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费型吃播”法律问题探析

来源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kycc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出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指示。今年8月份,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对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在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期间,吃播等线上直播成为了人们获取乐趣、得到慰藉的一种方式,但在“吃播热”的浪潮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浪费型吃播”应运而生。为此,应当通过尽快了解吃播,发现其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解决办法。
  关键词:浪费型吃播;法律问题;规制
  1.“浪费型吃播”的概述
  “吃播”在维基百科中的解释为“吃饭直播”,mukbang(韩语:字意“eating broadcast”)是一种一些人吃大量的食物,同时与他们的观众互动的表演形式。“吃播”起源于日韩,是主播通过直播的方式吃饭。传入中国后,由于“吃播”需求的主播的准入门槛要求不高,直播平台多,使得中国也涌现了一批“吃播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短视频平台的崛起,吃播由日韩传到国内后,除了传统的“吃饭直播”形式,还有以“vlog”等短视频录播的形式。后者以“更快、更短”等优势成为了观众的主要浏览方式,与传统“吃饭直播”形式互为补充,更涌现出了“吃播+带货”的新模式。
  而本文所说的“浪费型吃播”,是指某些主播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以录视频或者直播的方式向观众展现猎奇、低俗的吃播内容,并使用假吃、事后催吐、视频剪辑等方式,传播铺张浪费、浪费粮食的价值观。面对这种“浪费型吃播”,央视也连续两次进行了点名批评。
  2.我国“浪费型吃播”的法律问题
  2.1现有的法律规制不完善
  由于“浪费型”吃播属于猎奇、低俗的视频,违反了公序良俗,不利于“节约粮食”这个主旋律在全国的传播,甚至会影响未成年人正确三观的树立,对此,笔者整理了一些法律法规以及《平台入驻协议》,进行整合。
  从表1可知,对于“浪费型”吃播的规制主要分为约束互联网行为的法规和平台入驻协议两部分,前者多为行政法规、通知、规定等,对网络直播行为约束较少,后者均为平台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的自我约束,规定的也较为笼统。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欠缺约束网络直播或者网络直播经营许可行为的统一法律文件。对此,笔者认为为了能改善“浪费型”吃播的行为,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直播氛围,传达正能量,我国应当针对网络中的违法乱纪等行为,制定周密细致的法律法规,保障网络直播的健康发展。
  2.2政府监管问题
  随着互联网慢慢占据人们生活的重要地位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直播已经进入了大多数人的生活,但是作为新生事物的网络直播仍存在很多问题。对于“浪费型”吃播的管理,政府监管是滞后的,在央视点名批评此行为之前,政府并未对其进行管理。在现实中,对于浪费型吃播,更多的的也是各平台通过不同方式予以管理,比如斗鱼平台发布对美食类节目将会加强审核的公告。我国有权对网络直播进行监管的部门包括网信办、公安部、文化部、广电总局等,但是目前,针对网络直播的问题,各部门的监管方式并没有明显的权责分离,各部门出台的政策也没有涉及各政府部门合力监管的问题,这将影响政府对于网络直播的监管力度,并不能解决当前直播行业的各种乱象。
  2.3公众监督问题
  拥有手机的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网络直播的用户,大多数的平台用户的注册仅需要一部手机和验证码即可,根本无须实名认证。正如此,网络直播的受众十分广。《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第十九条就对公众监督问题进行了规定,但是在实践中,很多直播平台的举报系统并不完善,举报内容有限,处理举报所用的时间较长,根本无法起到公众监督的作用。
  2.4主播的法律意识薄弱
