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夏加尔的真实愿景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w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起欧洲现代主义绘画的践行者马克·夏加尔(Marc Chagall),总免不了与超现实、幻想、梦境等词语联系到一起,甚至连超现实主义的理论研究者安德烈·布雷东(André Breton)也不放过他。“很多人都说我的画是诗性的、幻想的、错误的。其实相反,我的绘画是写实的。”分割的画面、奇异的色彩、失重的人物、解构的画面,夏加尔笔下所谓的真实愿景到底是什么,透过5月底至6月初在香港歌剧画廊(Opera Gallery)展出的“我梦中的视觉”夏加尔作品展,或许我们能够有进一步发现。
  夏加尔不喜欢别人说他的绘画是文学性或者诗性的,他会在作品中通过消解传统的造型手段来抑制画面的叙述性。尽管讨厌和传统沾边,他在《花和水果篮》仍旧表现的是传统静物画会采用的题材。花束迸发出的放射性节奏,前景水果篮的圆满造型以及背景虚化的窗户线条,都为整体乏味的构图增加了活跃的注解,所有因素最终组合成为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画面。
  在法国土伦,艺术家第一次被鲜艳的花卉所吸引,也不知是因为法国花卉的色彩真的比故乡俄罗斯的绚烂,还是在夏加尔看来,瑰丽多姿的花卉最能够代表当时法国活跃的文化艺术。在巴黎,借助野兽派、立体主义的提示,他找到了释放内心纯真意象的途径。色彩是法国馈赠予他的,正是巴黎消除了他眼中的阴霾,让他的世界明亮起来。
  1914年夏加尔从巴黎回到俄罗斯,他遇到了一生挚爱,后来成为他妻子的贝拉·罗森费尔德(Bella Rosenfeld)。婚后第二年他们就有了女儿。当时夏加尔在俄罗斯中央战时经济分局的公共关系部工作,这使得他与文学圈,以及一些俄罗斯诗人关系更为密切,比如亚历山·大勃洛克、波伊斯·帕斯捷尔纳克等。这段时间夏加尔的绘画作品经常在当地的画廊展出,还第一次在莫斯科举办了个展。事业家庭都可谓一帆风顺。《自画像》就完成于这一时期。画中他俯视着爱妻和女儿,只有简单的线条和并不算完整的形象,妻子贝拉和宝贝女儿的温存就充斥了整个画面。画中画笔、画架暗示了夏加尔的艺术家身份,表现了他对自己的事业充满自信,同时他也体现了自己对成为父亲这一新角色的期许满满,真实温馨的三口之家纯粹的以线条的形式展现在画面上。这种纯线条的作品非常接近早期巴黎尤其是1920年代作品的绘画风格。亲情、爱情对这位细腻敏感的艺术家来说如此真实,如此值得用绘画的形式铭记。
  英国艺术评判家、美学家赫伯特·里德说“夏加尔总是一脚站在曾经滋养过他的土地上,俄罗斯的泥土从未从他的鞋子上弹掉。”《出生后》集中展现了夏加尔作品中几个重要特征,并散发着传记式的意义。1973年阔别50年后夏加尔第一次回到故乡俄罗斯,这毫无疑问激起了夏加尔强烈的感情。就像柏林国家美术馆主任维尔纳·哈弗特曼(Werner Haftmann)写道的那样:夏加尔剖析的不是形体,而是记忆。艺术家本人也说,“作品画出来的是我所拥有的内心图像的集合。”在《出生后》这幅作品中,夏加尔的记忆集合通过他个人一些最魂牵梦萦的视觉母题明确表达出来:牛犊、公鸡、村庄、星空、火焰。
  《出生后》的灵感源自艺术家经历过的一个异同寻常的真实场景:他诞生在郊区路边的小农舍里不久,自家后面的监狱就突然发生了大火,整个小镇随即笼罩在热烈的火焰之下。作品中大面积出现饱满的红色、深绿色和紫色,这也是他很多画面常出现的主色调。在巴黎的那段时间,给予他最深刻冲击的就是后印象派大胆纯粹热烈的色彩。夏加尔说:“我描绘的事物是我从俄罗斯带来的。他们身上沾染了巴黎的气息。”画面右方还出现一对爱侣,他们游走于画面之外,置身于自己的世界,他们既不属于前景中的日常风俗场景,也不属于背景的风景。在夏加尔的绘画作品中贯穿着对人的表现,可能是以一种不合逻辑的方式被安排在画面中,但这些图像都坚持表现一点:最高的艺术都是对人类人性的赞扬。
  夏加尔笃信的哈西德派犹太教,并不太看重外在的祈祷形式,反而更关注内心的感悟,只要有心,人们可以随时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感悟到个人与上帝共存的关系。星空、村舍、小牛、公鸡这些画中镜像都成为连接夏加尔感悟上帝的桥梁。正是这些看似寻常又组合奇异的画面母题真实反应了夏加尔对生活、人性和神性的理解。“在我们这个道德败坏的世界里,每一个事物都会改变,只有心灵,人类的爱和探索神灵的努力是例外。绘画,像所有的诗一样,是神灵的一部分。”
  夏加尔对立体主义、野兽派、超现实主义等流派都有诸多借鉴,所以很难将他确定归为某一流派。但他很确定自己的作品不是有意营造出一种非理性的神秘感,“我并不喜欢幻想或象征性这类字眼。我相信,只有我们心中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而且比起我们眼中看到的世界,恐怕还来的更真实”,夏加尔因此建立了一种完全不同寻常的流行方式和艺术运动。他将自己对真实的理解和感悟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以此作为毕生精神追求。
其他文献
进入2013年春拍,各拍卖公司纷纷推出了以写实为主题的专场,其中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推出了“二十世纪中国早期油画家专场”、“中国油画及雕塑专场”,在已经结束的这两场拍卖中,成交率分别为65.57%和79.29%,成交额为1.18亿元和8044.365万元,写实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势头;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今年也推出了“先行者之路:重要私人藏早期油画专场”、“油画雕塑专场”,也都是以写实为主;荣
