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仔猪的生活率

来源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ish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猪的经济效益与母猪的产仔率、仔猪育成率息息相关。为达到母猪多产、仔猪多活需要采取以下三方面的综合措施。
  1、母猪的配种与饲养管理
  1.1一般纯种或杂种后备母猪初配年龄不早于7月龄,体重不低于90千克为宜,大型晚熟瘦肉型品种可推迟至8~9月龄,体重100~120千克初配,地方良种猪年龄应在5~6月龄,体重不低于70~75千克为宜。后备猪第一次配种应在第二或第三次发情时实施,第一次发情不宜配种(排卵少)。
  1.2母猪的性周期平均为21天(范围在18~23天),适宜配种时间是在发情中期。母猪外阴部膨大,呈核桃形,阴门内黏膜潮红,连续走动不安,有时发呆,追随爬跨其他猪,用手按压其背部,母猪站立不动,两耳竖立颤动,这时就可交配,一般进行1~2天时间,最好早、晚各配一次。
  1.3母猪妊娠期饲粮可适当降低能量和蛋白质水平,不会影响产仔数,也不会引起死胎和畸形。造成死胎、畸形、产活仔少、弱仔多的最主要营养因素是母猪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所以,母猪妊娠期饲养,最好喂给大量的优质青饲料,同时饲粮中添加2%左右的矿物质饲料和0.3%的食盐。
  1.4母猪临产前一周应将分娩舍彻底冲洗,并用2%火碱水溶液仔细喷雾消毒;如舍内潮湿,应适当通风,相对湿度保持60%~75%;寒冷季节分娩舍应有采暖设备,舍温保持在15℃~18℃为宜。仔猪应有红外线灯或电热板保温(28℃~32℃),要做好接产物品准备,如消毒用的碘酊、装仔猪用的箱子、擦仔猪用的抹布、剪耳号和剪犬齿用的钳子及称猪用的秤、照明用的手电筒等用具。若遇母猪难产,可注射催产素,用量按每100千克体重注射2毫升计算。如果注射催产素后仍无效,可采用手术助产。在手术助产前,术者应剪磨手指甲,再用来苏儿水洗净、消毒双手,涂润滑剂,然后伸入母猪产道,按着母猪努责间歇有节奏地慢慢伸入,摸到小猪后,如果是横位,应将小猪顺位,随着母猪的努责慢慢将小猪拉出。掏出第一头小猪后,如果母猪转为正常分娩,就不用再掏。手术后,母猪应注射抗生素或其它抗菌药物,以防产道、子宫感染发炎。
  1.5仔猪假死的处理。新生仔猪假死是指生出后呼吸停止,但心脏仍在跳动。急救以人工呼吸最为简单有效。方法是将仔猪头朝下,两手分握仔猪两肋骨处,一合一张有节奏地挤压,直到仔猪咳出声为止。另外,也可一手托住猪肩部,另一手托住臀部,使仔猪横卧,然后两手配合反复地一屈一伸,直到仔猪叫出声为止。
  2、仔猪生后第一周的护理
  一般来说,仔猪生后一周内的死亡率较高,约占总死亡率的60%,而造成仔猪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压死、饿死、冻死和下痢死亡。应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2.1保温防压。初生仔猪需热多、产热少,保温能力差,最怕寒冷。寒冷可冻死仔猪,又是压死、饿死如下痢的诱因。所以,提高仔猪育成率,保温是关键性措施。仔猪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1~7日龄32℃~28℃,8~30日龄28℃~25℃,31~60日龄25℃~23℃。保温方法,可在产栏内设仔猪保温箱,内吊一只250瓦的红外线灯或在仔猪箱内铺一块电热板。仔猪箱要留有仔猪出入孔。
  2.2吃足初乳。初生仔猪体内无抗体,不具备先天免疫能力,只有通过吃初乳才能获得抗体。初乳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而且仔猪生后24小时内,对免疫球蛋白的吸收也非常有效。母猪分娩后3天初乳中免疫球蛋白从每100毫升含7~8克降到0.5克。所以,仔猪生后应尽早吃初乳。寄奶仔猪应先吃2天初乳后,再转到其它母猪代哺。
  2.3固定乳头。母猪产仔后约1小时给仔猪哺乳一次,每次哺乳真正放乳时间仅10~20秒钟。如果仔猪吃奶位置不固定,到放奶时乱抢奶头,势必造成强夺弱食,弱小仔猪会饿死或变成僵猪。为此,在仔猪生后2~3天内,应人工辅助给仔猪固定奶头。
