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萍:公益花开,好风自来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i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博爱老年人关爱之家”,靖江市斜桥镇周边的居民都挺熟悉。发起人陈丽萍,被附近的老人亲切地称作“陈老师”。多年来她执著公益慈善事业,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者团队。
陳丽萍

一次感动激发爱心潜能


  陈丽萍做公益的缘由,要追溯到2005年。那一年,她经营着一家艺术培训中心,暑期为斜桥镇周边的学生提供钢琴、舞蹈等艺术培训。暑假结束之际,陈丽萍想办一场汇报演出,展示孩子们的学习成果。她第一个想到的汇演场所就是敬老院。敬老院的老人精神生活相对空虚,朝气蓬勃的孩子一定会为他们带去快乐。陈丽萍发起爱心召集,得到了家长和学生们的热烈响应,不少学生和家长还自发给老人们带去了礼物。
  孩子们的演出给老人们带来了欢笑,老人们的笑容也给孩子们增添了自信。汇报演出结束后,陈丽萍的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因为这次经历,陈丽萍做起了志愿者,经常走进敬老院,为老人洗头、捶背、剪指甲,陪他们唠家常,给老人买衣服、营养品。陈丽萍的爱心与贴心让老人们倍感温馨。

用博爱精神建起关爱之家


  在做公益的过程中,陈丽萍发现敬老院的老人还有人照顾,而一些在家的孤寡、困难老人则无人照料,生活状况不佳。如何改变这些老人的现状,成为陈丽萍一直思考的问题。
  2012年,做通家人的思想工作后,陈丽萍腾出自家的两层三间楼房,成立“博爱老年人关爱之家”,为周边的老人提供温馨方便的生活照料及全方位养老服务。
  以“博爱老年人关爱之家”为基础,陈丽萍先后又成立了博爱志愿者协会、博爱艺术团等公益组织,设立了“相伴夕阳孝行天下”“银铃宅送”“夕阳最美·关爱无限”“携手相伴、关爱成长”等多个公益创投项目,提供敬老助老、文艺演出、义工照料等多项主题服务。
  为了完善公益服务项目,陈丽萍还提出为辖区60周岁以上独居老人提供“十个一”服务。每天中午11点,“博爱老年人关爱之家”的爱心助餐点准时开饭,生活困难的老人都能免费就餐,20多位老人成为固定就餐对象;每周,斜桥镇的130多位高龄、独居、空巢、病残、失能半失能老人都会接到志愿者的关爱电话;每月,志愿者要为失能、半失能独居老人理一次发和修剪指甲;每到节日期间,志愿者们还会为老人们送上精彩的文艺演出。此外,在陈丽萍的协调下,新港城医院的医生轮流为老人开设健康讲座,检查身体。
  “这么多年来,陈老师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公益事业中,我是被她感召来到这个团队的。”志愿者陈金娣说。

