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时期黄河下游灾害——大禹治水文化的自然背景

来源 :中原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lldong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前黄河下游的变迁,是需要探索的古文化自然背景问题,即是研究中国考古文化及文明起源十分重要的问题。华北平原上黄河历史时期的河道变迁,只是时间尺度更大的考古时期黄河演化变迁的再现。龙山早期,黄河主流分多水道自豫北、冀中平原,向东南的鲁豫苏皖泛流。龙山晚期,黄河主流又自南返回北流,并汇入渤海;其间气象灾害频仍,华北平原各族群处于水深火热中,患灾避灾,发生大迁徙,也相应促使了族群的交流融合。中原先民从避水与自卫性防水维系局地生态环境,发展到龙山晚期规模性治水产生,他们较为能动地调整着人地关系,促进了鲁豫苏皖地区
其他文献
有的影响调节规范借鉴建议要】随着当前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孝道文化”正遭受着前所未试图通过对比古今孝道文化状况,探讨当代孝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