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配电网规划现状与建设思考

来源 :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j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首先介绍了配电网现状,分析了造成上述不足的原因,并就城市配电网规划阶段应注意的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配电网 现状 规划 建设
  目前,我国城市电网中大多以220kV构成环网,而以110kV作为主力电源点,通过10kV馈电线路向用户供电,少数用户是以220kV作为电源点,通过110kV线路供电。为了使研究的问题具有普遍性。
  1 配电网的现状
  1.1电源布点不合理,供电半径过长,线损高
  由于缺乏早期整体规划,我国一些城市配电网的电源点要么布点不足、要么分布不合理,使供电半径过长,线损过高。由于电源布点不合理,有些地方出现主变负载不均衡,降低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1.2网络结构不合理,使运行方式安排不够灵活
  近电远送、迂回供电、架空线分段联络较多、电缆环网接线复杂、分支线供电范围过大、用户双电源供电接线复杂、专用线路占用通道资源较多、主干和分支线联络未起到联络作用。由于网络结构安排不合理,使故障复电、计划检修的安排以及迎峰度夏等工作都受到限制。
  1.3线路故障率高,供电可靠性低下
  由于很多城市都还采用架空线作为城市供电的输电线路,而架空线的故障率相对较高,因此,降低了供电可靠性;另外,由于网络结构不合理,事故调电及检修调电不方便,也降低了供电的可靠性。
  2城市配电网规划与建设的思路
  2.1电源点选址及线路走廊安排
  对于城市电网建设,以前的观点是遵循电网规划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现在看,这一观念要有所转变。对电力设施的建设,此原则是适用的,但对于市内变电站选址、电源点选址以及线路走廊的规划等问题上,有必要作一番新的审视。
  1)客观条件要求电力企业必须提前做好电源点的选址及线路走廊的构建。城市的发展,给电力部门重新布点及新增线路走廊的空间十分有限,即使勉强安排了新的电源点以及线路走廊,也会因约束因素太多使布局不合理。
  2)改革的深入,电力企业的职能也发生了转变,现在的电力企业与用户的用电关系变成了一种纯粹的合同关系,电力企业自身对其他行业和部门的影响也十分有限;另外,供电企业担负的社会责任重大,服务社会的宗旨所有供电企业必须始终坚持。
  3)城市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政府及电力企业必须把眼光放得更长远。除非遇到毁灭性的灾难,城市的发展将永远不会间断,而随着城市繁荣程度的加深以及人类需求的不断提高,考虑到前面所讨论的能源的消费与使用过程,除非将来有可以替代电能的其它形式的能源被有效地采用,否则,城市的用电密度只会越来越大。如果不在城市发展之初很好地解决城市电网尤其是配电网的规划与建设问题,将会严重制约整个城市的发展,甚至会导致城市发展基本停滞。
  4)规划线路走廊时如果采用架空线,将影响市容市貌,在改电缆入地时阻力较大,而且架空线路的故障率比电缆线路高。由于城市线路空中走廊的环境恶劣,使得架空线路的故障率远高于电缆线路。综合这些因素,在我国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在进行城市电网规划与建设时,10kV线路应该优先考虑电缆。
  分析可见,合理地进行电源点及线路走廊的规划与建设已迫在眉睫,在进行城市电网规划时,电力部门、城建部门以及政府其它相关职能部门都应该高瞻远瞩,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
  由于目前有些城市的繁华区域和工业区域负荷密度已超过40MW/km2,考虑到将来城市发展与控制的平衡结果,城市的远景规划以每平方公里50MW的负荷密度来考虑,如果每个110kV站按3台主变、每台主变容量为63MVA的远景目标来考虑,则三台主变的总容量约为190MVA,那么,每个110kV变电站所覆盖的供电区域面积应该约在4km2左右,也就是每个110kV变电站的间隔应该大约为2km。
  变电站附近的电缆沟的建设规模应与变电站远景建设规模相适应,按变电站的远景规划,除了考虑110kV的电缆走廊外,还应为10kV电缆预留足够的电缆走廊;主要电缆走廊应与城市道路路面宽度综合考虑,以确定电缆沟大小,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般按16线电缆沟规划。这些走廊的建设最好在郊区城市化之前与市政道路建设同期进行,避免道路重新开挖。
