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富商的信徒慈善

来源 :中国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ncjw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老板基督徒”设法把一个职业群体与信仰群体整合起来的时候,一个职业共同体也建设起来,通过使用职业共同体的途径重建社会规范、社会信任乃至社会信仰。
  2008年,“5·12”地震一个月后,温州20多位基督徒企业家每人出资10万元,一起成立了浙江省华福慈善基金会。华福慈善基金会成为中国基督教企业家中第一个私募基金。这个基金会的背景是“温州企业家团契”,原来的目的,是为了让本地信仰基督教的企业家们“共享资源,分享经验,心灵痛苦的时候互相抚慰”。
  这时,距离1866年 9 月,苏格兰人曹雅直(George Stott)来到温州传教,已过了146年。作为有传教士活动的地区之一,许多温州人都有家庭信教背景。
  并没有官方数据佐证温州基督教信徒的具体数量,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助理教授曹南来博士在温州基督教研究专著《Constructing China's Jerusalem》中提到,有估计认为,温州有约一百万基督教徒以及超过两千家教堂。据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村富教授估计,“大约10%-15%的温州人信仰基督教”。
  “老板基督徒”
  2005年,陈村富出版了著作《转型期的中国基督教-浙江基督教个案研究》一书,他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用大量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详尽地讲述了温州改革开放以来的基督教发展,在书中,他提出来了“老板基督徒”这一说法。他发现,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过去的农民教徒群体、城市街道教徒群体外,温州正在出现一个以“老板教徒”为主的新兴教徒群体。这些老板基督徒类似于14至15世纪欧洲新兴城市形成时的市民,所以也可称之为“市民身份基督徒”。
  陈村富对温州市四个教堂进行了调研从1980年代初到2000年初的这段时间里,个体经营者(俗称老板)和大公司、企业高层人士增长很快,这些人基本占到教堂礼拜人数的50% 上下。
  华福慈善基金会的秘书长蔡小林就是“老板基督徒”之一。蔡小林说,在温州他不算是大老板,只是“中等商人”。
  1977年,15岁的蔡小林接受洗礼。他在温州经营一家鞋材企业,在上海又开办一个公司。他进入温州皮鞋产业的时间很早,从下班后的自家作坊开始,后来停薪留职,同时他要参加礼拜、聚会和讲道。
  那时候温州的制造业刚刚兴起,经济模式正式以低档次、赶订单的状态发展,每当客户下订单,温州的皮鞋作坊都以最快的速度赶制出来。蔡小林回忆,“制造业利润不高,很多人积累了一定财富后,就转到了其他产业——很多人做了十年十几年的企业,不如家里人炒两三年房赚回来,做实业没法赚那么多。”但实业可以解决就业,为国家创造税收,“我希望员工在这里过得快乐,其乐融融地工作。”蔡小林的企业在温州每年都是明星企业,企业里90%都是外来民工。
  在企业里,蔡小林被称为“老师”而不是“老板”,他认为每个人都是“人格同等”,“我也给他们上课,我也是传道人,会讲一些信仰,比如如何做人。”
  2008年6月,蔡小林参与组建了浙江省华福慈善基金会,9月,他们与四川省扶贫基金会合作,策划了“爱在冬天”公益活动,捐赠十万余件羊毛衫送往四川青川、绵竹、北川等地。
  基督徒参与的公益
  在温州,2008年成立的华福慈善基金会是第一家基督徒成立的基金会,目前,也有另一家基督教背景的慈善基金会处于起步阶段。成立近四年的华福先后筹划了川震救济、首创眼角膜基金等大型活动,在当地积累了很大的知名度。
  “基督徒参与公益,目的很纯洁,没有什么商业目的,参与的基督徒企业家都做跟自己行业无关的公益活动。”他认为,如今不少传统和大型基金会暴露出来的体制漏洞和丑闻,卷入商业利益,说明了二者的区别,基督徒行善,依靠自己的信仰来把关。
  “除了第一年的‘十万冬衣’金额大些以外,每年都是一百多万的善款,企业家成员自己补贴管理成本,但是今年开始有了两名全职工作人员。”在雇佣全职工作人员以前,华福慈善基金会倡导“零费用”的管理模式,每一笔管理费都由理事们自掏腰包,此前的财务审计报告中,一年的管理费用只有1万多元。
  “明眸工程”是基金会参与的第二项大型活动。触发他们参与的契机是另一个传教士的创奇故事。在贵州石门坎流传着传教士伯格理的故事。1887年,英国传教士柏格理(Samuel Pollard)来到中国,在贵州石门坎建立教堂、开办学校。1915年,51岁的伯格理在席卷当地的传染病中把最后的药品让给苗族人,自己染病去世。去那里之前,蔡小林没有想到居然有很多年轻人眼睛都看不见。当问道为什么不去看病时,得到的回答让他很震惊,他们说,“我们没有钱。”
