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流行现状与危害

来源 :祝你幸福·知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wb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首例艾滋病例发现于1985年,此后感染人数逐年上升。截止到2004年6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76675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6543例,死亡4041例。
   目前我国艾滋病流行主要有以下特点:
   流行范围广,地区差异明显,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目前,艾滋病疫情已波及我国30多个省市,在不同地区流行状况存在明显差异。中原各省的流行,主要是由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非法和不规范的单采血浆,导致有偿献血员感染艾滋病病毒。西部地区的流行,主要是因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吸毒而感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有82%是20-39岁的青壮年,70%分布在农村地区。
   疫情发展迅速,疫情正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局部地区面临艾滋病集中发病和死亡高峰。近年来,吸毒者、卖淫妇女等高危人群的感染率上升趋势明显,母婴传播的比例逐年增加。河南、安徽等省的艾滋病感染,主要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
   艾滋病的传播和流行不仅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严重的威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庭的医疗费用大大增加,一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有的因为社会歧视,收入大大减少。由于艾滋病的流行,使一些地区医疗救治压力越来越大,社会、卫生资源大量消耗,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zhaozhen1996@sina.com
  (编辑:赵真)
其他文献
【摘要】违反了民法的原则和规则的,要承担民事责任。同样,违反了宪法的原则和规则的,也应承担宪法责任,然而,中国现行的宪法却存在实践性不强,缺乏相应配套运作机制的缺点。从概念、构成要件和主体等方面,将宪法责任与实践性更强的民事责任比较,有利于从中找出中国宪法实践不足的原因,进一步发挥宪法的作用。  【关键词】民事责任;宪法责任;主体  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