岩石工程围岩处于三高一扰动的复杂地质环境,岩石的力学性质表现出与浅部岩石不同的特征。因此研究温度损伤后岩石在不同含水条件下动态压缩特性在岩石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选取均质的细颗粒房山大理岩,利用自主研发的50 mm直径的分离式霍普金森杆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系统,进行4种温度(25℃,105℃,450℃,700℃)损伤梯度下,干燥和饱水2种状态的单轴动态压缩加载试验;研究小孔隙率岩石温–水作用下的动态压缩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增加,大理岩的纵波波速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超过450℃时下降幅度明显;在试验所得加载率范围内,每级温度载荷下大理岩的动态压缩强度均有明显的率相关性,且和室温相比其他温度下岩石动态强度随着加载率的增加更加明显;当加载率一定时,温度损伤后干燥状态的岩石动态抗压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饱水状态的岩石呈现同样的变化趋势。经过105℃处理的损伤岩石,饱水和干燥状态下动态压缩强度近乎一致,而在450℃条件下,饱和岩石的动态压缩强度比干燥条件岩石的动态强度有所增加,压缩强度存在饱水强化现象,在700℃条件下,损伤岩石的饱水强化现象更加明显,并在高加载率下(加载率大于1500GPa/s),随着加载率的增加饱水大理岩动态强度增加较干燥大理岩更快。
其他文献
在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由工业文明、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使人类历经了各种从石器时代到后信息化时代的大变革,壮大兴盛。与此同时,在我们所认知的社会现
2017年10月~12月,采取样点样线调查和集团计数法,结合查阅以往鸟类调查数据及走访,对沮河国家湿地公园鸟类资源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湖北远安沮河国家湿地公园内现有鸟类1
目的:对核桩金属烤瓷冠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随机抽取门诊的烤瓷桩冠修复病例,随访观察(2个月~4年)35例,64颗牙.结果:松动3颗,龈炎5颗,无根折.结论:应尽量保存牙体组织,其不足部
高等教育改革与高校教材建设互为作用,互为影响,只有搞好高校教材建设,才能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适应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本文在简要分析了土地政策一般概念之后,对土地政策的构成要素、主要特征及土地政策的地位、过程概念进行剖析,这是研究土地政策的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土地政策科学体系的建立与完
信息时代的到来,医院信息系统应用于医院的日常管理为医院的现代化带来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数据的大量、无序堆积及无法通过现有的数据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使得数据挖掘技
《管子》轻重理论要求把国家财政活动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主张国家进入商品流通领域,通过各种市场经营活动生财、聚财、用财,从而减轻农民负担,消除贫富对立,打击大商人的兼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