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法律风险管理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mvsg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之间跨地区、跨国竞争不断加剧,全球市场环境更是变幻莫测,企业经营中的厚利润与大风险同在。如何控制管理企业风险成为现代企业的必修课。
  一、企业法律风险的概念
  企业风险主要有自然风险、商业风险和法律风险。自然风险和商业风险以自然力的不可抗和市场因素为特征,具有不可抗力和不可预期性。而法律风险一般是指由于企业自身没有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合同约定有效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或企业外部法律环境发生变化,导致产生企业承担负面法律后果的可能性。但企业法律风险又具有可预期性、可控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树立法制化经营管理理念,由法律专业人员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进行指导、监控,最大限度化解企业经营风险,推进企业持续发展。
  二、常见企业法律风险
  限于篇幅,本文只论及企业管理中常见的以下几类法律风险:
  (1)合同管理法律风险。企业合同法律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合同文本不规范。主要是不采用格式合同,往往是合同标的物约定不明、权利义务不清、意思表达模糊,最终引发大量合同纠纷。二是忽视过程管理。不注重交货、验货、结算等过程,实践中的合同纠纷90%发生在动态管理过程中。三是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大多数企业来说不设法律事务机构、没有专门地合同管理机构、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合同管理风险隐患众多。
  (2)企业融资法律风险。企业融资风险主要有:一是非法借贷。因资金链断裂,无法获得银行贷款,而通过非法地下钱庄、担保公司等民间高利借贷机构筹集资金。二是无原则担保。企业之间相互拆借资金、担保借贷,形成错综复杂的借贷、担保关系,而当某一企业的资金链条出现问题,就会引起一系列不良连锁反应。三是非法集资。有的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困难,或者急于上项目而又缺乏资金支持,就会向民间、机构、个人承诺高利回报非法筹集资金。
  (3)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人力资源日常管理中的风险主要有:一是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很多企业为规避法律风险,往往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损害劳动者权益,最终导致诉讼发生。二是拖欠职工工资。随着经济危机的持续,企业普遍经营困难,往往造成拖欠职工工资,近年的劳动争议案件多为拖欠工资引发。三是职工待遇纠纷。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对劳动报酬、社保缴纳等内容往往约定不清,合同到期时就很容易产生纠纷。
  (4)知识产权管理法律风险。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在企业资本中巨大价值,但往往因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造成企业面临着十分复杂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一是专利侵权风险。既包括被他人侵犯专利,也包括侵犯他人专利。二是商标侵权风险。包括商标、名称、包装等方面的品牌侵权纠纷。三是商业秘密侵权风险。包括企业内部职工出卖商业秘密或者员工离职后竟业竞争而泄露商业秘密和与企业有密切联系的合作企业泄密。
  三、企业法律风险控制的途径
  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而任何利润的获取,必然伴随风险。存在风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风险法律防范控制意识,企业防范控制法律风险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完善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制度。一是完善基本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把企业的经济活动全部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从而增强企业经济活动的可预测性,把企业的法律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二是加强规章制度审核。由企业法律事务机构对规章制度草案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审核,从源头保障规章制度合法合规协调。三是保障制度的执行力。规范、完善的管理制度只有得到了执行和落实才有生命力,因此,企业不仅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要严格执行企业的管理制度。
  (2)推动重要决策的法律审核。目前,大部分企业的经营决策是由公司投资者直接掌控,控制了决策风险也就控制了大部分经营风险。一是严格落实重要决策程序。落实企业决策制度规定,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议案提出—调研论证—法律审核—会议讨论—审批通过等程序。二是明确重要决策范围。企业重要决策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分立、合并、破产、解散、增减资本以及重组改制、上市、重大投融资、制订和修改公司章程、产权或股权变动、对外担保、转让重大资产等对企业生存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经营决策。三是推动重要决策法律审核工作。建立企业法律顾问参加决策会议制度,由法律专业人员对重要决策风险进行评估、控制。
  (3)加强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较多的是合同的签订、变更、终止等行为。在合同行为中涵盖许多法律问题,存在诸多的法律风险。建立和完善企业合同管理制度,是有效防范控制企业法律风险的最关键工作。
  一是严格落实合同管理制度。推进经济合同的统一归口管理,加强经济合同授权委托签订和印章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合同会签、审查、登记、备案、存档制度。二是建立合同标准文本制度。针对本企业主营业务,编辑常用合同示范文本,建立合同标准文本制度。三是进一步加强合同审核工作。企业法律顾问全程参与重大经济合同的谈判、起草、签订工作,落实逐级审核制。
  (4)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随着劳动法制的不断健全完善、职工法律意识的提高及人才流动的增多等因素,对企业劳动制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是加强入职监管。事前编制岗位标准、招聘条件,包括工作内容、试用期等条件,严格按照标准、条件招募人才。二是加强人力资源合同管理。与所有职工签订劳动用工合同或派遣用工合同,明确合同期限、工作内容、薪酬待遇、社会保险待遇、竞业限制、保密等重要条款,健全人力资源合同档案管理,做到人力资源风险可控。三是做好劳动合同解除工作。对合同期满,或职工提前30天提出申请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办理相关手续、移交工作,依法予以解除劳动合同,避免劳动合同管理风险。
  (5)开展企业合规文化建设。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通过建设合规文化推进整体风险防控。一是深入开展企业法制文化建设。培育全员“守法经营,合规经营”的企业经营理念,推进依法治企。二是加强合规文化教育。教育职工认识合规经营、合规管理、合规操作的重要性,让每个员工都了解、熟悉、掌握所在岗位制度规定和考核标准,遵从“规范-培训-行为-习惯-文化”的路径。三是融入企业文化。将合规文化建设列入企业文化规划,自始至终贯彻落实,形成良好的合规文化氛围。
其他文献
日前.青岛市政府出台的《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产品质量效益为中心,构建青岛农产品“母子”品牌、
摘 要:病历是医院对就诊病人诊治全过程的详细记录,是最初的第一手诊治资料,是法医检验鉴定中的重要依据,也是检察机关技术法医门类文证审查的重要内容之一。法医文证,主要是指一些刑事或者民事案件中,所涉及到与医学、法医学相关的鉴定书、尸体或活体损伤的检验记录、诊断证明书、记录临床诊治情况的病历及相关的各种检验报告、调查笔录等。它对法医工作者能否及时准确地作出法医学鉴定意见,向办案部门提供客观公正的鉴定证
摘 要:随之技术侦查手段的运用也藉此日渐增多,本文从技术侦查基本释义和主要特点展开分析,论述了技术侦查在实践中所呈现出的客观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关法律规制构想,以期对我国技术侦查及法律的完善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技术侦查;刑事侦查技术;侦查手段;侦查学体系  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颁布,在侦查一章增加了技术侦查措施,对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情形、期限等内容作了规定,一方面有利于侦查机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