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文学中的那耳客索斯母题∗r——与主题学相关的几个问题

来源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_10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易丝·文奇的著作全面地阐述了从奥维德时代到19世纪初那耳客索斯形象的多重意义,重点分析了神话故事的原型意义及相关联的三个母题:影像母题、错觉(或幻觉)母题和认知母题.认为自12世纪该主题即被确立,此后几个世纪里影像和错觉(或幻觉)母题得到强化.那耳客索斯形象是骄傲的傻瓜,他被虚假的快乐和表象所欺骗,而认知母题几乎被忽略.14世纪的新阐释,那耳客索斯则成为善于遗忘的男人;15世纪则成为关注美的物质形态的男人;17世纪强调这一形象的情色和感性元素;18世纪讨论了两种自恋的区别,一种指向自我认知和对人性的认识,另一种是导致贫乏无知.该著还提出了关于“历史”主题的概念,以及关于题材史作为文学研究方法价值的问题.但该著并未揭示“那耳客索斯”母题的本质.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