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下极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u198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髌骨下极骨折治疗的疗效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2003~2009年,本院手术治疗的髌骨下极骨折(包括波及下极的粉碎性骨折)157例,采用张力带固定及部分髌骨切除术,随访术后疗效,采用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价标准及髌骨长轴形变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张力带固定组患侧髌骨纵轴长度大于健侧,P=0.000,有统计学差异,张力带固定组Boatman评分为26.661 5±1.178 3,部分髌骨切除组Bostman评分为26.370 4±0.996 1,P=0.118,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该研究测量了髌骨下极粉碎骨折保留髌骨完整的张力带固定术后髌骨延长的范围,证实了临床张力带固定及部分髌骨切除术对关节功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对临床髌骨下极骨折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EP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其治疗方法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开腹手术及腹腔
疝腹股沟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早期手术干预是主要的治疗手段[1].小儿手术多采用骶管阻滞,它具有止痛完善、肌松满意等优点,但是小儿在麻醉的过程中存在不配合,因此在麻醉的过程常辅助镇静药或进行全身麻醉[2].氯胺酮[3]为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全麻药,具有钱镇静、显著镇痛的作用;丙泊酚[4]是一种起效迅速、短效的全身麻醉药,通常患者能从麻醉中复苏迅速.本研究旨在探讨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在腹
[目的]评价应用Reclvse内固定、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探讨其适应证.[方法]2002年6月~2008年12月,对14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Reclvse内固定、经椎弓根植骨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可同时并发各种心律失常,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是CHF患者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1].因此,有效控制心律失常,降低心源性猝死发生率成为治疗关键.近年来,CHF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有了较大改进,胺碘酮及β受体阻滞剂在临床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笔者联合使用胺碘酮与美托洛尔治疗CHF合并心律失常患者43例,现报告如下。
真菌感染发生率日益增加,已成为危及恶性血液病患者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研究[1]报道,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真菌感染疗效可靠.本研究中,笔者分别采用国产伏立康唑和进口伏立康唑治疗了恶性血液病患者真菌感染,并作疗效和经济比较。
医源性早产是指有医学指征需要早产分娩者〔1〕。近年因围生期监护的加强及早产儿治疗学的进步,早产儿存活率有所提高,医源性早产呈上升趋势。为了解医源性早产的原因、分娩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Schatzker Ⅴ和Ⅵ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3月~2009年5月,根据软组织损伤程度,分别采用双钢板固定植骨术或经皮复位有限固定术治疗Sch
肩锁关节脱位是常见的上肢损伤,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脱位的4.4%~5.9%[1].对于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治疗方法较多(克氏针固定、螺钉固定和锁骨钩钢板固定等),手术治疗已为大多数临床医生所接受.自2010年以来,我科采用双Endobutton技术重建喙锁韧带治疗12例新鲜肩锁关节Ⅲ度脱位的患者,经随访疗效非常满意。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髋部骨折类型,由于患者年龄大、骨质疏松,粉碎性骨折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给临床治疗带来了较大的难度[1-2].选择有效的固定方式是巩固股骨转子间骨折复位,提高预后及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就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颅骨缺损常见于颅骨粉碎性骨折、减压术后患者,因骨缺损可导致外观变化和骨性防御功能缺陷,常需要进行颅骨修补术.我院采用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患者48例,现在总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