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关系:历史回顾与展望

来源 :当代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heni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74年中国与巴西建交至今,中巴双边关系走过了不平凡的35年,两国从建交之初的“谨慎外交”发展成多领域广泛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两国在政治、经贸、文化等方面的合作进入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中巴关系因此而成为当前南南合作的典范。2009年5月中旬,在巴西总统卢拉对中国的第二次国事访问中,两国政府着手制定2010—2014年共同行动计划,这也标志着中巴关系正朝着“深化平等互信的政治关系”、“扩大互利双赢的务实合作”、“促进内涵丰富的人文交流”和“密切协调配合的多边合作”等多个方向发展。
  
  中巴关系历史回顾
  
  1974年上台的巴西盖泽尔军政府对1964年开始的军政府外交政策做出了较大调整,改变了前几届军政府推行的“与美国结盟”的外交战略,抛弃“意识形态边疆”等外交主张,转而实施“负责任的实用主义”的多元化外交战略。巴西政府外交思想的转变推动了巴西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加强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成为该时期巴西外交最重要的特征之一。1974年3月15日,盖泽尔就任巴西总统,5个月后,巴西宣布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84年,菲格雷多成为巴西历史上首位访问中国的总统。
  1985年巴西恢复民主政治后,为了增强巴西外交的自主性,巴西再民主化后的首届文人政府萨尔内政府努力拓宽外交空间,其中加快中巴关系发展成为当时巴西政府的重要外交选择。1988年萨尔内访华,在萨尔内与邓小平的这次历史性会晤中,双方提出了21世纪将是“太平洋世纪”和“拉美世纪”,这种富有远见的共识促成了中巴两国关系由此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经过20年的发展,中巴两国政府间的互信得到了不断增强,而各自在对方外交战略中的地位有了很大提升。1993年中国与巴西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开启了两国关系的新时代,战略伙伴关系不仅反映出当前中巴两国关系发展的现状,同时也指明了未来两国关系发展的方向。自此开始,两国关系进入不断深化和提升阶段:2004年两国元首实现互访;2006年召开中巴高层协调与合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2007年启动战略对话;2008年两国元首举行三次会晤,等等。概括而言,建交35年以来的中巴双边关系具备以下主要特点:
  一、政治互信不断增强
  从1974年建交到20世纪90年代初,两国之间高层互访非常有限,但自1993年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两国高层互访的级别及频率均有大幅提高。2004年,胡锦涛主席和卢拉总统的互访将两国战略伙伴关系提高到新的高度,双边关系的内容得到进一步充实。2009年2月,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巴西时表示“中巴作为两个重要的新兴大国,进一步加强合作,其意义超越双边范畴,越来越具有全球性、战略性影响”,这是中国对当前和未来中巴关系的准确定位。2009年5月,卢拉总统对中国的第二次国事访问夯实了中巴战略伙伴关系,两国间政治互信得到进一步增強。
  在高层互访的推动下,两国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中保持着密切的协调与合作,并且在一些重大问题上都给予对方一定的支持。比如巴西政府在涉台、涉藏等重大问题上坚定支持中国政府的立场,2007年8月,巴西外交部发表新闻公报,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支持中国和平统一,反对台湾“入联公投”。同时巴西支持中国“入世”、成为美洲国家组织观察员和加入美洲开发银行。中国政府则支持巴西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支持巴西加入亚洲开发银行,等等。
  二、双边互动已初步实现机制化
  1985年,中巴两国外交部建立定期磋商制度,迄今已举行了14次政治磋商,定期磋商制度为两国政府在重大国际事务上协调立场提供了有效渠道。另外,自2004年两国签署建立中巴高层协调与合作委员会的谅解备忘录以来,双方已在该机制下建立包括政治、经贸、科技、航空、文化、农业、能源矿产和教育在内的8个分委会;2006年两国还建立了立法机构定期交流机制,2007年建立并启动了战略对话机制。对话渠道的丰富不仅有助于促进两国相互了解,而且也为中巴双边关系的深化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三、中巴经贸实现飞跃式增长
  建交35年以来,中巴经贸关系经历了质的飞跃。1974年,中国双边贸易额仅为1742亿美元,虽然在1985年中巴贸易额一度达到12亿美元,但在1993年之前一直在10亿美元之内徘徊。1993年,中巴贸易额增至10.8亿美元,自此开始,中巴贸易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仅在1998年和1999年出现两年的负增长。
  从1999年起,两国贸易增长势头非常强劲,从1999年的18.5亿美元增至2008年的485亿美元,10年时间增长了将近26倍。2009年3月,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巴西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国家,4月,中巴双边贸易额达到32.3亿美元,超过巴美双边贸易额28.1亿美元,中国取代美国保持80年之久的“巴西最大贸易伙伴”地位,而巴西也成为当前中国的第九大进口来源国。巴西工业、发展和外贸部部外贸局长韦伯
其他文献