  2.2配电网馈线的规划原则
  为了增加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增强运行方式的灵活性,在规划电源点出线以及网络的联络方式时,应该统筹考虑。
  2.2.1出線方向原则
  规划变电站出线时,应尽量考虑将同一变电站的不同主变的出线在区域上交叉,即某一用电区域的馈线,最好是来自不同主变。如果是单台主变,应该尽量考虑将不同母线的出线在区域上交叉。按照此原则出线,可以保证每一用电区域内都有来自不同主变的电源,当某一主变故障或者母线失压时,可以由本站内的另一主变供电。
  2.2.2环网及联络原则
  在构成环网时,尽量与本站的馈线构成环网,而与非本站的出线构成联络,如图1所示。
  这种结线方式的特点:
  (1)如果出现某个站某台主变退出运行,而本站其它主变可以承担它的全部负荷,则可以通过母联开关将该主变的负荷转移到本站其它主变上;而如果本站其它主变无法承担全部负荷,则可以很方便地将多余的负荷通过联络开关转移到对侧站上。
  (2)如果出现有母线退出运行,则可以通过环网开关将负荷转移到本站其它母线上;而如果带该段母线的主变无法承担全部负荷的话,可以将部分负荷通过联络开关转到对侧站上。
  (3)如果仅仅是某条馈线的出线段故障,则可以视情况将该馈线的负荷通过环网开关转移到本站的其它母线上的馈线上,或者通过联络开关转到对侧站的馈线上。由此可见,这种结线模式运行方式非常灵活,可以满足不同情况下的转电的需要。
  此外,图1中的接线方式如果要求在满足N-1的情况下提高导线负载率,可以考虑将图1中环网开关的位置设置在每条馈线的二分之一负荷处,再配以分段开关,如图2所示,就可以将每条导线允许的负载率从传统的手拉手方式的50%提高到67%。
  由于分段开关、环网开关等在城市配电网中是必不可少的,这种结线方式在几乎不增加成本或者增加很少的成本的情况下(与现在很多结线方式相比,4条馈线仅增加了两个联络开关),使配电网的可靠性得以增强、运行方式的灵活性得以加强,同时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使馈线允许的负载率得到了提高。
  3 结论
  城市电网的规划建设的好坏,对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500kV、220kV的电网由于变电站相对较少,且这些站绝大多数都可以分布在城市的外围,相对于110kV变电站及线路走廊的用地而言,这些站及线路走廊用地相对容易解决。所以文中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城市配电网的规划建设上。
其他文献
<正> 一、定义问题 近年来,外地券商纷纷进驻无锡,抢占市场份额,无锡证券明显感受到隐藏在市场背后的竞争和冲击。为了适应证券市场飞速发展的需要,成立于1992年9月的无锡证
随着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国家宽带计划的实施,东部先期进行三网融合试点的城市已基本完成。承载三网融合业务的网络技术,并逐步推出高速上网,高清互动等三网融合业务。电信和移动等运营商也在跃跃欲试,不断推出新业务。乡镇广电站作为国家广电网络最基层的部门,在三网融合这种新形势下,由原来的垄断经营,变成了多方博弈。要想求得生存与发展,除了在硬件方面加大投入外,在软件方面,对广电站每个干部职工还应加强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无源光网络技术概念和特点入手,分析无源光网络技术在配网自动化中应用的优势。  关键词:无源光网络技术 配网自动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运营部门增大了配电自动化的投入,电网配网自动化逐渐提上日程,将无源光网络技术应用于配网自动化实现了电力配网自动化的稳定性、可靠性,满足当前电力发展的需求。  1、配网自动化概述  配网自动化是利用网络、计算机和通信技术集成配电网数据、电网结构
ERP系统作为控制环境的一部分,深刻影响着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等内部控制要素。企业在享受ERP系统能带来的诸如降低库存投资、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摘要 伴随着外资商业企业的进入和信息技术的革命,商业企业竞争加剧,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强人力资本的管理至关重要。 Abstract Wi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