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与媒介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uanfeng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2月28日至29日,“雕塑与媒介”第19届中国雕塑论坛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在北京国粹苑隆重召开。本次活动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雕塑》杂志社携手茅台白金文化艺术酒品牌和中国原创文化公益基金共同举办。28日上午,全体与会专家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原创文化基金启动仪式”。28日下午,组委会分别举行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年会及中国原创文化发展研讨会。29日全天为第19届中国雕塑论坛的主题演讲,上午会议由著名理论家孙振华主持,下午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记赵萌主持。《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雕塑专业委员会主任孙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三位专家分别就论题主旨进行主题意义阐述;14位演讲嘉宾围绕着论坛主题,从雕塑本体研究、方法论研究、哲学思考、社会学思考、数字技术的影响等角度展开论述。参会专家就演讲内容展开探讨,整场会议精彩纷呈,高潮迭起。
  一、主题意义阐释
  本届论坛的主题为“雕塑与媒介”。孙伟主任在其题为《社会即媒介》的主旨演讲中提出:雕塑最广阔的媒介就是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所共同构筑的社会现实。他试图从人类发展的角度,引申出“社会即媒介”的讨论议题,看清未来雕塑发展的真实走向。他认为:在中国当代社会进入转型的深化的时代背景下,雕塑学术界就“雕塑与媒介”这一话题的讨论,其目的不仅试图在学术理论上有所突破,进一步明确文化艺术在当代生活中所处的身份和作用,也力求在雕塑专业委员会中形成一种实事求是的学风,形成一种文化艺术真正与社会生活相融合的学风建设体系。
  范伟民社长作了《媒介的本源及延展意义》的发言,陈述了本届论坛的主办初衷及学术讨论的几个重要思考课题。他在发言中提出:媒介与雕塑之间的关系并不仅仅是审美感知和技术性的问题,每一次媒介变革都给雕塑带来本体论上的内在冲突,不断地在突破着雕塑的边界,可以说媒介的变革在历史上是引发艺术变革的决定性因子。关于雕塑和媒介的探讨,实际上是对于跨文化语境下雕塑的未来的探讨。也就是说,当媒介的扩展成为一种艺术创作的常态之时,雕塑这门古老的艺术和雕塑家究竟是怎样地感知时代,怎样地感知生活,并找到自处的方式?这是我们试图探讨的根本问题。他最后强调:“雕塑与媒介的讨论命题,不仅是一个学术主题,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广义性的文化主题。媒介与雕塑之间的关系已经延伸到公共艺术、城市形象、人文生态等一系列的文化策略之中。从这个层面上来讲,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媒介,那么,当雕塑与生活发生关系的时候,也就是文化与消费发生关系的时候;更是艺术的体现出具有整合功能的时候。文化的力量可以激活一个空间,再造生态,雕塑可以改变场域精神,使我们生活得更美好,这就是艺术的作用与意义。
  鲁晓波院长作为组委会特邀嘉宾,作了《媒介跨界下的观照》的主题报告。他提出: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的文化建设正处在被高度重视与发展阶段,城市化建设进程加速在这种开放发展机遇中,雕塑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各种城市公共环境建设中我们都发现,雕塑的设计与设置是必不可少的。雕塑在城市建设中的运用与发挥可以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加以研究。目前所讨论的雕塑与媒介,要把雕塑放到一个更大的范畴里去思考。一切即媒介,雕塑与新科技的结合是无法回避的发展方向。我们所关注的当下就是一个大的媒介力量组成的时代,雕塑与人工智能、生态领域、生命科学等科技手段越来越达成了一种互动。因此对于雕塑与媒介的探讨,是具有当下与未来意义上的一个大的命题思考。
  二、论坛观点交锋
