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陈子昂与钟嵘对正始诗歌评价的异同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lina15832583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钟嵘“建安风力”说后,陈子昂提出“汉魏风骨”,标举汉、魏时期的诗歌。虽都十分推崇建安诗歌,但对正始时期的诗歌评价却不尽相同,钟嵘认为建安以后诗歌创作“陵迟衰微”,正始诗歌总体水平不及建安诗歌,陈子昂却将汉、魏并举,不分轩轾。另一方面,陈子昂继承了钟嵘的观点,认为正始诗歌在精神风貌上袭承了建安诗歌的传统。
其他文献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国家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复兴,必须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本文试从构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开
当前,我国教育正处于转型变革时期,中职教育的发展又处于摸索和困惑阶段,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已难以适应当下和未来中职教育的现状和需求。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解决中职教师
新时期群众文化呈现出地域化、多元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向,把握新形势下的群众文化特点,找准群众文化的定位,对于组织开展群众文化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从新时期群众文化特点
本文以《诗经》文本阐释为基础,从“兴”的运思形式入手,对其进行形式意义的美学观照,认为,《诗》“兴”运思与形式的关联既体现在外物的形态美对创作者审美情感的唤起之中,又体现
李清照诗歌创作独具特色,颇有男子气概,以议论咏史著称,与其婉约深情的词风迥异。但是仔细揣摩,李清照诗中也不乏其词创作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春残》出发,探讨李清照以词入诗的诗
新时期我国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尤其是基层文化建设,期望能建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我国的农村文化建设仍存在着许多难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有助于基层文化建设的
文化事业的发展在社会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实力的象征和体现,在社会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文化产业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关
“越名教而任自然”是嵇康重要的哲学思想,它的产生与当时黑暗的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另外,在当时宽松的文化氛围中,嵇康不受拘束的吸收百家之长,这也促使“越名教而任自然”思想
公共基础课为专业服务,专业课为职业能力服务,职业能力为社会需求服务,这已成为职业教育界的共识。作为公共文化课的语文课程,在教学实践中贯穿护理人文教育理念,探究为专业
群众文化活动策划,是我国各级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的群众文化辅导人员的一项主要工作和必要功课。本文从群众文化活动策划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具体元素三大理论层面,对群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