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园林树木风害发生与养护措施

来源 :新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livewebdynp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和早春风沙较大,树木易发生风害,导致树木偏冠和偏心。偏冠会影响树木功能发挥,即使后期对其进行整形修剪,难度大且恢复慢。偏心的树易遭受冻害和日灼,影响树木正常生长。轻者致使树枝干枯死亡,吹焦新梢嫩叶,吹干花朵柱头,影响授粉受精,并缩短花期;重者则拔根倾倒,断干折枝。每次遭遇大风之后,常见路边行道树及绿化树种大面积倾倒毁坏,不仅给绿化部门工作人员增加负担,还会影响附近居民的安全,反复绿化给政府带来经济损失。

1 导致风害发生的因素


  1.1 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树体健壮程度
  不同树种的生物特性,其抗风能力也不同,干高、根浅、冠大、叶密的树种抗风力弱。干矮、根深、冠小、枝叶稀疏的树种则抗风力较强。根颈干或枝已遭受病、虫、鼠的伤害,出现严重的空洞、腐朽的树种易受风折,健康的树木一般不易遭受风折。
  1.2 城市建设不规范
  城市中道路系统的走向设计不仅影响城市内通风,也影响行道树遭受风害的程度。在城市居民区,若乱建房屋,将树木夹在狭小的建筑过道内, 发生恶劣天气时,大风受高楼挤压,形成“狭管效应”,树木因风压太大而倒折。此外,不规范的市政工程施工也会对施工范围内树木产生不利影响,导致行道树生长不良,遇强风则受害。例如,施工对地面和地下部分挖掘,使施工范围内的树木根系大量损伤、外露,遇大风,则可能发生风倒现象。城市建设时,绿化带的土壤多是就地取材,里面建筑垃圾等含量高,土壤的肥沃度、物理化学性质差,抗风力差。而且,城市道路都进行了硬化处理,排水设施完善,大部分雨水降落到地面后,很快在路面形成地表径流,直接流到排水管道,几乎不会渗透到土壤里补给树木根系,行道树对雨水利用率极低,同样,行道树对人工灌溉水的利用率也不高。另外,为了便于维护管理,城市管线大多选择埋设在行道树附近,有的直接埋在行道树下面,这样不仅影响树木根系的生长,还会使土壤温度升高,造成树根腐烂。以上种种原因均可造成树木生长不良,易发生风害。
  1.3 栽培养护措施不当
  苗木移栽时,特别是大树移栽,如果根盘起得小,而树身大,则易遭风害。栽植行距也会影响树体抗风能力,行距过密,根系不能自由扩展而影响发育,则抗风能力弱。因此,在多风地区栽植,还应注意栽植的密度和树阵的角度。另外,在多风大风的地区,不合理的修剪,会加重树木的风害。例如,对园林树木进行修剪时,只对树冠的下半部进行修剪,而對树冠的中上部枝叶不进行修剪,其后果是增强了树木的顶端优势和枝叶量,使树木的高度、冠幅及根系分布不均衡,头重脚轻,很容易遭受风害。