  主论坛的演讲嘉宾包括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朱尚熹、中国美术学院博士曾令香、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傅春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许正龙、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讲师张兆宏、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博士陈超、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焦兴涛、西华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杨晓见、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滕小松、清华大学博士李玉仓、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高蒙、广东汕头大学长江艺术设计学院讲师马涛、江南大学数学媒体学院副院长王峰、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宿志鹏。大家所共同探讨的“雕塑与媒介”,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揭示。
  1.媒介之辨
  曾令香在《雕塑本体媒介及创作方法初探》中用生动的比喻引导听众从雕塑创作基本语言和创作实践来认识和定义雕塑与媒介的关系。他提出雕塑本体性媒介的概念,认为雕塑的本体媒介是由雕塑的观念、空间、结构、材料、形式、张力、能量、比例尺度、重心、光、形体、力量等,共同构建的一个完整而统一的语言体系。其中,观念是“导演”,空间是“主演”,负空间是“核心”,重心和重力是“高级助理”,雕塑的形式是“剧场化妆师”,解构与异变的形式是一种雕塑作品视像能量的调动方式,继而探讨过程美学与创作方法的实践运用。
  许正龙以“时间”作为切入点,从雕塑体现时间、时间演化雕塑来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阐释了时间作为一种媒介进入到雕塑创作之中的独特表现,论点颇为新颖。张兆宏在题为《限定条件下公共空间的可能性》的演讲中介绍了自己将公共空间作为媒介的混合媒介创作实践。
  孙振华作为论坛主持人谈到,新媒介对雕塑的影响主要是在时间上进行突破开始的。在刚才讲到的两种时间里,雕塑本身还是作为一个物质实体存在的。可是在新媒介出现后,雕塑开始“动”起来了,雕塑本身开始有了时间性。它不再是凝固的、三维的,而是一个四维的了。或者我们把时间维度加进来,使其成为一个新的雕塑媒介。邓乐和石向东也就雕塑的时间性提出了相似的观点,认为在时间概念提出后,时间如何作为人们情感的载体在雕塑中得到转换,人们又如何来认识时间,如何在雕塑中把时间应用进去,这是当下我们雕塑家要面对和急需探讨的。
  陈超在《后现代雕塑创作中的身体介入——以二战后欧美几位艺术家为例》中提出“身体即媒介”的概念。他从身体作为媒介介入艺术创作的必然性、时间性、观念性、场域性四个层面进行论述,认为:身体作为媒介,既弥补了遗忘无纸化邢台材料所不具备的语言特征,身体所特有的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也可以更加真实地体现和表达艺术家自身的观念和情感,同时也使得我们对于当代雕塑语义的界定更加地模糊,传统雕塑的概念被更加深度地突破。   2.造物逻辑
  朱尚熹在《雕塑与媒介》中论述了雕塑与媒介的关系。他认为媒介在雕塑创作中就是指雕塑的材料与工艺手段。雕塑就是形与材料在实在空间中相互作用和相互揭示的艺术。材料研究的意义在于形态与材料的相互拓展。从而,他提出将空间作为雕塑的媒介的意义,乃是在于保护雕塑本体的核心,并提醒大家警惕正确认识雕塑与媒介之间的关系,不要让媒介凌驾于雕塑之上。
  在互动环节中,大家就以上观点进行了激烈探讨。许正龙就“传统雕塑不尊重材料,现代雕塑更尊重材料”提出质疑,认为此观点是受西方美术教育下的意识形态影响的。朱尚熹提出,所谓的不尊重材料是指早期雕塑主要是先有形态,再寻找材料塑造已有形态,是对形的武断。宋伟光认为,早期雕塑主要受工具影响,技术的提高对于雕塑的表现提供了更多有效地方式和手段。但是技术的提高,不意味着雕塑的提高。
  马涛在关于《新技术、新媒介和“新雕塑”》的演讲中深入论证了新技术、新媒介和新雕塑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三个富有洞察力的观点:一、新技术不等于新媒介,新媒介也不等于新技术,艺术发展对于媒介手段的选择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依赖关系。二、雕塑的形式语言更多地倾向于作为艺术作品的构成元素;艺术媒介的变化则会造成这些元素的重新洗牌,而呈现出新的样式。雕塑语言会在媒介的变化中调整自身与其结合的方式。三、雕塑形式本体的探索和革新依然在继续,新的媒介手段以极具表现力的方式出现在艺术家的创作中,在反复的实践和论证中继续着对于雕塑艺术形式的探索。
  3.技术奔跑
  滕小松的《“物质匮乏”的雕塑学》从方法论研究的角度切入,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以往雕塑学的最大失误之一便是对雕塑艺术物质媒介特性的忽视,也就是说缺乏对雕塑艺术的物质性研究或物理学研究。而“物质匮乏”是雕塑学缺失本体意味和自觉意识的重要病症。与雕塑创作中重视材料媒介很不相称的是雕塑史论中材料媒质研究的贫弱。他号召从学科体系建设上,真正意义的雕塑学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自身的知识架构或知识谱系。