  “很多年轻人有白内障,虽然基金会不大,大家都有意向去帮他们。” 看到不少人因为付不起两千元的治疗费用耽误了病情,眼睛慢慢看不见。华福慈善基金会开始“明眸工程”之后,蔡小林发现,有的人的病情已经不止是白内障,不少人的眼角膜已经损坏,但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人造眼角膜。后来,华福开始做眼角膜库,“救治白内障的人很多,但是眼角膜严重稀缺”,蔡小林认为,主要是文化上的捆绑,不少人不愿意捐献眼角膜,“有时候即使老人同意捐献,子女也会反对”。
  2009年11月,有20多名白内障患者通过华福慈善基金会的帮助复明。2010年4月,华福资助了云南昭通地区5例眼角膜手术。2010年起,蔡小林开始在教会里宣传眼角膜捐献,“我很有信心,中国有这么多基督徒,每当有基督徒去世,我就去参加追思礼拜,我认为基督徒完全可以做到。”
  “如果中国的基督徒都能把自己有用的器官都捐出来,对中国是非常大的一个祝福。”今年3月开始在教会里的宣讲计划,蔡小林希望,一年后可以完成100例眼角膜捐献,帮助一百个人重见光明,但他知道,中国还有好几百万人口在等待眼角膜。
  2011年5月,华福慈善基金会启动“爱在光明:中国首个眼角膜复明基金”,目标是“致力打造中国最大的眼角膜捐献中心,推进中国眼角膜供体捐献,培训眼角膜移植医生,推进眼角膜捐献公益事业发展。”   老板的财富观
  曾经流传一种说法,温州人是东方犹太人,因为基督徒人数多,温州也被称为东方的耶路撒冷。但蔡小林并不认同,“温州人敬业、吃苦耐劳、抱团,敢为天下先,但是我们跟犹太人没法比,我们是非常浮躁的一个群体,骨子的文化沉淀很肤浅。”他认为,温州还只是小商人的社会,不论是做大企业还是要“成为犹太人”,“我们需要回归到文化和信仰的层面去反思。”
  但华东师范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向平认为,当“老板基督徒”设法把一个职业群体与信仰群体整合起来的时候,一个职业共同体也就得以建设起来了,甚至是在使用职业共同体的途径来重建社会规范、社会信任乃至社会信仰。
  在陈村富的调查中,这些“老板基督徒”又是温州教会资产、教堂建设、教会管理的主力,他们财力雄厚、见识广,社会联系多,能量大,而他们处理财富也表现出了的特殊之处。他们也有赚钱的冲动,但“老板基督徒”能比较好地克制自己的欲望。
  去年下半年开始,温州遭遇了金融危机,有商人跑路、跳楼,不少企业资金紧张,对于依靠理事成员捐款的私募基金会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尽管遭遇资金瓶颈,华福并不缺钱的来路,他们刚刚拒绝了一笔捐款。“很多人愿意捐钱给基金会,但我们要考察他们的目的和动机”,周忠德告诉记者,“有的人为了商业目的,我们就回绝了,我们收钱非常谨慎。”周忠德很坦诚地说,“我们也很矛盾,但我们不能让基金会的名誉受损。”
  周忠德在80年代离开国营单位开始下海经商,从温州到云南盈江靠近缅甸的地区做皮革生意,“第一桶金赚了6万块,当时的工资一般是几十块钱,赚回第一桶金,我买了很大的房子。”走南闯北不到十年,周忠德的很多愿望都实现了,“房子越住越大,越来越好。”周忠德感慨,“以前赚6万块觉得很幸福,但后来有各种各样的忧愁和烦恼。”2011年年,华福慈善基金会到了云南盈江,帮助当地白内障患者,“看到40多个孩子恢复光明,那种幸福感又来了。”
  周忠德保持着记录的习惯,用文章记录每次参与公益活动的心得,谈起信仰对自己的影响,他说,“施比受更为快乐。”周忠德认为,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把大部分财产都捐献出去,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思。“要理解这种行为,必须了解西方文化”,“一切的财富都是上天给你的机会,给你才能,给你恩赐,你白白拿到,又白白失去,因为这种文化怜悯穷人,上天会偿还你的。”
  蔡小林的财富观和周忠德很相似,在商贾云集的温州,奢侈生活和享受形成了潮流,开豪车、住豪宅,赌博成为普遍的现象。“大家追求一种物质上的富裕,忽略了精神、品格和道德,”蔡小林认为,这些对财富的认识和管理,远远不够,企业主只是财富的管家,财富不属于你,管理者有责任管好财富,让财富增值,不能小富即安。
  他说:“在财富方面,拼命赚钱,然后拼命去捐钱。这样,有钱人不会因为钱多而浪费,穷人不会因为没钱而没饭吃。”
其他文献
梁嘉光并不是汤彦遇到的最严重的病人。不久前,一个年轻人来找汤彦看病,一检查,满肺都是肺大泡,连说话都困难。“才28岁的小伙子,12岁开始吸烟,现在已是极重度呼吸功能障碍。”说起来,汤彦遗憾地摇头。  干练、坦荡、硬朗是年近五旬的汤彦给人的第一印象。2006年,对业务依然满怀追求的她,因为向往广州医学院在呼吸疾病研究上的学术地位,从广州市华侨医院来到了广医呼吸病研究所,成为了钟南山的同事。  在这里
期刊
引言: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加强对该系统控制以及应用的研究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一、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概述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便于集成和控制的电气系统,它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的简称。  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特点  1.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功能较为整体化,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操作量较小,信息采集量远远小于其他控制系统,
