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后日本学校训练用枪

来源 :轻兵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llr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训练用枪由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了尽快复苏在战争中遭到巨大创伤的经济,1920年代,以欧美国家为中心,世界各国都开始对军队进行缩编,以便整合最多的资源用于复兴经济。顺应这一世界性的大趋势,日本陆军也于大正14年(1925年)开始对军队规模进行缩减,并迅速撤消了4个步兵师团。在进行军队缩编的同时,为了防止军队实力下降,保证普通民众拥有一定的军事素质,同年4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制定《陆军现役军官学校配属令》,规定将部分现役的陆军军官配属到中、小学各公立学校(当时日本规定的服兵役前所接受的基础教育),对学校中的男学生进行义务军事指导及训练。配属到各学校的陆军军官被称为配属军官。
  通过这种配属经验丰富的现役军官在学校中对男学生进行义务军事训练,目的是使普通学生具有较高的国防意识和素质,达到即使由于军队缩减规模而使兵役人数大幅减少,但却能始终保持青年男性持续不断地接受军事教育,如爆发战争,仓促间也可以立即征招大批具有一定基础知识和经验的青年男性入伍,保持军队的军力。并且,配属学校的现役军官平时在学校训练中积累经验,一旦爆发战争,可以立即回到部队服役。这样的方式可谓一举多得。
  在学校开展的义务军事训练内容相当广泛,包括战史、战术等军事相关课程、基本体能训练、军事礼仪训练、武器操作训练、分队和小队级别作战训练、野战技能训练等等实用技能。在学校中参与训练并接受检验合格者,可以给予服役时期缩短、大学期间征兵缓期、干部候补资格等特殊待遇,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日军在学校中开展的训练,不可避免要使用各种枪械,包括步枪、轻机枪等,在昭和15年(1940年)还加入了掷弹筒。但为了节约成本,学校训练通常使用的是品质稍差的武器。如使用的步枪除了作为剩余物资由军队配发的三十年式步枪和三八式步枪外,还特别设计了专门用于学校训练的步枪;而轻机枪则基本没有军队的剩余物资,主要使用专用的学校训练用轻机枪。这些用于学校训练的步枪和轻机枪,专门针对青年学生的身材和体能设计了合适的尺寸和质量,并且结构并不完全仿自真枪,只需达到训练目的即可,设计简单、操作容易,同时无需使用真实枪弹,在弹药花费方面大大节约。本文即介绍专用训练步枪与轻机枪。
  

学校训练用步枪


  学校训练用步枪全枪长1255mm,大致与三八式步枪和九九式步枪的全枪长相当,但为了符合中小学学生的负重量,其全枪质量与实枪相比有所减轻,约为2.5kg。
  学校训练用步枪外形纤细,枪托采用深褐色木材制作,枪托后部设计流畅,最后方设有抵肩板。护手中部开有一个大型狭长凹槽,便于学生抓握。机匣的设计是与三八式步枪相同的圆管状,枪机组件位于机匣后方内部。枪械的工作方式采用旋转后拉枪机式,拉机柄位于机匣右侧,可前后运动操作,这一设计与当时的日式步枪相同。机匣前端设有枪管,枪管采用铸造而成,与普通步枪不同的是,为了有效减轻质量,除了枪口外,枪管其他部分都采用半开式设计,即只有上半边外露的圆弧存在,嵌入到护手上的部分被削掉,只具备了枪管的外形而已。但为了形象更逼真,仍设计了前、后两个枪管箍,前枪管箍位于护手前方,后枪管箍位于枪管中部。后枪管箍采用薄铁皮材料制成,用螺钉由底部固定,无法拆卸。有些学校训练用步枪专门在固定后枪管箍的螺钉下方设有前背带环,有些则没有,有的将前背带环设置在木质护手前下方。后背带环位于枪托后下方。前枪管箍参考了九九式步枪前枪管箍的设计,底部设有刺刀卡笋,可安装军队使用的真实刺刀,也可安装专门为学校训练使用而制作的刺刀。前枪管箍前方安装有通条,但通条只设计了从前枪管箍向外延伸的头部,而本应固定在护手前下方的后部则被省略,因此其只具有外形而不具备使用功能,无法拆卸。准星设置在枪管前上方,为片状设计,没有准星护圈。表尺位于机匣前方上部,采用翻转式L形设计,其上刻有与实枪表尺相同的刻度。为了更便于学生进行瞄准操作训练,其瞄准方式和操作均与实枪上的表尺相同。扳机护圈的设计与当时的日式步枪相同。
  
  由于该训练用步枪很多设计都只具备外形,而大大简化了内部机构,因此该枪不但不能发射实弹,连模拟弹和空包弹也无法装填和发射。其没有设置弹匣,弹膛设计也大大简化,仅在枪管尾端下方开有一个长方形凹槽作为弹膛,只能装填纸包火药进行发射,发射并不具备实际功能,而仅是向学生展现发射的状态。

