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根雕的制作工艺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killer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雕的制作方法并不复杂,成本也比较低。现将我个人对根雕制作工艺的体会与大家作个交流。
  
  一、寻找根料。根雕作品的原料应以久历沧桑、凹凸槽朽、有空洞者为上品;木质以质密、体重、色泽明亮者为好:一般可寻找山上古老灌木的根,山脚下的酸枣、黄荆、胡雷根以及山腰的黄橹、山榆根。海拔500米以上高山的老劲松、老杜鹃、对节木(学名“小叶贞子”)等都是上好的材料。
  
  二、雕刻造型。找到原料就可进入第二步:雕刻造型。一件根雕作品能否成功,关键在于造型。雕刻造型时,首先考虑是否可造群体人物,其次是单体人物或其他鸟兽,最后还可造花架或作他用。根雕作品以简练、明快、透视好为佳品,不必要的枝杈要除去,适当留些疙瘩作装饰也可。总之,一件成功的根雕作品造型应留住根的原始动态,少做剪裁,尽量展现原根的自然美,同时兼顾内涵。
  
  三、打磨防腐。一件好的根雕作品,造型经过打磨后会大放异彩。我们在做好裁剪、削平的工序后,用30、60、100各号砂纸,分次进行打磨,使作品显得光亮华贵。打磨好后,可涂上生漆、腰果漆,或通过打蜂蜡等来进行防腐處理,可起到防潮、防霉、防虫蛀、固化的作用,还可使作品光彩夺目,提高其艺术价值。我们可按作品需要,在防腐前适当用天然色素红、黄、棕等泡水着色,把根料本来的光泽展示出来。着色在根雕制作过程中非常关键,一旦着色失败,那么作品就前功尽弃了。
  
  四、作品命名。根雕作品的命名可起到画龙点睛和提高艺术品位的作用。一件好作品,配以恰如其分的命名是必不可少的。每件根雕作品的命名,都要以原始根的形态为基础,再经裁剪雕琢,认真审视后才能确定下来。命名时可从几方面考虑:直观命名,如鹰、象、牛、马;形意命名,如首尾相顾、奔腾、警首;补白命名,如独角兽、待伴、半掩面;内涵命名,如升华崛起,海市蜃楼等。
  
  五、艺术鉴赏。根雕不像绘画、雕塑那样可发挥的余地大,它只能按天然根的形状去创作。一个天然根有时有好几个形象可取舍,我们最后只能选择一个最佳形态,再决定动刀雕刻,这就需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建议大家从以下几个角度着眼:①重心好。首先要有舒服感,上下要通心,重心在下,看着踏实、稳重、没有危机感。②取式好。造型合乎一般审美观。取式或有桩景的风波、悬崖、彩云式,或有雕塑的掘、险、奇状,或有某种动感、憨态和特有的姿态。③寓意深。赋予作品一定的象征性,使人由一个小作品可产生丰富的联想。④雕工精。把根料本来的色感、光泽表露出来,呈现出自然、不做作的形态。⑤有新意。艺不双重,制作时须有独到、独创之处。⑥自然纯真。根雕艺术必须是既有天然的美感,又有造型后的艺术美感,集天然与艺术为一体。⑦根料材质好。根越老,变化越多;材质比重越大,光泽越好。
  总之,若要使一件根雕作品完美,需要用心观察、精心制作,更需要生活的积累和一定的知识。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