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 “ 孝 ” 思想初探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k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荀子的“孝”思想体系中,其中最核心的思想为“父子关系”。荀子以“人性本恶”建构其思想的理论基础,荀子的“孝”思想不同于传统儒家,荀子认为“孝”是有准则的,他恪守孝的底线,荀子的“孝”思想现如今仍然符合当代社会,为后世面对孝的难题提供了合理性解决思路。
  【关键词】 荀子;孝;父子关系;人性本恶
  【中图分类号】B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3-0059-02
  一、荀子的“孝”思想产生的背景
  不同于孔孟所处的历史时期,荀子作为先秦最后一位伟大的儒学大家,他站在了时代思想激荡的中心,这一时期,各种社会阶层开始逐渐突显出来,仅依靠理想化的理论已经不足以支撑各阶层发展的需求,先前的儒家思想和现实情况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在这个背景下,荀子直面现实,将儒家不合时宜的理论进行修改和删除。
  二、荀子的“孝”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
  区别于之前的孔孟对于“孝”思想的角度来自血缘亲疏,荀子将角度转变到人性论上。
  荀子说:“性者,天之就也。”(《荀子 · 正名》)荀子认为本性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对于人而言,无论是饥饿、寒冷、劳累、追逐利益都是人的本能。“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 · 荣辱》)因此如果顺从人的本性,面对饥寒,穷困的环境下,子女首选的不是孝道而是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在这个基础上,荀子认为“父子关系”本身就是违背人的本性,需要外在的强制。
  在《孟子 · 尽心上》中,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是拥有良知的,就像水是会自然顺着高处像低流一样的,哪怕小孩子年幼无知,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也会孝敬身边的亲人,孝顺父母是顺其本心的,“父子关系”是顺从人的本性的。
  荀子并不赞同孟子的“人性本善”,相反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 性恶》)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生来就喜欢利益,顺从本性只会导致欲望争夺,使良好的美德丧失最终产生社会的暴乱“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荀子 · 性恶》)正是因为“人性本恶”的理论基础,所以荀子认为“父子关系”需要一种外在强制的约束“礼”的构建,来引导人们转变自己的行为,引导人们改变恶的本性。“人性本恶”为后续荀子的“孝”思想的准则提供了理论支撑。
  三、荀子的“孝”思想的准则
  (一)重视是非标准
  不同于之前的儒学思想家在面对“父子关系”时都将其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并将其放在了优位,荀子反而将“父子关系”进行了降格,他将是非标准放在了父子关系前。这种位置颠倒实际是荀子根据现实背景所做出的一个转折性的调整。
  在《孟子 · 尽心上》中,孟子在面對瞽瞍杀人这个假设中认为子女应当坚持孝道原则,勇于为了“父子关系”放弃政治职责,这里就反映出孔孟对待“父子关系”的态度,他们认为“父子关系”应当高于一切,从根本上保护“父子关系”不受到任何冲突的伤害。他们在人情和事理中选择了人情。
  而荀子则恰恰相反,他因为“人性本恶” 的理论在这种冲突中选择事理。荀子说:“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荀子 · 子道》)荀子认为面对“父子关系”时,如果听从父母的命令会招致危险、耻辱、禽兽这几种情况时,那么儿子就应该选择顺从道义,荀子认为子女对待父母时应该拥有理智的分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孝顺。不同于孔孟,荀子认为儿子应该面对父母的过错时勇于提出来“父有争子,不行无礼。”(《荀子 · 子道》)荀子的“父子关系”思想注重是非标准,荀子认为顺从道义才是最大的道德。
  (二) 重视外在约束
  荀子的“父子关系”思想极其重视“礼”的作用,他进一步发展了“礼”的含义,将“礼”从最开始的单独只为人性论提供依据扩展到外在约束功能。
  荀子说:“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荀子 · 性恶》)荀子认为因为“人性本恶”所以仅依靠道德约束是无法真正引导人向善,完全顺从本性很难真正实现兄友弟恭,孝顺父母的局面产生,因为这种美好是违背人的本性的,因此需要一个强制的外在约束来引导人们善良的行为。“直木不待檃栝而直者,其性直也;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者,以其性不直也。”(《荀子 · 性恶》)在荀子看来正如弯木需要一定的矫正工具来使其变成直木,人更需要通过后天的教化,通过外在的约束来改变恶的本性,他同样认为圣人和众人本性都是恶,唯一的区别就是圣人进行了礼义的教化。
