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级管理中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

来源 :考试·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jerry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信心是健康成长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自信心的高低将影响到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班级管理;培养;学生;自信心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的今天,要实现自我发展,迈向成功,不但需要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应具有健全的人格,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心是健康成长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自信心的高低将影响到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学校在日常的教学、教育工作中注意培养、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无论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还是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意义都十分重大。
  目前学生自信心不足的状况主要表现在,学习方面:主要表现为懒惰,缺乏热情,在学习成绩的归因上,学生往往归于自己天生能力差,智力水平低。生活方面:胆小,孤僻,自卑,敏感。人际关系方面:不善于和他人交往,惧怕别人不接纳自己,自我封闭心理严重,交际范围狭窄。情感方面:感情脆弱,遇事悲观,常常表现出无助、空虚、苦闷。意志力方面:目标不明确,意志力薄弱,缺乏进取心和应有的自制力。
  这些问题不仅给班级管理带来困难,而且给学生个人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班级管理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学生心理特点,结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接受程度,以及学生的兴趣点等方面,对培养学生自信心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加强家校合作,使教育力量形成合力
  家庭、学校、社会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三条渠道,教育力量的一致性是教育有效性的保证。在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中,班主任应发挥在班级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创新教育管理的观念,主动与家长联系,认真细致分析研究学生,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全面情况。家长会是加强沟通、发挥家校合作教育力量的有效形式。家长会不仅仅是家校沟通的时机,更应该是家校双方研究学生的契机。
  二、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
  对学生来说,成功的体验越多,他的自信心也就越强。因此教师应当注意发现和抓住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想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树立起“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让他们相信自己的力量。现在的学生没有经历过人生的坎坷及生活的磨练,缺少韧性。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在每次的班会课中应注重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使他们在挫折中获得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和能力。这样在挫折中不断成长,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帮助他们形成成功者的自我认识,从而使他们不断追求进步。而且,学生在今后遇到困难时,也不会束手无策,而会深信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从而用积极办法去克服困难。因此,适度的成功体验往往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成功者的自我认识,从而使其产生不断上进的动力。正如魏书生老师所说:“培养自信心从扬长开始”,特别是后进生的自信心,是根植于“长处”的土壤上,一点一点地成长起来的。作为班主任就是应发现、抓住学生的点滴闪光时机,在适当的时候給予全班的赞许和表扬。
  三、转变教育观念,努力营造民主、和谐、融洽、友爱的班级氛围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仅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更要用自己的爱心去感染每一个班级成员。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在班级管理中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宽松的班级和教学氛围,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做到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自我心理发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师也才能真正能以学生的感受为出发点,尊重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四、开展班级心理辅导,加强抗挫折的教育
  心理健康是完整意义上健康内涵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健康心理及自信心的培养应让学生懂得:什么样的心理是健康的,健康心理的作用,怎样培养健康的心理,树立自信心。为此班主任在日常班级活动中应有针对性的选择心理学关于青少年健康心理培养的知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教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时效性,同时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所遇的挫折,正确分析挫折感产生的社会原因,自身期望值原因及自信心强弱原因等,增强学生抗挫折的能力。
  五、建立灵活多样的师生沟通机制,走进学生内心世界
  班主任和广大教师应具备应有的职业修养,以爱心感染学生,以热心触动学生,以耐心走进学生。应重视师生之间关系的发展,建立沟通的机制,鼓励学生主动,大胆接触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采书面方式或用面对面方式的进行沟通,及时解决学习、生活、思想的问题。教师要学会聆听学生,学会理解学生,学习恰当处理严格要求与爱护,理解学生的关系。
  六、营造班级文化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
  教室是学生学习、思考和成长的重要空间,也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重要领域。因此,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和力量,让他们自已去思考,结合学校的要求,亲手美化教室和寝室,在活动中有不少多才多艺的能人冒出,他们精心布置的教室寝室令人赏心悦目。如利用黑板设计每周班会的主题内容:“感恩”、“做最好的自己,创最优的班级”、“正视困难,勇于挑战”、“诚信”等,内涵丰富,文句畅达,对全班的同学起到了警策激励,熏染陶冶的作用。
  此外,班主任还应运用奖励机制,使学生树立自信。学生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喜欢得到别人的表扬。因此,班主任应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进行表扬与鼓励,这样学生就会更加积极地展现自己,从而树立了自信心。实践证明,只要放手让学生去做,学生会越做越好,他们会在锻炼中不断增强自信心。
  总之,作为班主任应运用各种方法唤起每个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最好的孩子。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后一代四化建设的人才。把自信心的培养作为四化建设人才的前提。以自信心作为成长的催化剂,将在学生成长进程中不断发挥作用,它将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成功之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与树立对于当前的教育现状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它着重于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建构人文精神内核,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与实践。
其他文献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2.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象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期刊
一、选择题  1、现代生活离不开电,那么对于人体来说,安全的电压为( )  A、1.5V; B、不高于36V;  C、220V; D、380V。  2、生活在北国美丽的松花江畔,我们常常会看到以下异常迷人的自然风景,在这些自然现象中,属于吸收热量的物态变化的是( )
期刊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请将下面一段话写在方格里,要求书写工整、规范,每空只写一个字。(2分)
期刊
农村的干群关系是否密切,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我们党在农村的政治地位和政权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我国农村治理结构步入转型期,农村干群关系表现出新的特点,“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干群之间的矛盾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化现象。笔者拟从建国后的历史长河中回顾农村干群关系,对文化大革命前后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干群关系进行回顾与思考,分析目前农村干群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所在。笔者认为,造成当前农村干群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if和whether都是连词,两者都有“是否”的意思,但if还有“如果”“假如”之意,在使用上,两者有一定的区别。
期刊
翻阅2006年初中语文中考试题,在课内文言文语段阅读部分,既出现了一些常规题,如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和内容理解,又出现了一些给人眼眼一亮的好题,这是今年中考命题人努力探索结果,也给课内文言文教与学带来更多活力。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对生活和写作作了这样的对接:“能对生活现象进行独立思考,发现蕴涵其中的意义;能从自己学习、生活实际出发,写下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见解,抒发自己的感情;能依据知识水平和生活积累展开想象,表达自己对学习、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憧憬”。
期刊
在2006年各地的中考试题中,一类将矩形置于直角坐标系中的试题不断出现。这是代数与几何结合的综合题。其中有的是结合坐标系求解矩形的折叠问题,有的是以函数图象为纽带,数形结合求矩形的面积问题,有的是坐标矩形中的动点问题。这些试题都有效地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期刊
一年一度的中考又将来临,初三学生面对着六册的语文课本,应该复习些什么,又应怎样复习呢?要提高语文学科复习的效率,就应当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恰当的复习策略和方法。
期刊
例1 (南京市)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