2 预防和减轻风害措施


  2.1 种植设计科学合理,选用抗风树种
  在进行园林绿地种植设计时,特别要注意在风口、风道等易遭风害的地方选抗风树种,适当密植,采用低干矮冠整形。此外,要根据当地特点,设置防风林和护园林等,都可降低风速,免受损失。
  2.2 养护管理上利于树木抗风和防风
  大树移栽时一定要按规格起苗,起的根盘不可小于规定尺寸,还要立支柱。在风大的地区, 种植穴应适当加大, 适度加深,栽植后为树体设立稳固的支架(柱),以免树身吹动或歪斜,影响存活。栽植绿地遇积水时应及时排除积水, 对栽植地点的土壤进行改良,培育壮根健苗。合理修枝,控制树形。在多风和易刮大风的地区,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基础上,通过修剪,可适度降低树木主干,缩小冠幅。对结果多的树要及早吊枝或顶枝,减少落果。对幼树、名贵树种可设置风障等。
  2.3 及时救治和维护受风害的树木
  首先要对风倒树木及时顺势扶正,培土为馒头形,修去部分或大部分折损枝条,并立支柱。对裂枝要顶起或吊枝,捆紧基部创面,或涂激素药膏促其愈合。加强受风害树木的肥水管理,促进树势的恢复。对难以补救的树木应即除去,秋后重新补植新树。
其他文献
过量施用化肥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突显,不仅会造成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水体富营养化,而且会影响农产品品质,阻碍农业可持续发展。而玉米是我国境内种植面积最广的农作物,因此,在当前背景下对玉米化肥减量化展开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1 安徽玉米化肥减量目标  根据玉米实际施肥量,对比玉米推荐施肥量,可以大致得出玉米化肥的减量目标。安徽位于华东地区,地形环境较为复杂,粮食作物主要以玉米为主,玉米种植
期刊
夏玉米苗期经常受到黏虫的危害,黏虫又称剃枝虫、五花虫等,黏虫可在苗期危害幼苗,并可在后期食叶片,是一种危害十分严重的害虫,黏虫在华北地区一年发生三代,但不能正常越冬,每年春季的2、3月份在南方度过冬天的黏虫成虫,便成群结队千里迢迢的迁往北方。第一代数量少,主要危害冬小麦,麦收前后发生一代成虫,黏虫成虫白天躲藏在草垛、矮树林等处,夜晚出来活动。黏虫的成虫身体淡黄色或淡褐色,有很强的趋光性,因此可以使
温室技术是目前人们提高蔬菜产量以及在反季节生产所需蔬菜的重要技术,该技术可以保证在寒冷季节为植物提供所需的温度和湿度,并且在较冷的季节不影响植物光照。在温室的作用下种植辣椒,不仅提高了辣椒的产量,还能够在反季节吃到辣椒。 1 种子准备  辣椒在种植前需要进行辣椒种子的选择、晾晒和辣椒种子浸泡等。  1.1 辣椒种子的选择  农作物在种植前,需要进行种子的选择,选择产量高,且可防止病虫害的作物品种,
关键词: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农业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家必须要加强对农作物生产技术的研究,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能力,进而带动我国经济整体的发展。 1 农作物种植及病虫害防治存在的不足之处  1.1 缺乏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认识  农户在栽培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由于其本身专业素质比较差,所以在防治病虫害方面所了解和掌握的专业知识并不丰富。另外,农户在种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高产增收,对我国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以及食品安全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水稻种植成为当前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文章对水稻种植技术的主要环节和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 1 水稻种植技术  1.1 种子选择  种子的选择需要结合区域实际,不同地区其气候条件差异比较明显,需结合气候实际选择合适的稻种。选择适应能力强,发芽率高的种子。提高种子发芽率还需要注意选择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林业;育苗;应用  在林业育苗过程中,林业病虫害防治水平也不断提升,显著提高林业发展的速度与水平。林业资源在空气净化、防风固沙、治理水土流失、资源出口、经济建设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地位,而病虫害是破坏林业资源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在病虫害发展初期,如果不妥善治理,往往会导致其加速传播,扩大影响范围,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与损失。当前,我国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与实践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本
向日葵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油用向日葵,另一种是可食用向日葵,现阶段都是种植食用向日葵,这种向日葵植株具有良好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产量高,生产出来的葵花籽非常受欢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引进无公害食葵栽培技术。 1 食葵产量指标  在使用无公害栽培技术之后,当地的种植户要及时明确食葵的栽培产量指标。在种植的过程中,食葵植株行距60厘米,株距35~45厘米,种植密度为40500~45000
关键词:金丝王枣;丰产;品质  金丝王枣属于枣树中的变异植株,发枝能力弱,一般栽植的当年即可结果,栽植3年后开始进入结果盛期,具有产量高、抗逆能力强、易繁殖、适生范围广、耐寒能力强等优点。金丝王枣在果实口感甘甜,营养价值丰富,适合鲜食,盛果期的产量平均为1.5吨/亩,为当地农户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收益。由此可知金丝王枣在辽西干旱地区作为经济林发展前景广阔。现结合辽西北票地区金丝王枣的生产实践,对丰产栽
关键词:西甜瓜;产业;提质增效;对策  西甜瓜是世界也是我国重要的园艺作物之一。西瓜和甜瓜因甘甜如饴、爽口消暑、保健营养等特质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据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王娟娟等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瓜甜瓜产业发展迅速,面积、产量均位居全球第一。2018年我国西瓜的收获面积、产量分别为149.91万公顷、6280.38万吨,占全球的46.25%、60.43%;甜瓜的收获面积、产量分别为35.45
1 深耕整地  为了对现有土壤物理状况进行改善,可以按照马铃薯生长环境需求对土壤进行疏松处理,获得更充足的养分,同时消除外界杂质对土壤养分的破坏。提高产量的同时,保证马铃薯在整个生长期间都能够获得充足的养分。 2 肥料准备  马铃薯是一种非常喜欢有机肥的农作物,在施肥过程中应尽量选择标准的无公害化肥,改善土壤基本化学元素的同时,提高马铃薯的安全性。通常使用有机肥,按照特定区域比例进行施肥,如过磷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