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腐的政治周期效应

来源 :新传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央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腐败运动,取得了丰硕的战果。自2012年11月底到目前,大约有50位省部级以上干部被查处,被查处的处级以上干部则成百上千。因此,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是,纪检监察系统在查处腐败官员方面,是否存在某种时间上的“规律”?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收集了2003-2014年初所有副厅级以上官员被查处的案例,并结合每年的重大政治活动考察了官员被查处的“时间规律”。在这11年里,共有352名副厅级以上官员被查处,其中厅级官员占大約60%,省部级官员占大约40%,包含个别副国级干部。然后,我们分析了每年每个月官员被查处的数据,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每年的1月底、2月和3月初,被查处的官员人数相对于全年其它月份明显较少。
  进一步,考虑到1月底一般是各省人代会和政协会(简称“两会”)密集召开的时间,2月份一般是春节,而3月初是全国“两会”召开的时间,它们都是重大政治活动时期。春节虽然是一个传统节日,但是它在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方面的意义绝不亚于任何政治活动,因此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政治活动。地方“两会”、春节和全国“两会”每年都固定召开,年复一年就形成了一种中国特色的“政治周期”。然后,将上述三个重大政治活动的前后各15天作为“窗口期”,分析一个官员被查处的概率与政治周期的关系。分析表明,在上述三个重大政治活动期间,一个贪污官员被查处的概率比平时要降低大约13%。这说明,腐败官员的查处存在一种明显的“政治周期效应”,为什么?主要原因是,在反腐败和社会稳定之间存在一种权衡取舍关系。因此,既要反对腐败,又要维持社会稳定,这就要求中央和地方政府必须选择合适的时机,以恰当的频率查处腐败官员,这也是一种政治智慧的体现。那么,反腐败对社会稳定会产生什么影响?
  任何事情都有成本,反腐败也不例外。根据我们的统计,352名副厅级以上贪官中,大约60%是所在单位的主要领导,俗称“一把手”。这些“一把手”主要分布在党委、政府和国有企业三类单位。在目前的体制下,“一把手”权力很大,对腐败的掩盖和反侦察能力也很强,因此查处“一把手”不仅难度较大,而且牵一发而动全身,往往查出来都是“窝案”,带出一大帮秘书、下属和同僚。
  而且,如果在敏感时期密集查处大批官员,可能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损坏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现有研究表明,一批贪腐官员被集中查处,尤其是以党政“一把手”为首的腐败窝案爆发,可能会降低当地群众对政府廉洁程度的评价,甚至引发对执政正当性的质疑。而少数对政府表现不满的公众,会因此强化自己的负面判断。因此,对腐败官员的查处,要尽量避开一些政治敏感时期,尤其是全国和各地“两会”以及春节期间。“两会”前后,通常是政府官员调任的高峰时期,又是大众传媒对社会新闻聚焦的时期,此时大规模公布被查处官员,尤其是“一把手”,不利于正常的政府换届,不利于政府工作报告中各项重大规划的讨论和实施,也不利于凝聚人心。研究还发现,在那些新闻报纸流通速度较快的省份,由于媒体影响力更大,各省被抓贪官的数量在政治敏感时期相对更少。这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我们的观点。
  政府的重大政治周期会影响到经济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这在发达国家已是常识,中国并非孤例。经济学界的政治经济周期理论发现,民主国家的政府在换届前夕,往往倾向于增加福利支出,提高转移支付,增加货币发行量,以便获得选民的更多支持。然而,一旦新一届政府上台了,为了平衡预算,抑制通货膨胀,又不得不逐步减少福利开支和转移支付,紧缩财政预算,从而形成了选举周期导致的经济波动。
  自有政府或国家以来,腐败就是一种积累已久的沉疴,短期内恐难治愈。但在治理腐败问题时集中的、运动式反腐败政策,势必造成经济的或社会的波动,至少在短期内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社会成本。如何避免反腐的政治周期效应,实则是摆在中国执政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能否让反腐倡廉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纳入制度化和法治化的轨道,在建设廉洁政府的同时,维持社会稳定和发展,也是值得学界和决策部门认真思考的问题。
  (《文化纵横》 2016.7.8)
其他文献
當初高喊“九二共识”的宋楚瑜再一次为了利益倒向蔡英文;当初机关算尽的朱立伦如今从蓝营明日之星转而消失得无影无踪;当初高喊“孤臣可弃但绝不折节”的洪秀柱跌破众人眼镜般地变成了一个按时上下班打卡的主席……  一只狗惹来的“上纲上线”  自第三次政党轮替后,台湾这片土地从未平静过。  这是一片很有意思的土地:陆配子女被欺负到跳楼,除了愤而起身的陆配外没有引起社会效应;洪素珠欺负无数老荣民并上传到网上引以
期刊