2  013年10月21—25日,莱蒙湖畔,金秋时节。坐落在日内瓦的联合国欧洲总部万国宫内别有一番景象,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普遍定期审议机制(UPR)开始对中国进行第二轮人权审查,距首次审查已间隔四年。各国代表络绎不绝,气氛热烈,国际社会又一次把目光聚焦在中国。这是2013年联合国最重要的人权多边活动,受到各方高度关注。外交部特使吴海龙大使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会议。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中促会)
美国总统奥巴马出于强化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意图,到访日本并与日首相安倍晋三于2014年4月25日发表了《日美首脑会谈共同声明》(下称“日美共同声明”)。安倍对奥巴马政府重视亚洲的“再平衡”政策表示支持。奥巴马总统则回报,“《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适用于钓鱼岛防卫”。这一强化美日军事同盟的表态,严重侵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并给亚太地区注入了不安定因素。美国迫切需要日本配合其亚太再平衡战略需要,支持日本
2009年3月23~24日,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与“俄罗斯世界”基金会、俄罗斯统一基金会在北京共同主办了主题为“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俄关系”国际研讨会。来自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国商务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以及“俄罗斯世界”基金会、俄罗斯统一基金会、俄罗斯科学院、
记者:我们知道,这是您第六次访问中国,上一次是在2007年5月,每一次您来到中国之后对中国的变化有什么感受?哪一次的感受最强烈?  维克拉马辛哈:每次来到中国,我都有很深刻的印象。第一次来到中国是1979年,我发现从那时开始,中国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很大的进步,这种改变在其他国家都没有发生过。这一切都归功于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及其领导人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出台的经济发展政策提高了人民的生活
一局局长袁智兵:  扎实推进周边  命运共同体建设  一局(亚洲一局):负责与南亚、东南亚各国政党及政治组织的联络交往和对该地区各国及政党和政治组织的研究工作。  2014年,一局对南亚、东南亚国家政党工作配合周边外交部署,服务国家和平发展,取得一些新成效、新进展。  一、努力推进“一带一路”合作构想。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合作构想引领着新时期中国与周边共同发展。一局在党际交往中认真贯彻推进
2011年4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中国海南省三亚市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巴西总统罗塞夫、俄罗斯总统梅德维杰夫、印度总理辛格、南非总统祖马出席了会议。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峰会,正是在这次峰会上,南非成为正式会员,“金砖四国”扩大为五国,机制也更名为“金砖国家”。在全球200多家媒体的聚焦之下,五国领导人集体合影,定格了金砖国家走上世界舞台的历史瞬间,三亚也成为新兴国家扬帆起航、
2013年12月5日,一代伟人曼德拉离去,引起南非和世界的悲痛和惋惜。纳尔逊·曼德拉是南非民族解放、种族和解与国家统一的象征,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在南非废除种族隔离和建设种族平等的民主制度的进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曼德拉的伟大,不仅在于他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领导能力,还在于他的高尚人格,为民族和国家无私的奉献,而不迷恋个人权力。曼德拉是伟大的民族主义领袖,但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他有宽容的胸怀和博
2012年6月10—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率中共代表团对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俄罗斯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并代表中国政府出席了第16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从国家殿堂的高层会见,再到学校、工厂、工地、社区、家庭的基层交流,贺国强与往访国各界近距离接触,深入沟通,带去了中国党、政府和人民的深情问候,以及发展与四国国家关系、党际关系的积极意愿和坚定态度。  巩固传统友谊 增进
举世瞩目的世界体育盛会——第29届奥运会,即将于2008年8月8日开幕,奏响“和平、友谊、进步”的乐章。整个北京,整个中国,整个世界,沉浸在巨大的喜悦、密切的关注和热烈的期盼之中。  北京于2001年7月13日申办奥运会获得成功之后,中国政府和人民不辱使命,持续七年,倾注全力,从基础设施到环境改善,从贵宾接待到文艺表演,都做了精心准备,终于交出了一份让世人满意的答卷。  中国举办奥运会之所以得到国
新中国建立以来,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中国领导人把握运筹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经过几个历史时期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在外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其中处理国家关系所形成的诸项原则,堪称中国外交政策之精髓。作为学习和研究心得,笔者将其归纳为十点,这里着重就改革开放以来的情况作一简述。  1.国家利益原则。这是国际关系中通常遵循的最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