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和放射线基线比值与结直肠癌术后预后的关系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yzhang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18F-FDG PET-CT)所测得的原发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和肿瘤与正常组织的放射线基线比值(T/N比值)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18F-FDG PET-CT检查,分析原发灶SUVmax和T/N比值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方法获得SUVmax、T/N比值及肿瘤最大径预测无瘤生存时间的最佳界值点及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并进一步分析各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

结果

原发灶SUVmax与肿瘤TNM分期、肿瘤部位、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最大径有关,而T/N比值只与病理类型有关(均P<0.05)。预测无瘤生存时间(DFS)最佳界值点分别为SUVmax=12.2(灵敏度为67.6%、特异度为63.6%);T/N比值=6.9(灵敏度为51.4%、特异度为74.5%);肿瘤最大径=4.3 cm(灵敏度为56.8%、特异度为80.0%)。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年龄、肿瘤TNM分期、肿瘤部位、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T/N比值及CA125水平与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显示,肿瘤TNM分期(P=0.000,OR值=3.98,95% CI:2.12~7.45)、肿瘤部位(P=0.009,OR值=0.43,95% CI:0.23~0.81)、肿瘤分化程度(P=0.001,OR值=7.52,95% CI:2.12~25.90)及T/N比值(P=0.008,OR值=2.92,95% CI:1.33~6.41)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而原发灶SUVmax并不是其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

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预后评估中,18F-FDG PET-CT所测得的T/N比值较原发灶SUVmax更具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Two Mo5SiB2 (T2)-based alloys with nominal compositions of Mo-12.5Si-25B and Mo-14Si-28B (molar fraction, %)were prepared in an arc-melting furnace, and their o
Ultrasonic field was applied in the treatment of oil emulsification wastewater by ZrO2 ceramic membrane. The permeate flux,rejection ratio in the filtration pro
Ultrasonically assisted extraction of isoflavones from the stem of Pueraria lobata (Willd.) Ohwi has been carried out with an ultrasonic extracting apparatus (2
A novel 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 (NMILP) model for detection of gross errors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Yamamura et al.(1988) designed a model for detec
胃肠道肿瘤一直是我国的高发肿瘤,也是影像领域关注的重要疾病。近年来,随着诊治理念的更新以及治疗技术的进步,使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改善了疾病的预后。影像学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对于胃肠道肿瘤患者的诊治,已经由单一手段发展为多元化综合模式,需要多学科协作,提供最优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本文依据此原则,总结近年来发表的研究成果,结合自身临床实践经验,剖析胃肠道肿瘤影像学评价方面的各种热点问题,展望
目的探讨双源CT能谱曲线及碘含量测定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3年6月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行双源CT双能量扫描检测的21例经胃镜及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及38例正常胃的影像资料,测量胃癌病灶动脉期和静脉期碘浓度,胃正常者的胃小弯侧胃壁碘浓度及同层主动脉碘浓度,比较早期胃癌病灶与正常胃壁标准化碘浓度(NIC)的差异;分析胃癌病灶能谱曲线及正常胃壁胃小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18F-FDG PET-CT)联合同机增强CT技术(PET-增强CT)对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3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接受PET-增强CT检查可疑存在肝转移的5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以最终确定诊断为标准,计算常规PET-CT、同机增强CT和PET-增强CT对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64-MSCTA)三维重建技术对胃周动脉的显示能力。方法对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469例患者行腹部64-MSCTA,采用三维重建技术重建胃周动脉,观察胃周动脉的起源和走行。对肝动脉及其变异采用Michels分型,对胃右动脉采用Iino分型。结果469例患者中,5例因肝动脉显影异常未能显示肝脏动脉情况,其余464例完整显示腹腔干
目的评估直肠腔内超声(ERUS)对T3期直肠癌的环周切缘(CRM)及肿瘤最大厚度(MTT)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收治的53例pT3期直肠癌病例资料。将ERUS测量的CRM和MTT与相对应的病理测量值进行比较,评估ERUS诊断的准确性。结果ERUS准确判断CRM 52例(98.1%,52/53);ERUS判断CRM的灵敏度6/6,特异度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