  由于网络直播对于主播设置的准入门槛较低,大部分只要求主播拥有好看的皮囊,所以各平台主播的素质都参差不齐,很多主播学历较低。“浪费型”吃播的出现,就是主播为了满足观众猎奇心理,无视法律和规则,不择手段的获得观众的注意,以期得到观众更多的打赏。但是网络直播作为大多数人可以接触到的事物,这种错误的价值导向容易造成不好的社会风气,更甚会对三观还未健全的未成年人造成巨大的影响。
  3.我国“浪费型吃播”问题的规制建议
  3.1完善针对网络直播的法律体系
  网络直播作为新生事物,目前我国还未针对其制定专门的立法,面对网络直播中出现的新问题,比如“浪费型”吃播的问题,实践中就是由相关部门制定临时性的规范性文件或者由直播平台对此行为作出相应的处理。这样的处理往往是滞后的,往往已经对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为了网络直播行业能够有序的运行,为了观众有良好的直播体验,为了给社会传播积极正能量,笔者认为由两部分内容:第一,对网络直播进行专门的立法,明确主播、观众、直播平台等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以及执行标准;第二,在既有的法律中补充网络直播的相关法律条款,形成两者友好衔接的法律体系,为网络直播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3.2加强政府的监管
  专门而具体的互联网法律规范是互联网直播监管的前提和基础。目前,针对网络直播的政府监管部门虽然很多,但是部门之间却没有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职能范围不明确,并未形成很好的合力监管。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加强政府的监管:第一,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能范围,形成专项专管的监管模式;第二,加强各政府部门之间的联系,树立全局意识,各部门通过联合监管,保障网络直播的有序运行。
  3.3加强公众监督
  网络直播光靠政府监管还是远远不够的,公众作为网络直播的参与者,能够比政府更好更快的发现网络直播中出现的问题,是网络直播强有力的监督者。“浪费型”吃播中,大多数主播都是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获取更多的流量和打赏,从而采取夸张的手段进行吃播,往往镜头前大口吃饭,可能还会采用马丁靴、痰盂等道具吸引人的眼球,镜头后进行催吐,严重浪费粮食,宣传不良的吃饭方式。如若观众能够在看到这类型视频的时候,向平台或者相关机构进行举报,而不是助长这种猎奇的吃播方式,笔者相信,“浪费型”吃播肯定能被早发现早解决。对此,笔者认为应当加强社会公众的监督意识,在网络中塑造公民精神,对公民的有效监督进行奖励,这样才能提升公民的监督积极性,以达到加强公众监督的目的。
  3.4增强主播的法律意识与职业素养
  “浪费型”吃播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大部分主播认准更多的直播平台用户的需求,把道德法律抛在一旁,采取能够快速吸引人眼球的方式吸粉。对于这种不健康的直播方式,我们就需要增强网络主播的法律意识和职业素养。网络主播作为公众人物具有十足的影响力,这就需要他们拥有正确的三观,不论是视频还是直播的内容都要弘扬社会正能量以及符合法律的规定,否则可能会危害社会稳定。笔者认为,可以从两方面来增强:第一,网络直播平台可以开设相应的课程或者在主播签约时,进行相应的法律知识以及职业素养的考试,并且增加定期学习或考试环节;第二,网络主播之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构建良好的沟通平台;第三,加强对主播的信用评价,将信用变成主播竞争的砝码,与他们的收益与获得的平台流量挂钩。坚持这样做,一定可以使主播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职业素养不断得到提升,始终与社会的主旋律保持一致。
  4.结语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整治“浪费型”吃播的问题,树立正确的餐饮价值观,必须规范主播的行为,从法律上进行规制,充分发挥政府和公众的作用,制止浪费的行为,弘扬饮食文化正能量,构建一个健康的吃播直播环境。
  参考文献:
  [1]白莎娜.网络吃饭直播节目的内容生产模式研宄[D].內蒙古大学,2016.
  [2]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Z].2016-11-04.
  [3]侯丽婷.我国网络直播面临的法律风险与规制建议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17):128-129.
  [4]吕然.网络直播的监管问题及对策(二)——我国网络直播监管的不足与完善[J].传媒与法,2018(02):51-54.
  [5]陈宁.网络直播的现状及法律规制[J].探求,2017(05):74-76+92.