将更多力量引进公益事业


  如何将更多的资金引入公益事业是陈丽萍一直思索的问题。她粗略地算了一笔账:每年开展公益项目需要40多万元。除去政府给予的创投项目资金、爱心人士的支持,每年还有近20万元的缺口,之前,这个缺口都是陈丽萍自掏腰包来填补的。
  为了让公益事业产生“造血功能”,陈丽萍和志愿者朱建国共同开办了一家名为“博爱”的洗染店。洗染店除了为残疾人、老人提供免费洗衣服务,还能帮助经济条件不好的志愿者解决部分生活问题。每年博爱洗染店会以营业收入的20%投入到公益活动中。
  在陈丽萍看来,志愿服务是一份永不退休的工作。目前,博爱志愿者协会已经在当地斜桥社区、兴阜社区、港阜社区等地建立了工作点,今后,陈丽萍还要将志愿者工作延伸到更多社区,服务更多的弱势群体。
  尽己所能弘扬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是她的初衷,也是她的追求。
  图片由本文主人公提供
其他文献
《莫愁》:近年来,扬州市妇联一直在推动性别平等意识纳入决策主流,能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马宁:2013年3月,扬州市探索建立性别平等咨询评估机制。2015年扬州获得地方立法权后,及时联合市人大法制委、市政府法制办组建为“市政策法规性别平等咨询评估委员会”,并坚持发挥好委员会作用。《莫愁》:在这项工作的具体实施方面,扬州市妇联是怎么做的?  马宁:一是坚持机制建设。推动市政府在《扬州市制定地方
期刊
產假归来被迫待岗  大学毕业后,张晓楠进入甘肃省碧莲设计研究院做工程师,从事产品研发设计工作。因表现出色,两个月试用期后,她便顺利转正。  张晓楠工作认真负责,深得领导器重。2011年7月的一天,老板陈猛找到张晓楠:“我们在南京还有一个子公司,现在那边急需人才,你想不想去南京?”公司承诺帮她转移社保,并重新跟她签合同,张晓楠欣然答应。  8月初,张晓楠来到南京工作。8月31日,公司将张晓楠的劳动关
期刊
《她的骑士男孩》  【美】金·菲利普斯 著 高源 译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该书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的优秀悬疑小说榜单上榜。书中的女主人公是4岁儿子眼中的“神奇女侠”。在动物园里的枪击事件中,她不但保护了儿子的安全,还设法化解了他的恐惧,守护住孩子纯真的内心世界。《蓝夜》  【美】琼·狄迪恩 著 何雨珈 译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用故事探寻生与死、情感与自我之间的关联,狄迪恩的写作风格
期刊
【开栏语】  为进一步凝聚妇女力量服务高质量发展,落实江苏省妇联“倾情礼赞新中国?巾帼建功新时代”系列宣传行动,本刊以“新时代巾帼芳华”为主题,每期刊发专题稿件,讲好各时期省级以上三八红旗手,以及优秀的巾帼党课名师、女知识分子、女企业家、巾帼新农民、女性社会组织带头人、女性基层工作者的江苏女性故事,书写“她力量”奋斗之美。  2019年3月1日,江苏省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09周年主题活动现场,
期刊
当大气、水质等被污染已成为世界公害时,蕾切尔·卡逊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提起和怀念。  蕾切尔对自然的热爱得益于母亲。小时候,母亲常常带着这个“胖胖的蓝眼小宝贝”坐在自家农场的苹果树下读书、画画、弹琴、唱歌。她们观察植物,和动物玩耍,去森林探险,这样的启蒙和熏陶激发了蕾切尔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8岁时,蕾切尔便因一篇童话作品成为《圣诞老人》杂志的作者,1925年中学毕业时,她已经显示出不凡的写作功底。  
期刊
《莫愁·智慧女性》語汇新解——公益之魅  作为女性,其魅力很大程度来自天然的母性特质——温情、承载、关怀、呵护。这和她们是否为人母的身份无关。她们普遍了解生活的缺憾、他人的苦痛,并能给予拥抱。  但唯有对人类怀着深切的爱、有信仰有理想的一部分女性,才会热情地去改变现实不尽如人意的一面,并推动更多人从心底意识到:如果我们行动起来,世界会更美好。  当下快速发展的公益事业,就为许多有志的江苏女性,提供
期刊
初冬,暖阳,校园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沐浴着阳光,万绘在微信朋友圈中分享了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万绘带留守儿童踏青赏桃花  小男孩上二年级,智力水平较低,老师对他进行个别化教育,用苹果和糖果教他数数,三个月后终于能数到6。教他区分男女性别,老师告诉他,长头发的、穿花衣服的是女生,短头发的、声音粗的是男生,他插嘴:“我家阿黄也是女的(阿黄是他家的小狗)。”一个学期后,终于能分清男女了……万绘说,在她任教
期刊
林亚萍  她是毕业于扬州大学植物营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怀揣着创业梦想,一头扎进了苏州望亭农村。她不仅将事业经营得有声有色,还带动了当地大学生投身农田,推动着当地农业的智能化进程。她就是林亚萍。毕业后回农村种地  林亚萍出生于淮安金湖的普通农家。当初上大学时,父母希望女儿能借此跳出“农门”,可林亚萍不仅偷偷选了与农业相关的专业,还读到了研究生,成了一名植物营养学硕士。她一直有个梦想,就是要用
期刊
中华虎凤蝶博物馆邰青轩感怀生命,匠造蝴蝶之梦  与蝶相遇,是一场缘分。2013年,因对接南京市浦口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上海姑娘邰青轩来到南京老山北麓。蜿蜒起伏的老山、清新秀美的景色,尤其是山间蹁跹飞舞的中华虎凤蝶,让她顿生留恋情愫。当了解到中华虎凤蝶是中国特有蝴蝶品种,在老山地区分布最为集中,且成蝶后寿命只有20多天后,她被深深地震撼了。生命的美好,在于姿态,不在于长短。蝶之梦,悄然在邰青轩心中
期刊
6年来,常丹红已累计为公益事业奉献超过4000个小时。身为江苏省妇联第十三届执委的她,早已把这份无私的热忱转化为生命的恒动力。对于她而言,在公益路上的每分每秒都是幸福。常丹红公益照亮未来路  偶然看到身边失独老人生活不便,常丹红非常心酸,于是从2012年开始,她以“月亮”为网名在镇江金山网上发起了活动,号召网民自发组织起来,帮助生活困难的失独老人。这些活动里,常丹红总是走在最前面,很多人不解这颗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