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视野下的钢琴演奏艺术研究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liu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的艺术风格、特征于每个民族而言,都有着迥然不同的表现方式。利用丰富的和声织体去揭示音乐内涵,是西方音乐给人留下的强烈感受;以旋律性线条来表现音乐内涵,则是中国音乐的特征。钢琴演奏作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种西方音乐众多表现形式之一,同其他音乐表演器乐一样,钢琴演奏也是通过声音塑造将乐谱上的抽象音符演绎成为表达感情的具体意蕴音响,为听众架构起感受作者音乐思维的“桥梁”。自从钢琴文化被引入我国,这种西方的音乐表现形式与我国传统音乐形式相互交融,向诸多音乐爱好者呈现出更多元化的音乐表现方式。
  【关键词】钢琴音乐;文化内涵;作品演绎;艺术探究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7-086-03
  【本文著录格式】何佳莹.中西文化视野下的钢琴演奏艺术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9(17):86-88.
  引言
  近几年来,中西方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在深厚的东西方文化底蕴中得到深入交流融合,让人们得以欣赏到更多元化的东西方音乐混合表演,也为钢琴文化发展迎来了更多的契机。钢琴演奏在众多文化艺术表演形式中占据重要地位,表演者在演奏过程中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更必须熟练地掌握一定的演奏技巧,才能够将钢琴演奏的文化艺术和价值有机结合,呈现出趋于完美的表演。因此,本文首先从钢琴表演艺术的文化内涵出发,其次解析钢琴演奏的艺术价值、美学原则,以及钢琴文化内在价值与演奏者的关系,最后探究在中西方文化艺术发展视野下,提高钢琴演奏艺术的有效措施,从而为推动我国钢琴演奏文化艺术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钢琴表演艺术的文化内涵
  当今社会更注重精神生活质量,这一点可从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随处可见各种风格的文化艺术形式得到印证,可以说,文化时时刻刻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文化中的核心组成部分——音乐文化,更是与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已经伴随着时代的变迁潜移默化演变成为公认的社会属性。从中西方文化的发展史来看,音乐能够向听众表现出其所蕴含的情感和审美,音乐文化更是在其发展历程中,肩负起弘扬人文精神的文化重任,成为一种人文精神传播的重要途径。自钢琴这门艺术诞生以来,人们对其的喜爱促进了这一音乐文化的发展,虽然钢琴艺术仍处于没有完全发展的态势,但随着这一音乐文化形式的深入推广,在时间的推移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与之同时,音乐文化随着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发展日趋多样化,其中深受人们欢迎的钢琴演奏已经不仅仅只作为一种音乐表演形式而存在,更是随着音乐文化的发展,成为一门愉悦人们身心的文化艺术形式,不仅已经逐渐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当钢琴被音乐爱好者以不同风格弹奏借以表达或悲或喜情感时,钢琴在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文化传承意义的同时,已经成为人们表达情感不可或缺的形式之一。
  众所周知,钢琴演奏是基于演奏者内心感受,通过整体音乐的演奏来塑造艺术形象,是一种演奏者跟听众之间情感的交流。完美的钢琴表演需要有一定的钢琴文化和研究做支撑,即通过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充分协调艺术主体的客观化和艺术对象的主体化,彼此作用,进而更好地实现钢琴艺术的真正价值。虽然钢琴是人们最强有力宣泄情感的方式之一,但绝不是仅仅停留在单一、简单的情感抒发上,更是传达着丰富文化底蕴以及复杂历史情感,这样所表现出的审美思想及意识,才是钢琴演奏所追求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只有深入了解钢琴文化的不同层面,才能更透彻地理解钢琴艺术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
  二、钢琴演奏的艺术价值
  (一)钢琴演奏与钢琴演奏家艺术素养的相关性