  作者简介:杨帆(1995-),女,湖南益阳人,研究生,学生,研究方向:社会法。
其他文献
摘要:市政工程属于民生工程,为确保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一定要充分发挥出市政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技术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市政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市政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  随着我国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与技术控制。在施工工程中,市政工程是一大重要组成部分,为能够获取更高的施工质量,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与生产工作
期刊
摘要:本文在对外语类学生干部综合能力和社会对外语类人才的能力和素质需求的调查与研究上,基于“00后”这一群体中学生干部培养存在的问题,运用需求分析理论,结合社会普遍需求的人才能力和素质要求分析,对学生干部的可持续性培养进行探析,对学生工作培养体系和考核机制进行再次思考,构建可持续培养机制和考核发展机制,以切实提高外语类综合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需求分析;学生干部;可持续培养  2018 年
期刊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也加大了步伐,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管理制度也奉行“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原则,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但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环境的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发展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环境质量的好坏不但与整个的社会利益紧密相连,与企业的发展前景也息息相关。  关键词:企业管理;环境风险;影响  企业在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
期刊
摘要:本文对交通肇事案件中的逃逸及出现人员死亡的情形进行分析,对经典案例进行回顾,对国内外学者的不同理解进行整理,本文使用文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对这一课题进行探究。发现我国对于交通肇事罪中加重情节的立法目的和判例行文思路存在脱节,对于行为人的部分行为缺少法律评价,不利于体现法的指引性作用,刑法表述需要对此更加的明确完善。本文在立法目的层面探讨了现行法中相关法条的合理性和犯罪构成的严谨性,对于刑法上
期刊
摘要:智慧城市的发展动力影响因素很多,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智慧城市的科学定义和概念内涵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推动我国智慧城市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建设、经济结构转型以及城市科技竞争力,坚持智慧城市的不断发展是提高城市综合管理能力的重要战略。  关键词:智慧城市;概念内涵;内在动力  1.智慧城市的概念和内涵  智慧城市是基于“智慧地球”的发展理念由IBM在智慧城市愿景中提出,其愿景
期刊
摘要:在这个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我们的个人隐私随时会被“侵犯”,在大数据的笼罩之下,我们几乎变成了一个“透明人”。当我们的信息控制权不再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我们就不得不去研究在大数据时代下隐私权保护问题。本文着重关注大数据时代下个人隐私权保护的新变化,从理论出发探索我国隐私权保护中存在的重点法律问题,将个人隐私权的保护置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进行研究,深入、全面地了解此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法律完
期刊
摘要:在企业管理技术和水平演变的长河中,人们总是在运用各种系统的工具方法,推进提升企业营运效率,改善企业的营运效果。特别是将关键绩效指标法、经济增加值、平衡记分卡等绩效评价工具运用现代企业管理,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管理质量、持续发展能力。但是,绩效管理的核心是通过绩效评价和激励管理,寻找差距和原因,进一步改进企业管理水平。同样,探索企业管理的工具和方法就像人们在探索未知的科学领域一样,无止
期刊
摘要:在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并以全球最快老龄化增速发展的背景下,康养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老年人的康养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生态康养、休闲旅游、养生保健市场等的热度逐渐升温,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深度挖掘乡村振兴背景下,因地制宜地解决康养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关键词:老龄化;乡村康养产业;乡村振兴  从2010年开始,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已进入加速阶段,法国完成老龄化进程共花115年,美国花了75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约车这一新事物应运而生,以滴滴、神州专车、易到为代表的网约车平台迅速扩张,但在我们享受科技红利的同时,网约车交通事故等问题也越来越频发。由于当前规制网约车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特别是对主体间法律关系的界定较模糊,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各地法院审判时出现许多同案不同判的现象,不利于保护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因此有必要对网约车服务法律关系问题进行探讨。认定网约车服务中的法
期刊
摘要:情感分类是NLP应用的一个分支,在舆情控制,评价预测以及推荐方面都有重要应用。目前常用的情感分类方法有K近邻算法、朴素贝叶斯分类、支持向量机、决策树等。本文提出采用随机森林进行情感分类的研究,采取随机森林作为分类模型,文本评论的句向量作为模型输入,在15万条的评论数据上训练,取得了不错的预测结果。由于随机森林算法方便并行化,该方案,极其容易部属到集群中,进行后续的工程化应用。  关键词:w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