期刊
近日,文化部联合国家文物局在故宫博物院举办了“纪念张伯驹先生诞辰115周年——张伯驹潘素书画展”,展览持续至7月10日。展出了张伯驹、潘素夫妇的45组书画作品,及照片、手札、著作等珍贵文献。  张伯驹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者等身份于一身,他和末代皇帝溥仪的族兄溥侗、袁世凯的次子袁克文、奉系军阀张作霖之子张学良,并称“民国四公子”。在外人看来他是一个文化奇人,但是在家人看来,“
期刊
连续几年间我们都在北京欣赏到了来自阿尔勒国际摄影节的优秀作品,殊不知原来在阿尔勒当地就有个非常著名的摄影学院,而当地的人文地理等周遭环境也是孕育摄影的绝佳之地。今年便带来了阿尔勒味道浓重的,国立阿尔勒摄影学院的优秀作品。  过去3年里阿尔勒国际摄影节的作品借由“草场地摄影季——阿尔勒在北京”这项国内的摄影活动来呈现,让国内观众在自家门口欣赏到了很多摄影节的优秀作品。今年阿尔勒国际摄影节没有依托“草
期刊
佳士得将以自有品牌在中国开展拍卖业务,并凭借其全球网络和专业知识的优势,为中国大陆藏家提供直接和高质量的服务。作为国际艺术市场重量级的两大拍卖行之一,正式入驻中国将是佳士得247年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2013年4月9日,佳士得宣布成为首家在中国获得拍卖执照且独立开展拍卖业务的国际艺术品拍卖公司,并计划于秋季开始在上海举行拍卖。佳士得国际首席执行官史蒂文?墨菲(Steven P. Murph
期刊
艺术家程美信在微博上招揽助手为其打鸡血。  程美信:征一助手:从《鸡鸡是艺术家》实践发现鸡儿飞落过程能创造出不亚于八大山人和水墨大师的伟大作品,鉴于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水墨是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血脉,故本人决定接受鸡血注射,把民族水墨文脉弘扬到底。需要一名懂抽血与注射的助手!  黑格士光影艺术:如果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去探索,可以鼓励,但不要上升到中国文化与八大山人的高度。  董师师:打鸡血的策略有点直白生
期刊
7月20日,为纪念历史上的美国66号公路,阿尔伯克基夏季音乐节开幕,整条公路被封闭一整天,人们尽情享乐。而在阿尔伯克基,这样的文化艺术活动不计其数,据伦敦《卫报》,近期阿尔伯克基博物馆被列入新墨西哥州十大艺术文化场所之一。  Tricklock表演试验室| Tricklock Performance Laboratory  每年1月,来自世界各地的表演者汇聚于Tricklock剧院进行演出,以突出
期刊
气压极低,浓重的霾逼迫得大家只是呼吸都罪恶感强烈。  编辑部也弥漫低气压,带着哈喇子的哈欠、水汪汪的红肿眼神、一撅不振的午饭后时光,一群二十几岁的老年人极其不适应潮湿多雨焖锅似的一礼拜又突然毒日当头的北京夏天。  这一期的特别报道是比着国内艺术家们和商业品牌的暧昧,深挖国际艺术大师们对生活时尚的影响力,多么的时髦有趣,本以为轻狂的编辑们能欣欣跃跃,平时多么八卦的一群人,没事就喜欢把艺术家生活点滴扩
期刊
在威尼斯体验中国的乐趣,与其去考据影响这些策展决定背后的美学和政治因素,还不如尽情领略这一路的意外和惊喜。  今年夏秋,那些来自中国大陆、港澳台、以及海外的华侨艺术家、评论家,还有爱好艺术的、爱好中国文化的都将在威尼斯找到温馨的第二故乡。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可以说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双年展,虽说质量良莠不齐,但却在数十个展览上汇聚了数百位华人艺术家的作品。威尼斯双年展在全球艺术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期刊
知天命:农村的现实与魔幻  段少锋  近来友人鹏飞拍了一部《知天命》,关于农村的人与神的讨论,现实寓意就是说,中国现在如此魔幻,真实与魔幻因这个国度而戏剧化。  我记得我出生的农村不足二百人——不是二百户,人很少。村里有个龙王庙,小时候玩总去那里,那里画了天上和人间以及阴曹地府,龙王显灵的事情在农村是经常听说的。很小的时候那时候,才六七岁的样子吧,我打了人生中第一次卦象,显示吉兆:风调雨顺。那时我
期刊
阿鸽,1948年出生在四川凉山,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民族班”最小的学员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作为一位女性艺术家,阿鸽的艺术之路与人生征途都充满了传奇色彩。她是旧社会彝族奴隶的女儿,又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彝族女版画家,她的人生本身就是一种历史的巨变;在艺术上,她的《主人》《鸽子》等黑白木刻作品至今仍是版画史的经典之作,然而,在个人艺术的第一个高峰期,她毅然选择了与丈夫徐匡拉开“距离”,探讨木刻水印与传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