  可以说,一位钢琴演奏者如果想要在舞台上呈现更优质的钢琴演奏表演,那么,其自身艺术水平的高低对其钢琴演奏表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换言之,钢琴演奏者自身的艺术水平高低直接制约着其所进行的钢琴演奏质量。在每一次的钢琴演奏表演中,钢琴演奏者若不具备高超的钢琴素养和艺术素养,那么其对音乐的节奏和钢琴演奏技巧的把握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偏差,不能精准理解音乐所传递的情感需求。这会直接影响钢琴演奏的现场结果和审美价值。这样的钢琴演奏也无法引起音乐观赏者的情感共鸣。所以钢琴演奏者要不断提升自我的艺术修养,不断坚持钢琴技巧和节奏的修炼,力求为听众呈现更为优良的钢琴音乐作品。
  (二)钢琴美感艺术价值
  美感艺术可谓是成功钢琴演奏家的必备艺术素养之一,对这一名词的内涵进行探究,其是指,对钢琴演奏者来讲,高超的演奏技巧是外在性的东西,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弥补的,演奏技巧的获得对演奏的成功具备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对艺术美感素养来讲,其能够有效地将钢琴演奏技巧、音乐的美感、现场演奏氛围融为一体,增强钢琴演奏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这样的钢琴演奏活动能够对钢琴作品进行更好地表达,也能为艺术欣赏者带来高层次的视听盛宴。
  (三)钢琴演奏的作品價值
  钢琴演奏者通过深入解读所要演奏的音乐作品,既是给自己的表演注入灵魂,以求在表演中跟听众产生一定情感的共鸣;也是进行钢琴演奏的首要因素和条件。脱离对音乐作品理解的钢琴演奏,是无法架构起跟听众的情感共鸣。有鉴于此,在实际的钢琴演奏中,钢琴演奏者必须对所进行演奏的音乐作品有足够的了解,对钢琴作品的了解不仅仅是对音乐作品的表层欣赏,更重要的是,通过对音乐作品背景的深度剖析,来了解音乐作品所要传递的情感价值。这样具备深度美学价值的钢琴演奏,才能够真正发挥音乐作品的意义,给音乐欣赏者注入情感力量。
  三、钢琴演奏的美学原则
  (一)集本真性与创新性于一身的美学原则
  何为钢琴的美学原则?众所周知,无论何种艺术形式,其本真性是指演奏者对艺术的解读,是忠实于演奏作品的本真思想;艺术的创新性则是指演奏者在不违背艺术作品本真思想精神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融入自我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感受和主观思想等艺术加工手法的二次创作,最终创新表现为自己的艺术个性化特征。作为一项高雅的音乐艺术——钢琴演奏,要求演奏者基于对音乐作品内涵美学的深入了解,通过二度艺术创作,在有机统一本真性和创新性的基础上,向听众更完美地展示出钢琴演奏强烈的艺术生命力。   集本真性与创新性于一身的美学原则,要求演奏者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审美感受,以及创新能力,在不违背艺术作品本真思想精神的基础上,通过将自我审美感受、主观思想与艺术作品的深度融合,利用自我的情感感受来对音乐作品进行自我诠释。
  (二)集限定性与先进性于一身的美学原则
  艺术的美学原则是艺术灵感可以来源于生活,但必须高于生活。无论是怎样风格的钢琴作品,其艺术特色都必然有着其特定创作历史背景的烙印,即具有其诞生时代鲜明的历史性和特定的时代感。这一美学原则对钢琴演奏者的要求,是对作品的艺术解读应该紧扣作品特定的时代特性,立足时代发展的美学视野和美学价值,来评判传统钢琴作品的思想价值,并做出深一步的艺术加工,即有机融合现当代的艺术思想、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以及钢琴作品诞生之时所处的历史背景特色,三位一体,从而将新鲜的艺术“血液”注入每一部钢琴作品中。
  (三)集技艺性与艺术性于一身的美学原则
  任何一种艺术表演都不可以仅仅凭借技巧取胜,钢琴演奏更是遵循这一美学原则,仅仅停留在演奏技巧上的表演,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下人们对钢琴表演的需求,现当代钢琴艺术演奏对演奏者提出的更高要求是促进演奏技术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发展,即指在钢琴演奏过程中,钢琴演奏者要对自身的音乐素养和艺术审美进行充分化的利用,将其音乐素养、艺术审美和钢琴弹奏技巧进行有机融合,将钢琴艺术的美学和魅力发挥的淋漓尽致。
  钢琴艺术并不等同于钢琴演奏技术,准确的讲,钢琴艺术是视听盛宴的高雅表演,在这一高雅表演过程中,只有将个人音乐审美素养和钢琴演奏技巧进行结合,才能够对音乐作品进行充分表达,体现音乐作品的美学。
  四、钢琴文化内在价值与演奏者的关系
  在忠实于音乐作品蕴含情感的前提下,钢琴演奏有着特殊的创造空间,即在忠实原作品美学原则这一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遵循钢琴演奏创作的宗旨,通过找到忠实性与创作性之间的切入点,将二者和谐统一,进而准确把握二度艺术创作的契机,弹奏出自己的意境。