  荀子同样类比了良剑需要经历磨砺、良马需要一定外在制约,再一次表明他认为在“父子关系”中想彻底摆脱人的本性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实现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以“礼”为评价标准“规矩诚设矣,则不可欺以方圆;君子审于礼。则不可欺以诈伪。”(《荀子 · 礼论》)
  荀子的“父子关系”思想极其重视“礼”还有一个原因是荀子认为最完善的礼是可以让人的感情得到抒发“故至备,情文俱尽(《荀子 · 礼论》)”,荀子同样赞同孔子的服丧三年,认为三年是最隆重的礼,荀子认为在“父子关系”中子女对父母的亲情是不会随着时间而淡忘,父母去世后子女也应该表达自身的悲痛,而不应像愚蠢无知的人一样,将父母之恩漠然,过着放纵混乱的生活。这里就表明荀子的“父子关系”思想是仍旧希望以“礼”来维持孝道在家庭伦理中的地位。
  荀子希望可以通过外在约束,礼的教化,克服人的“饥而欲饱”“寒而欲暖”的本性,使人不忘父母的厚恩。   (三) 重视爱有亲疏
  荀子在面对“父子关系”上并不赞同墨家提倡兼爱的思想,墨家认为只有当人与人进行无差别的爱时,才可以真正避免人被利益操控,做出亏人自利的事情,也只有当人与人之间相爱,儿子才不会为个人私利损害父亲,这种情况下才可以避免不孝。“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墨子 · 兼爱上》)
  而荀子在一定程度继承了先前儒家的基本立场:爱有亲疏,荀子坚信“父子关系”是有血缘亲疏的,血缘仍旧是不可改变的维系家庭的纽带,爱己之父必然会超过爱他人之父。荀子认为分亲疏是先王就具备的大道“故尚贤是能,等贵贱,分亲疏,序长幼,此先王之道也。”(《荀子· 君子》)荀子认为只有亲疏有别才可以维持社会的安定,才能使事务安排不违背伦理“圣王财衍以明辨异,上以饰贤良而明贵贱,下以饰长幼而明亲疏。”(《荀子 · 君道》)
  荀子同样反对墨家提出的“薄葬短丧”,荀子认为“厚葬久丧”的三年之丧是完全符合情理的,是爱有亲疏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是无法更改的做法“故三年以为隆,缌、小功以为杀,期、九月以为间。”(《荀子 · 礼论》)正因为爱有亲疏的区分,对亲人的感情越深厚,就越需要隆重的丧礼来表达自己的哀痛和思念,连鸟兽都对自己的双亲逝去哀痛,人更应如此。
  四、荀子的“孝”思想的当代价值
  如今孝的思想正面对经济信息化的冲击,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的不平衡使孝思想在社会上日趋淡薄,比如孝的观念冷漠,子女将父母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将父母当成自己生活的包袱等一系列现象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这些现象远远与儒家的孝道思想背离,如何重新培养孝道思想可以在荀子的“孝”思想中找到合理的新思路。
  (一)重视学校教育
  荀子的“孝”思想极其重视教育的重要性,《荀子》一书中第一篇就是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荀子始终认为一个人的习俗习惯与他所出生的地区无直接关系,但是与后面如何培养至关重要,荀子坚信只有学习才可以完善自身内心,将内化的知识变成外化的行为“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荀子 · 劝学》)
  面對当今孝观念的思想淡薄这个困境,需要对青少牛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广大青少年是培养孝思想的主力军,因此身为祖国的花园的学校就需要承担更多责任,重视学校教育,合理搭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联系网,安排合理有趣的孝文化活动,为学生培养一个良好的孝到氛围。学校更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将内心的感受、对父母的感恩以行动外化表现出来。
  (二)重视法律制度保障
  荀子的“孝”思想十分重视后期礼义的教化,荀子说:“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荀子 · 性恶》)可见荀子认为子女的孝顺不会是自发发生的,孝顺行为必然是建立在违背人性的基础上,所以需要外在的“礼”的介入。荀子认为只有通晓礼义,父子关系才能做到融洽,双方彼此尊重“请问为人父?曰:宽惠而有礼。请问为人子?曰:敬爱而致文。”(《荀子 · 君道》)
  当今重新构建孝道新时代思想,必须有法律制度保障,用法律法规的外在对人的行为进行完备的约束,制度的完善可以保障孝道的思想践行落到实处,通过进一步约束人们进行孝心的方式,深化对孝观念的理解。重视法律制度保障是孝继续传承的坚实屏障。
  五、结语
  荀子的“孝”思想在当时所处的时代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但他的“孝”思想所蕴含的智慧和价值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熠熠生辉。荀子坚持将外在约束引入孝道,改变了以前儒家对待“孝”的认知,荀子是第一个提出在父子关系上重视是非标准的,荀子在“理”和“情”关系上,提出重理轻情,荀子的“孝”思想对当今构建新时代的孝仍具有参考的价值意义,帮助我们赋予“孝”新的时代价值,符合当代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高春海.荀子人机关系思想研究[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
  [2]方勇.荀子注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5.