  2.4寄奶与并窝。有的母猪产仔数超过有效奶头数时,可将大个的仔猪吃过初乳后转给产仔少的母猪代哺;当先产的往后产的窝里寄奶时,应过寄体重小的仔猪。为防止代哺母猪咬寄奶仔猪,应将寄奶仔猪预先放到代奶窝仔猪保温箱内,吃奶时,寄奶仔猪与其它仔一拥而来,母猪难能分辨。
  2.5补铁。铁是造血的原料。初生仔猪体内贮存的铁只有30~50毫克,而仔猪正常生长每头每日需铁7~8毫克。母猪奶中含铁量很低,仔猪每日从母乳中得到的铁不足1毫克。所以,若不给仔猪补铁,就会发生缺铁性贫血症。症状表现为仔猪精神萎靡,皮肤和黏膜苍白,被毛蓬乱无光泽,下痢,生长停滞,逐渐消瘦衰弱,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补铁方法是在仔猪生后2~3天内注射铁制剂(如牲血素),每头仔猪肌注100~150毫克铁,可保证仔猪不发生贫血症。
  3、仔猪补料
  加快仔猪生长速度的关键是补料。母猪泌乳高峰期分为分娩后15~23天,以后逐渐减少。猪乳满足仔猪需要的程度是3周龄为97%,4周龄37%,8周龄28%。期间母猪奶量逐渐减少,仔猪越长越快,从而产生营养供求矛盾。2周龄左右仔猪无意吃料,3周龄后必须靠吃料补充母乳不足。训练仔猪早开食较困难,可采用的方法是,在泌乳母猪饲料中均匀掺拌一些香味剂(如乳猪香)和甜味剂(如味美佳),当仔猪吃奶时,从乳中尝到该味道,然后在乳猪料中也掺入上述添加剂(500克/吨),当仔猪长到7日龄左右,将料撒在水泥地面上,让仔猪随母猪学食饲料,每日4~5次,时间以上午8~11点,下午14~18点为好,此时仔猪活跃,训食容易成功。仔猪认料后改用小槽补喂配给饲料,每日喂6~8次,每次少给勤添。粉型料以生湿料为佳(1分料加0.5份水拌匀),另外要常备清洁饮水,最好用鸭嘴式自动饮水器。
其他文献
2011年12月24日,省水利厅吕振霖厅长应邀赴淮安市委中心组举行学术报告会,就江苏如何开启水利现代化作了专题报告,现将报告主要章节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4月27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感知上海"邀访记者系列活动之"生态世博:世博水环境的生态修复"在世博园举行。同济大学教授杨健、徐竟成、博士陆志波,华东师范大学教
根据溧阳市河网特点和治理工程实践,探讨中小河流治理建设管理过程中在政府推动、前期工作、现场管理和信息宣传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和经验,强调了建设管理的重要性,以期对今后
采取辅助取暖措施,可以选用煤、木炭、木材等材料,以及增大圈养密度、增加垫草等辅助措施。可以用柴油、汽油桶改造成临时取暖炉,以煤、木材或其它柴草作燃料取暖,以尽量维持猪舍温度,特别是15kg以前的仔猪保温。不同年龄猪只最适温度范围如下:哺乳母猪(10~21.1℃)、初生仔猪(32~37.7℃)、3周龄仔猪(23.8~29.4℃)、保育前期仔猪(23.8~29.4℃)、保育后期仔猪(21.1~26.6
丰县列入国家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的河道均为跨县边际河道,通过加强与相关县、市协作治水,已全部按批复建设内容实施完成,并发挥了工程效益,有效解决了两地水事纠纷。结
稻田养鱼,属于淡水养鱼的组成部分,为区别于淡水养鱼,有时将在稻田生产的鱼类简称为“稻鱼”或“田鱼”,是将池塘养鱼技术引用到稻田,利用稻田水体开展稻鱼兼作互养,发挥稻鱼互利作用,夺取稻鱼双丰收的一项生产技术。稻田养鱼是人工的稻鱼共生生态结构,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起来,把两个生产场所重叠在一起,充分利用这个生态环境,发挥水稻和鱼类共生互利的作用,獲得稻鱼双丰收。稻田养鱼后,既有利于稻田灌溉,防洪抗旱,
据新华社日内瓦电世界卫生组织3日重申,接种疫苗是预防甲型H1Nl流感的最好方式,孕婦、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尤其需要接种疫苗。  世卫组织发言人哈特尔在当天举行的记者会上说:“那些可以获得疫苗的人以及那些需要优先接种的人不接种疫苗的行为令世卫组织深切关注。世卫组织认为,接种疫苗是目前预防甲型H1Nl流感的最好办法,接种疫苗的好处要远远大于它可能构成的风险。  哈特尔说,甲型H1Nl流感疫苗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