  一个国家的文化艺术底蕴可以从侧面展示该国的综合国力。尤其是在艺术文化方面,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更广泛地吸取他国风格不同、更具美感的其他艺术文化的精华,进而通过相互融合充实自身特有的艺术文化,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五、在中西方文化艺术发展视野下,提高钢琴演奏艺术的有效措施
  (一)夯实钢琴演奏基础理论
  钢琴演奏本身是一项艺术欣赏活动,但是在市场经济的介入下,人们过分关注利益。为了剥夺利益,一些资本家将魔爪伸向了钢琴音乐文化。这使得钢琴音乐文化被过度消费,出现了娱乐化的倾向。许多钢琴演奏者的钢琴基础理论知识并不扎实,但受利益的蛊惑,这些钢琴演奏者不关注自身钢琴基础理论知识的弥补,毅然开始钢琴商业化发展的道路。为提高钢琴演奏的艺术效果,这一现状必须引起重视,并加以改善。具体来讲,要不断夯实钢琴演奏者的钢琴基础理论知识,不断练习钢琴演奏者的基础演奏技巧,不断提升钢琴演奏者的音樂欣赏水平和审美价值水平。
  (二)加强文化艺术培养以增强音乐作品演奏能力
  钢琴演奏者应注重加强培养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结合时代发展需求,提升自身的整体演奏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在钢琴作品表演中要做到不断坚持创新突破,融入丰富化的钢琴演奏内容和多元化的钢琴演奏方式,力求无论是形式上,亦或内容上,都具备新颖性,拥有其他艺术无法超越的优势。为当代钢琴欣赏者呈现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元创新和时代审美价值具备共同趋向”的音乐作品。用这样的作品演绎来释放音乐的灵魂,彰显钢琴魅力,推动钢琴艺术在音乐行业的长远发展。
  (三)汲取乐曲精华以提升音乐审美观念和能力
  众所周知,中西方的文化背景有着天然性的差别。但这并不代表无法汲取西方艺术文化的优势,来促进自我的进步和发展。音乐具备共通性,美学的欣赏是没有国家界限的。我国钢琴演奏者在我国钢琴文化学习过程中,也要不断汲取西方的艺术文化和音乐作品的可取之处,使自身的音乐元素不断得到丰富。通过汲取不同种类、不同领域,以及不同风格音乐作品的精华,丰富钢琴演奏者的演奏技巧,提升钢琴演奏者的演奏能力,增强钢琴演奏者的音乐感知力和音乐欣赏能力。为其进行二次艺术创作打下坚实基础,进而将西方钢琴音乐的演奏形式与我国传统音乐深度融合。例如,为了提升自身的音乐修养和审美能力,国内某钢琴演奏家立足“中国风”的钢琴音乐基础,从《肖邦》《罗伯特·舒曼》等钢琴艺术大师李斯特的钢琴演奏音乐作品中不断学习,并进行创新突破,创造出具备时代精神的钢琴演奏作品,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层面的有效追求。
  (四)正视中西方文化差异以创造更具中国特色的钢琴音乐演奏
  各个民族的音乐具备各自鲜明的音乐元素和音乐特色,这就形成了各个民族独特的音乐风格。各民族独特音乐风格的形成是基于各民族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这是其他民族不可复制的音乐元素。对民族音乐的欣赏来讲,具备民族审美意识,能有效体会民族音乐的情感表达。由此可见,音乐的民族性也是音乐美的标准之一。中西方音乐文化各有其独特的风格和元素,站在东方文化的审美意识和立场上来审视西方音乐文化时,会产生有别于西方人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这便是审美观念差异所导致的;同时这也影响到相应音乐作品的创作,使得音乐作品在旋律、节奏及音色等方面,被赋予了鲜明的民族个性。随着历史变迁,民族审美意识并不是僵固不变的,它是与民族毫存在共同之处的,它随历史变化而演化。另一方面,随着不同地域民族之间的深入交流,民族审美意识的发展,势必体现在当时的音乐作品中,从而更具有民族性,也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只有正视中西方文化差异,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音乐演奏,我们对作品的真正接受才是真实的。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钢琴文化伴随着被称为“乐器之王”的钢琴演奏进入中国,虽然中国钢琴文化的发展略微缓慢,但随着西方文化中的钢琴艺术与我国传统文化艺术表现方式相互碰撞、相互影响,进而充分交流和融合。在中西方文化艺术发展视野下,钢琴演奏者通过夯实钢琴基础,加强音乐作品演奏能力,提高音乐审美观念和感性认知能力,以及正视中西方文化差异,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音乐演奏作品等有效措施,势必进一步推动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丰富中国音乐文化、传统乐曲的存在形式,以及钢琴演奏技巧和钢琴作曲技法。融合了中国民族特性与西方艺术文化,具有鲜明艺术风格的中国钢琴文化一定能在汲取了更多样文化积极元素之后,拥有更加广阔和深邃的发展空间以及机遇。
  参考文献:
  [1]王婧.中西文化视野下的钢琴演奏艺术探究[J].黄河之声,2019(21):29-30.