其他文献
【摘要】 早在古希腊,人们对于幸福就有了初步的概念,苏格拉底对于幸福是这样理解的:美德便是幸福。卢梭对幸福的看法是 : 幸福是做一个有适度财富的人。伊壁鸠鲁则把幸福看作是对生活的满足。在对“幸福”概念的解释上,他们在保留差异的同时彼此具有相似性,而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的见解之上进行了新的构思。学者在研究幸福时,则都是在亚里士多德所建立的幸福体系之上的。本文对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进行阐述,也描述其对于现
期刊
【摘要】 近年来,海洋文学的研讨和研究在中国越来越受重视,影响力在逐渐扩大。在此背景下,本文从整体研究、个案研究、关联性研究三方面梳理国内关于“海洋文学大师”康拉德的海洋小说的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康拉德海洋小说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前景。  【关键词】 康拉德;海洋小说;研究;问题;展望  【中图分类号】I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3-0
期刊
【摘要】 费尔巴哈以及从前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将人的实践活动与历史脱离,认为历史的发展、生成过程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马克思从科学的实践角度对“人的本质”思想做了论述,将人融入了社会历史领域,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本国国情,对此理论进行了创造性地运用与发展。  【关键词】 人的本质;人民群众;社会关系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
【摘要】 吉田熊次(1874-1964)是日本明治、大正、昭和时期著名的社会教育家。他提出一系列社会教育理论,对日本近现代社会教育体系化、制度化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研究吉田熊次社会教育思想,有利于为我国社会教育理论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日本;吉田熊次;社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3-0053-
期刊
【摘要】 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唐诗题材宽广、流派纷繁、风格多样、流传广泛,后人仰望唐诗总是“前人不及、后人也只能望其项背”地感叹。唐诗作为文学体裁在唐朝发展成文学“标杆”与唐朝历史发展不可分割。本文拟从唐诗形成的雏形与背景、唐诗形成的历史动力因素、唐朝各时期社会环境对唐诗题材丰富性的推动三个方面进行剖析,指出唐诗是对古诗体的继承,唐朝历史发展及社会环境变化是唐诗走向巅峰最大的推手。  【关键
期刊
【摘要】 “回忆说”是柏拉图为了解决《美诺篇》中的“学习悖论”而提出的一种认识论。柏拉图论证了灵魂是不朽的,知识是不朽的灵魂所固有的,知识的对象是理念,以及回忆的可能性,借此阐明了认识的来源、对象和方法等。本文通过分析柏拉图的“回忆说”,找到其论证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发现其合理之处,从而更好地理解柏拉图的认识论。  【关键词】 回忆;灵魂;感性认识;理念  【中图分类号】B502 【文献标
期刊
【摘要】 《红楼梦》是一部极具研究价值的中国古典小说代表作。《红楼梦》原作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由曹雪芹撰写而成,而后四十回则由无名氏续写而成。由于《红楼梦》续作研究可依据的材料极为有限,所以很难真正将曹雪芹的艺术构思把握住。探佚研究通过对红楼梦前八十回叙事逻辑、情感事理和风格特点的把握,将《红楼梦》更为完整地展示给读者,让读者真正走入《红楼梦》,对《红楼梦》有更深刻的感悟。  【关键词】 《红楼
期刊
【摘要】 谏壁闸是独特的存在形态和表述范式:融合了众多异质元素的结构关系,展示了中国传统水利工程技术的现代化谱系,接续了中国治水记忆传承和“水利”理想表述,构成了工业、农业、航运、20世纪建筑遗产等众多遗产类型,从“文本”和“表述”重新定位它在中国大运河遗产体系中的坐标。  【关键词】 谏壁闸;中国大运河遗产;表述;记忆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期刊
【摘要】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适应以运动战为主的作战方针,建立了晋察冀军邮,它在完成战时前后方邮件转递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更有不少军邮人员用生命换回了邮件的顺利送达。本文通过对晋察冀边区的军邮机构、军邮网路、军邮业务和军邮人员四个部分进行研究,以期更全面展现出晋察冀边区邮政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 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军邮  【中图分类号】K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写于1936年12月,此时,由于第五次反围剿战役的失败,红军被迫进行艰苦的战略转移,历经重重困难到达陕北,实现了三大红军胜利会师,为开拓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创造了条件。毛泽东撰写《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意在总结第二次革命战争以来的正反两个方面的教训,批判“左”倾机会主义错误,系统阐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