统战工作会议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专指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由于他们具有流动性大、分散性强、思想活跃的特点。所以,开展工作的方式也有别于其他行业人员。  日前,统战部官网在“机构设置”中,已悄然增加了“八局”——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局。那么,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成立“八局”?这个局是做什么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指的又是哪些人呢?  为何此时专门成立八局  据了解,2015年5月18
期刊
现在的防汛,已朝着专业化的方向迈进,值得肯定的是,尽可能及时有效地调动力量投入抢险。也基于此,才能看到火箭军、导弹旅都出现在一线。  近日,暴雨侵袭多地,在已严重受灾的湖北、安徽、江苏、湖南等省份,一线活跃着的救灾队伍有武警部队、军队、人武部、军校学员的身影。那么什么情况下,会出动这些部队呢?  动员的力量  如您所知,但凡地方遭遇重大险情,部队官兵总会出现在第一线。从专业角度看,有工兵团、有空军
期刊
有個一再被重复的重要论断:“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或者说“中国的事情要办好首先中国共产党的事情要办好。”可以说,十八大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一场全新的自我革命。这场“革命”,无论是对共产党自身,还是整个国家和民族,都是至关重要的。
期刊
中共執政的正当性在“得民心”  中国共产党建党95年了,在全国范围内执政也已经快70年了。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近年来,党内外也开始讨论一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问题。党主动回应这个问题,是否可以视为自信的表现呢?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潘维表示,若论执政,西方的党也是“一党执政”,出现“多党联合执政”大体是遭遇了政治僵局。西式体制是,靠票数略多赢得政府权力才“合法”,合西
期刊
FAST突破了射电望远镜的百米极限,与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的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灵敏度提高约10倍。将在未来10至2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  2016年7月3日,直径500米、迄今全球最大的“锅盖”在贵州喀斯特天坑中架设完成。它就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英文称FAST),世界上最大和最具威力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这只“观天巨眼”预计于今年9月全部竣工,它被称为“天眼”,用来“倾
期刊
在这种雄厚的航空工业基础之上,我军未来战略任务可以更加灵活。空军从“国土防空”转变为“攻防兼备”,远程打击能力一定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中国的军方媒体一向惜言如金。日前,他们发布了一则重磅的消息:中国大型运输机“运-20”正式开始服役。运输机在一般人的理解中,不过是个类似于端茶倒水、拉车搬砖的角色,但为何如此备受关注?  “胖妞”缘何成“运兵神器”  运-20运输机的官方代号,是鲲鹏。但制造运-2
期刊
近来网上流传一海军退役士兵被召返部队执行任务的函。据悉,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民兵预备役人员每年都要进行正常训练。海军往年演练中曾有退役士兵特别是退役士官参加,他们经过短期返岗集训后即能熟练操纵舰艇装备。虽然是每年的正常训练,但这是很多复员老兵的共同心声:“若有战,召必回!”  近日中国军队的两场军演即使并未针对南海仲裁案,可也已经从气势上向外表明,我们在强大,有决心也有能力捍卫主权,祖国的领土一寸都
期刊
“湖泊是大自然天然形成的蓄水池。把湖填了,地下排水设施又有问题,一下大雨,原来应该排到湖里的水,只能留在马路上。”  今年以来,南方地区遭遇了1998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大范围洪涝灾害,特别是6月以来有愈演愈烈之势,南方出现20次区域性暴雨过程,为历史同期最多。入汛早、暴雨多等,加剧了大面积的洪涝灾害。其中,安徽、湖北、湖南等地最为严重。  今年洪灾有多严峻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介绍,这次强降雨
期刊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绝不是加害者、肇事者,而是完完全全的受害者。他在演讲中说,“哪怕美国全部10个航母战斗群都开进南海,也吓不倒中国人!”  日前,前国务委员戴秉国在中美智库南海问题对话会里语出惊人,引发广泛关注。作为我国知名的外交家,戴秉国曾被外界评论是“中国的基辛格”。那么,戴秉国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华盛顿对话会上语出惊人  梳理媒体报道获悉,今年7月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