  [2]朱健.中西文化视野下的钢琴演奏艺术探究[J].音乐创作,2018(2):181-182.
  作者简介:何佳莹(1992-),女,江苏常州,研究方向为艺术指导。
其他文献
《沧浪诗话》谈诗,认为诗法有五个要点:“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①而诗的极致是入神。五法之中,以音节为最重要。因为诗如果没有音节,便不成诗。体制是诗的形式问题。格力、气象、兴趣几点很抽象,不易理解。清人王渔洋以“典”、“远”、“谐”、“则”四字论诗:“典”是典故、事实;“则”是法则,雅正的意思。扬雄论赋就有“丽以则”、“丽以淫”的说法。王渔洋论诗提倡神韵,主张不要讲得太近,要意在
期刊
【摘要】高职声乐教学一直以来都遵循着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声乐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尤其是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需要将思政与专业教学相融合,这样的教学模式符合人才培养的需要。但面对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模式,势必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问题,这就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积极研究、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怎样将思政引入高职声乐教学的课堂,怎样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发挥思政的作用,这些问题都值得每一
本文以山东省A市幼儿师范学校声乐兴趣小组的训练为主线,分别从教学内容、教材选择、教法创新等方面,阐释了民歌教学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意义.除了学唱经典民歌,笔者试图从本地民歌入手展开论述,以期引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使民歌教学顺利融入学前教育课程,并得到推广应用,由此为幼儿园民歌音乐启蒙教学提供借鉴.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线上教学在全国的高校中得以迅速和全面的开展.本文以《短片创作》课程为例,阐述了数字影像创作类课程的线上教学的整体设计,包括教学思路的确立、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措施、课后的问卷调查和回顾,线上教学的优势和弊病的总结.本文还对影像创作类课程的线上教学提出了建议和思考.
【摘要】本文基于传统节日文化德育价值的基础上,以“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为实际案例,探析传统节日文化融入高校德育的方式方法,并提出了深挖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充实高校德育教育的内容、开展多姿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发挥传统节日文化的作用、发挥新媒体作用,打造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网络文化等建议。  【关键词】节日文化;高校;德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
【摘 要】目前VR技术在旅游领域中应用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如旅游体验方面等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大同拥有丰富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应该让它们鲜活起来,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利用VR技术进行大同宗教文化旅游的开发研究,在探索过程中要遵循保护第一,开发第二;运用技术,提升体验;资源整合,打造精品等原则。大同丰富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为外地可资本化的文化资源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VR技术的应用使其宗教文化更好
【摘要】根据党中央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要求,在高校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重要内容。要使得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更富有成效,深化文化认同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其中的红色文化认同对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以下重要价值: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五个认同”;有助于增进大学生的情感认同;有助于形成大学生共同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红色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
【摘要】通过研究,提炼总结出水族剪纸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现代教育价值,即生态观教育价值、生命观教育价值、劳动观教育价值、形象思维教育价值。然后结合其教育价值内涵提出了水族剪纸融入黔南州小学美术课堂,进行水族剪纸主题课堂内容开发、水族剪纸欣赏课堂开发、水族剪纸探索课堂开发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水族剪纸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
【摘要】房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华夏文明发源地、是始祖文化发源地、是巫文化和楚文化发源地、是中华诗祖的封地和诗经文化核心地、是围棋的发源地、是第一件乐器石磬的发源地。  【关键词】汉水文化;始祖文化;尧帝;诗经;石磬  【中图分类号】J63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7-053-03  【本文著录格式】袁林,彭杰.房县磬口漫谈[J].中国民族博览,
【摘要】通过对美食夜市的现状和特征分析,将文昌市的地方文化融入美食夜市中去。文章运用文昌市的历史文化、民间习俗、饮食文化以及节日文化等的特色之处为夜市的美食增添故事性和叙事性,并结合现有的夜市美食现状特征,提出可以符合现代人生活的设计建议。笔者运用所学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进行设计,有利于消费者通过地方特色情感化的设计获得更好的感受体验,更重要的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地方特色文化民俗,也便于文昌市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