期刊
在佛教文化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郑筱筠眼中,禅修在中国一下子成为热门,这是好事,意味着当人们的物质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们需要一种精神方面的支持。  梅新德一度很迷惘。  梅新德是江西省九江市新双龙广告装饰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实现“出人头地”的梦想之后,却发现他没有得到快乐,心里很烦躁。 “通过不断的奋斗,我从没钱至有钱,直到开了自己的公司,有了自己的团队。可是,财富带来给我的是迷茫,越奋斗,越悲
期刊
专业人士指出,无障碍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道路、公交、地铁、电梯、信息传播等多个环节,如果仅仅消除其中某一个环节的障碍,根本无法解决残疾人出行难问题。  无障碍通行,需要打通政府、运营者、民间组织的渠道。  民间“无障碍”尝试  林文超是深圳残友集团的一名普通员工,双下肢伤残。他深知无障碍出行的难处,因此,当残友集团提出成立无障碍爱心车队时,他主动报名并成为该项目的负责人。  每天,他和无障碍爱
期刊
虽然无法得知详情,但从政府修改土地性质、规划上可耻地满足开发商条件、以及在港府明确反对的情况下仍旧拆校等一系列事件上看,万达集团绝非无辜一方,说是合谋者不为过。  四川地震之后,香港特区政府、香港教育工作者联合会(下称教联会)和绵阳政府共同出资兴建了绵阳紫荆民族中学。2010年5月21日,三方参加了共建的教学综合楼落成典礼。今年的5月19日晚,紫荆中学被政府拆除迁建,各种争端由此而起。  舆论对拆
期刊
2012年5月1日起,《广州市募捐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公募权向民间组织开放。这就意味着,由红十字会、慈善会、公募基金会垄断的公募格局宣告终结,全民公募时代来临。广州的这一重大突破,立刻成为国内公益慈善界关注的焦点。  诚如中山大学公益慈善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唐昊所言,公募就是把动员资源的能力赋予每一个公民,赋予每一个公民他所参与的组织。它对于未来的社会建设、成长,乃至于每一个人在这个社
期刊
慈善对宗教是一个发展的契机  Q_您提到宗教慈善的“中国式困境”,主要表现为在于宗教性慈善组织主体身份的认同问题和慈善管理上的玻璃口袋问题,为什么说困境是“中国式”的?  A_一般说来,慈善组织是指以自愿性为基础,专门从事捐赠救助的非营利性非政府组织。慈善活动的性质决定了慈善活动的社会性属性。其中宗教慈善公益组织与其他慈善组织一样是要解决社会问题,因此也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特征。但是在从事慈善公益活动
期刊
长久以来,中国的农业生产模式一直是化学农业。这种模式一直严重依赖于化肥、农药等人工化学合成品。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大量的化肥农药被施用,并在农产品中残留,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研究表明,即使是少量的农药残留也可能导致癌症或其他疾病的发生。而农用化学品的使用不仅带来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对环境带来极大破坏,危害生物多样性、造成水体及土壤污染。  上世纪90年代,超市以一种现代商流体系的面貌出现,用先进
期刊
没有任何一块“黄金”能像烟草这样诱人了。从它在地里生根发芽的那天起,它就成了一棵花枝招展的摇钱树,散发出狂热的诱惑——没错,除了吸食烟草的消费者,不论是谁,政府、烟草制造商、零售商、渠道商,烟农——只要染指它,就能满足人们对金钱的各种渴望。  四月,大地春回,万物复苏。这是一年中最适合移种烤烟的季节。大片大片的烟田里,一辆辆大型拖拉机带着旋耕起垄施肥机“隆隆”驶过,一条条笔直、均匀的烟垄随即呈现在
期刊
好几次都绝望了  Q_2010年茶园小学开学的时候,你说“有好几次都绝望了”,为什么?  A_绝望是消耗,并不是说因为钱不够而绝望,当然钱一直是不够的。我们原来预算28万不到,现在大概30万,现在实际花了大概不到50万。  Q_28万和30万有区别吗?  A_对我们来说有区别,如果只花28万,剩下那两万就可以拿来补贴支教老师的费用和孩子们的免费午餐。  Q_还有什么事情让你绝望?  A_比如说,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