学校训练用轻机枪


  
  供学校训练使用的轻机枪没有军队配发的实枪,全部都是专门制作的。其常用的有两款,一款为金山式学校训练用轻机枪,另一款正式名称现在已经无法考证。

金山式学校训练用轻机枪


  金山式学校训练用轻机枪设计参考了日本九六式轻机枪。其采用枪机后坐式工作原理,可发射三八式空包弹等供训练使用的空包弹,全枪长约1000mm,不安装弹匣时全枪质量8.6kg,安装弹匣后全枪质量9kg。据称,金山式学校训练用轻机枪在日本共有6家武器制造商生产,到二战停战之后总共生产了16000支。
  该枪枪机组件安装在扳机组件上方,机匣为圆管状,机匣左侧刻有生产编号的铭文。拉机柄设置在枪机机构左侧后方,拉机柄为短小的椭圆状,其表面刻有竖条状防滑纹,以便操作。抽壳钩设置在枪机前方。弹匣插入机匣上方供弹,弹匣采用单排设计,其内可装填20发6.5mm训练用空包弹。弹匣前方顶部安装有携行提把。   扳机组件安装在机匣后下方,扳机护圈较大,便于操作。扳机护圈后下方设置供射击时握持使用的小握把,握把护板表面制有防滑纹,便于抓握。扳机护圈后下方、小握把上方刻有生产编号的铭文。但令人不解的是,该生产编号与机匣上的生产编号不一致,比机匣上的数字小10号,这一差异的真实目的现在已经无法确定。枪管安装在枪机前方,采用铸铁制造而成,外部整体刻有细密的螺旋槽,有利于更好地散热。枪管前部设有准星座,准星座上安装片状准星,准星外侧没有准星护圈。表尺采用L形设计,设置在机匣后上方,表尺可进行调节,调节钮为大型圆形设计,位于表尺座的左侧。准星座下方设有两脚架,两脚架通过锁定机构锁定,但在锁定后可由扳动两个架腿之间的角度进行高度的调整。此外,枪管的前下方安装有通条,该通条同样仅设计了头部,只具备外形而没有使用功能。枪托呈短小的三角形,采用木质材料制作,枪托后部安装有托底板。
  第二型学校训练用轻机枪
  除了可以发射训练用空包弹的金山式学校训练用轻机枪外,还有一款无法发射枪弹的学校训练用轻机枪,但其正式名称没有文件记载,本文暂将其称为第二型学校训练用轻机枪。
  从外形上看,第二型学校训练用轻机枪参考了日本十一年式轻机枪的设计,但其并不能真正发射和动作,只是一款模拟枪。据称,该枪只能发射乙炔气体,而无法发射真实枪弹或空包弹等,发射气体后可发出与实枪类似的声音。从这点上看,第二型学校训练用轻机枪与现在在影视作品中常用的道具枪十分类似。
  第二型学校训练用轻机枪整体采用钢材制作,机匣为短小宽大的长方形设计,机匣外表刻有多个圆形通气孔。机匣上下安装有机匣盖,由于不能真正发射,因此机匣内部的设计相当简单,由活动轴和杆组成主要机构,该机构连接到机匣外部右侧设有一个把手,旋转把手即可将收纳在机匣右后方气缸内的乙炔气体推出而充满机匣后部。机匣内部前方设有一根橡胶管,用于将充满机匣后部的气体传送到机匣前方设置的一根较长的气体活塞筒内,以便使气体在活塞筒内增大压力后传输至枪管,使发火时达到逼真的发射声音。活塞筒的尾部上方设有一个长方形收纳盒,收纳盒内可收纳一些备附件。收纳盒的右侧设有L形翻转式表尺,表尺上有刻度,其瞄准和操作与实枪表尺相同。枪管安装在活塞筒前上方,枪管整体刻有细密的螺旋槽,以散热。枪管前端设有准星座,准星座的右侧安装片状准星,以配合收纳盒右侧的表尺使用。也就是说,该枪的机械瞄具采用右侧偏置设计。该枪准星座下方安装有固定式两脚架,两脚架可折叠,但无法进行调整。
  编辑/王晓西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加拿大国防研究与发展中心和柯尔特加拿大公司正在为加拿大军队研制新型榴霰枪,目前正处于样枪研制阶段。该榴霰枪的研制工作始于2009年,属于士兵综合系统项目的一部分。该枪
自动化指挥系统作为作战体系的核心要素和神经中枢,长期以来都受到各军事强国的关注。俄罗斯也非常重视自动化指挥系统的开发和建设,“安德洛墨达”轻型自动化指挥系统,便是俄方推出的一款先进的作战指挥系统——  多年来,俄罗斯先后研制和列装了多种型号的自动化指挥系统,著名的有“谢涅什”、“贝加尔”、83M6E及“棱堡”、“多面手”等,但它们都是重型车载式系统。近年,俄罗斯专门为空降兵打造了一款名为“安德洛墨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由于战争形势的变化,美军部队组建了新的空海火力联络连,旨在作为不同军种之间相互联络的桥梁,从而充分发挥各联合部队的作用。让我们走近这支新型部队——  由联合作战环境而催生  如今,单一军种任务的时代已结束。合成、联合、联军的作战行动不仅出现在特定的战场,也越来越贯穿战争的全过程。在阿富汗战场上,联合不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完成作战任务的必需。在这里,不同的任务型联合特遣队被组建,多国武装部队被混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德国双手剑是15~16世纪德国步兵使用的一种著名冷兵器,其特点是剑身较长,使用者需双手握持并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该剑的威力。本文为您展示德国双手剑的主要形制特点及其一些剑术方法——  德国双手剑盛行于15~16世纪,是德国步兵专用的、非常有杀伤力的冷兵器。双手剑剑身较长,一般长度为150~170cm,质量为2.3~3.6kg,但使用起来并不笨重。从流传下来的样式来看,德国双手剑有着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