  滕小松的发言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而王峰博士和宿志鹏博士各自关于数字雕塑的演讲恰恰呼应他的演讲。王峰的演讲主要通过介绍近几年开始流行于多个国家的,用于开创城市雕塑全新展示空间的数字虚拟技术。他展示了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多维空间的高科技雕塑作品,并且展示了一种将社会化媒体和交互技术运用于城市雕塑设计的未来趋势。
  宿志鹏的演讲《数字时代雕塑材料发展的猜想》,通过介绍数字时代的技术手段在雕塑创作领域中发挥的影响力,提出了一个大胆想象——数字复制技术将为雕塑带来“以风格为媒介”的未来。
  4.人文思辨
  焦兴涛在《雕塑,不仅仅是视觉的》中提出几个非常有趣的自我质疑来引导大家思考,包括:对视觉化效果追求是不是当代雕塑的唯一选择和唯一特质?视觉图像的立体形式是不是雕塑的当代性要求的必然结果和唯一出路呢?如果是,雕塑家应该怎样规避沦为视觉游戏的危险和应对来自画家的挑战?如果不是,那么雕塑除了视觉的部分,还有什么被我们忽略了呢?
  傅春禹在《“形与象”的自省——镜面不锈钢雕塑读解》中,通过对镜面不锈钢作为雕塑材料的审美经验剖析,诠释了后现代语境下“镜面语言”的独特人文内涵,从而揭示了媒介与自我关照之间的内在联系。他认为,艺术家用镜像的途径丰富了解释精神领域问题的方式,并借此表达作为艺术家的一种内心感受: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使得艺术作品的意味略有不同,然而这无碍于镜中之象以打破边界的语言给予我们这个“梦时代”一种恰当的自观方式。
  李玉仓提出了“雕塑即媒介”的观念,不仅将雕塑作为媒介关照当代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身份与自我认知,也提出了当代中国的雕塑艺术的自我身份确认问题。认为当代中国雕塑探究的问题超出了简单的艺术形式和材料媒介的层面,慢慢改变了从前被动模仿西方雕塑艺术的局面,提出了评判自己的标准。
  三、总结
  媒介的变革在历史上是引发艺术变革的决定性因子,尤其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这一点益发凸显。从近现代艺术史来看,金属雕塑在上世纪得到了巨大发展,现成品雕塑、动态雕塑、装置艺术、大地艺术、数字雕塑等等的涌现,都与媒介的变革息息相关。当我们身处于一个信息革命正在颠覆社会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时代,艺术创造者们更应该要求自己具有一种非凡的清醒与洞察力。
  媒介与雕塑之间的关系并非仅仅在于物化的材料,也并非仅仅在于审美感知和技术性方面的问题。媒介变革将越来越给雕塑带来本体论上的内在冲突。媒介的意义也将超越自然和科技层面,而更加深度地拥抱人文和社会。我们对于当代媒介的认知的深刻程度,将决定我们的雕塑艺术和这个时代之间的距离。雕塑和雕塑家将怎样感知时代,捕捉时代的脉搏,并创造与时代和社会深度交融的艺术,这是这个论坛研究试图探讨的根本问题。而这些正是中国原创文化的内在动力。
  当前,雕塑的材料、观念、技术,都已超越了传统的界定。各高等艺术院校执教者及雕塑从业者开始重新审视雕塑媒介研究,不少美术学院相继成立了材料与技术专业研究室,为材料技术发展利用及实现艺术家的构思和创意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新媒介的出现将再次给雕塑家提供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和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赋予雕塑艺术更加丰高多彩的形式。在我国文化艺术大繁荣、大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这次论坛召开得适逢其时。在解答我们一些既定问题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非常尖锐、极为现实的问题。来自各个艺术院校、研究机构及社会团体的多位专家济济一堂,激烈地进行辩论研讨,一方面揭示了媒介变革对于艺术发展的多重意义,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与会代表关心当代雕塑艺术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如何进一步实现雕塑艺术表现语言上新的突破与成就,达到媒介运用与研究上的多元化、多结构、多层次,还需要我们的艺术家们以实际行动去进一步探索。
其他文献
