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画审美观与当今画家审美观的差异

来源 :文艺生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tju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具体审美品味上来说,文人画论发端于北宋,可以用作代表文人画审美观的话语有如欧阳修的“画意不画形”,苏轼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还有黄庭坚的“凡书画当观韵”,从这些话里边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文人画审美极其注重的一点就是神韵,当时与之相对的宫廷绘画则主张形神兼备,今天当然是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宫廷绘画了,毕竟宫廷这种封建社会的产物早已不复存在,但是服务于社会公共教育层面的主题性绘画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这一类绘画的审美品味显然与文人画审美品味有若干差别.这一类型绘画一般要求场面气势宏大,主题积极向上,构图古典中正,颜色沉稳和谐,造型严谨,用笔熟练等,总之它代表着一种泱泱大国应有的气魄.这种绘画其实在历朝历代都有,歌颂时代精神,传播文化正能量,这是合乎情理且是应该有的,但同时艺术也不该仅限于此.
其他文献
我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的审美特征就是“意象”审美.中国油画的“意象”审美既植根于中国传统画论中的“意象”观点,又受到了西方印象派、后印象派等艺术思潮的深刻影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实验室为他们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了基本的平台,他们可以在这里完成实验,深化研究.要想使实验室的基本作用得以最好地发挥,就必须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提
王原祁在“四王”之中年纪最轻,但他的笔墨却集中其他三家之笔墨精髓于一体,甚至有“金刚杵”的美誉.他在画面中追求“气韵生动”,并依循祖父王时敏的教导,研习古人的绘画程
在中国画创作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要素便是材料,本文简述了综合绘画材料在中国画创作中的重要性及运用,主要包括颜料、材料及工具的创新,旨在为相关专业人士提供理论参考.
在中国的书画文化发展长河中,彩墨画以一种新的力量出现,引起了无数绘画工作者的思考与探索,本文叙述了彩墨画的发展以及彩墨画的时代性,希望可以在民族的优秀艺术基础上,加
所谓的跨界就是向不同形式的内容学习,现阶段跨界现象十分的频繁,尤其是不同艺术之间的相互跨界融合日益频繁,它所追求的就是将自己领域不断地向其他具体相同点的领域进行延
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色彩搭配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提出其能够调节室内的温感和空间感,并改善人们的心理和情绪.然后从实际出发探讨了室内设计中的色彩搭配策略,以供相关人员研
高等职业教育导师制并非是我国先创的,而是从英国牛津以及剑桥先实行的,后来我国才对这一导师制进行效仿.本文先就高等职业教育导师制的职责以及存在的问题加以阐述,然后就导
绘画艺术是东西方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共同艺术形式,为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绘画艺术应用于服饰纹样历史由来已久,为推动服装的装饰水平和实用性奠定了良
在中国绘画中,线描是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画种,特指用毛笔墨线勾勒物象,不着色彩或略施淡墨的画法.它是历代画家在观照自然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感受、情感,经过反复锤炼而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