在欧洲历史上,从1500年到1782年处死了6万名女巫,其中40%在今天德国的版图内被处死。随着德国掀起“平反昭雪”风,人们发现,那些被控为女巫而受到酷刑、火刑的人,包括儿童,大都是被他人所陷害  对欧洲女巫迫害史认真反省,不仅提醒世人注意今天依然存在针对妇女的暴力问题,同时也提出了一个人的自由边际问题——即便是一个喜欢巫术的人,一定是有罪必死的吗?  她将在20岁那年被纺锤扎死。”小公主的满月宴
摘 要:近几年来,部分影视导演将更多的目光投在人物视角的定位上,通过视角人物形象塑造来获得角色的认同。本文以林超贤导演为例,以男性的视角为出发点从角色人物设定、叙事风格、情节寓意及独特的审美方式四方面对于林超贤的电影作品加以梳理,进而探究其独特的电影艺术风格。  关键词:林超贤;警匪片;男性视角  中图分类号:I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11 — 0158
空间变革无疑是现代艺术拓新的着眼点之一。特别是,空间概念的泛化极大地推进了传统雕塑向现代雕塑的转化。克利斯托夫对阳性——地面建筑物的包裹所作出的“凸空问”、海泽对阴性——地下凹槽的挖掘所作出的“凹空间“以及瓦尔特德·玛丽亚对阴阳之间——天地的连接所作出的“空间对话”,已经把传统的空间概念的疆界扩宽了。在20世纪美术新词层出不穷的辞海里,所谓的正空间、负空间、内空间、外空间等等已不再是新鲜的名词了。
优美的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华,是人文精神的底蕴,是塑造中华魂的优秀素材,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呢?我以曹操的《观沧海》为例谈一谈我所采取的教学方法:    一、读——诵读原文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文有其独特的节奏和韵律,特别是古典诗词,词句匀称工整,音
[摘 要]家庭养老能力不足和社会养老机制不全,导致失智老人的社会支持体系面临严重挑战。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看,失智老人社会支持呈现出微观层面资金缺乏、情感交流缺失,中观层面社区照顾非专业化、医院支持难以为继,宏观层面政策缺乏、舆论压迫等问题。在两会大力提倡发展专业社会工作的背景下,应构建起以家庭微观支持系统为主导,社区照顾养老模式为基础,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政府购买服务,为失智老人构建良好社会舆论
由《雕塑》杂志社主办的,青年雕塑家纪峰雕塑艺术展,于2013年12月8日在无锡冯其庸学术馆举行。  推介中、青年雕塑家、展示他们的作品、用批评丰富、完善他们的作品、与社会受众互动继而形成新的创作风格,一直是《雕塑》杂志社的工作目标之一。这次活动的影响范围,使“雕塑家工作室”从“纸媒”办到了露天、展馆,拓展到了更广阔的空间。  这是一个别开生面的展览。首先,无锡市各界和几百位身着汉服的小朋友表演了中
1960年7月26日生于合肥1986年就读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雕塑专业,后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美术专业研究生班,曾任合肥市承办主任。
所有的生物为了生存,当然是要朝着对环境最有适应性的方面发展,植物也不例外,树干长成圆柱形也是为了适应生长的需要。首先,在占有材料相同的情况下,圆形具有最大的面积。相同数量的材料希望做成容积最大的东西,圆形最合适。自来水管、煤气管等,就是对这一自然现象的仿造。其次,圆柱形具有最大的支撑力。树木的重量全靠一根主干支撑,须有强有力的樹干支撑,才能维持生存。最后,圆形能防止外来的伤害。树木的皮层是树木输送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二战劳工;新时代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3 — 0089 — 03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民族的凝聚精神,大学生群体是支撑中国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对于这个群体的教育不仅需要注重专业素养的培育,同时还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新时期下中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对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更
记者的工作很傲慢,很短的时间就需要厘清眼前这个人的来龙去脉。  在进入采访空间的第一秒,你就需要打开全部的感官,观察采访对象的衣着、语言习惯,像读心神探一样解读他在某个具体问题上的细微反应,判断他的态度是坚决还是犹疑。  于是,采访中途沉默的几秒往往显得珍贵无比,因为下一个紧接的问题很可能是:“为什么停顿了五秒才回答?你在想什么?”你期待这五秒之内他的内心曾发生过短暂挣扎,希望他能坦诚面对并且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