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饲喂生物发酵与营养强化饲料——苹果粕试验

来源 :饲料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wtz0x8u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选择45头荷斯坦奶牛,按年龄、胎次、泌乳月、日产奶量基本一致的原则进行分组逐头配对,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每组15头.经有益微生物发酵和营养强化处理的苹果粕作为试验产品.试验1组用苹果粕替代10 %的精料成分饲喂奶牛,试验2组固定用1.5 kg颗粒苹果粕替代1.5 kg精料(1 kg麦麸+0.5 kg豆饼)饲喂奶牛,对照组用常规配合饲料饲喂,其它饲料和饲养条件一致.总试验天数为50 d.试验结果表明:试验1组和试验2组奶牛日平均产奶量比对照组高1.66 kg和0.34 kg,增奶效果显著,
其他文献
采用正交设计L9 (34)的方法,将饲料中粗蛋白、诱食剂、无机盐和维生素添加剂作为4个试验因子,各分3个水平,配成9组饲料,对金鲈鱼进行生长试验,经过70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
在秋白菜生长期,适当掰掉部分老帮,可促其生长快、粗壮、结球早。  秋白菜生长到莲座期,掰掉最下部的2~3片老帮,可促其早结球。在结球后期,如仍有黄色老帮,也要及时掰掉。这样,不仅能使大白菜结球紧凑,还可防止白菜老化,抑制和减少各种病菌繁殖,有利于秋白菜健壮生长。  秋白菜掰帮,应视其长势、水肥条件、品种等诸多因素灵活掌握。如长势良好、肥多、水足,则可不必掰帮。  (河南省太康县逊母口镇政府 朱广凯
玉米耕葵粉蚧属半翅目,胸喙亚目,蚧总科,粉蚧科,是寄生玉米根部的一种新害虫,上世纪80年代末在河北省首先发现,近年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省均有发生。它除危害玉米外,还危害小麦、谷子、高粱等多种禾本科作物及杂草。  一、危害特点  主要危害夏玉米幼苗,以若虫和雌成虫群集在近地表的茎基部、根部和叶鞘内刺吸汁液。玉米受害后茎基部发黑,根尖变黑腐烂,严重时根茎变粗畸形,不能结实,地上部植株生长矮小细弱
为了防止海绵状脑病疫区和痒病疫区的反刍动物源性饲料进入动物食物链, 继而进入人类消费的食物链,因而,非常有必要对贸易往来中的肉骨粉品种来源进行鉴定检测.我们运用聚合
试验选择90头平均体重为(18.7±2.1)kg的杜×长×本三元杂交断奶仔猪,按单因子随机试验设计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进行试验。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10mg
2009年金秋,受世界报业辛迪加及国际传播促进中心(ICCD)的邀请,我作为一名获得过中国地球奖并荣膺内蒙古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的环境报人于10月8日至14日赴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出席
<正>矮茶子又名紫金牛、平地木、千年不大等,属紫金牛科常绿小灌木。其形如草状,高10~17厘米,地下茎延伸繁殖。叶互生,聚集于茎梢,形成轮生状,叶身椭圆形,先端渐尖,叶缘有细锯
期刊
试验建立了饲料酸结合力的测定方法,该方法在相同的条件下(温度为37℃,粒度均匀且小于0.25 mm)测定重复性较好,但受测定温度及样品来源、粒度与均匀性的影响。应用该方法测定了
采用平均体重为65&#177;1.85kg的瘘管猪6头,研究酪蛋白日粮和无氮日粮对猪回肠内源氨基酸排出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酪蛋白组中,除Met,Phe,Pro外,几乎所有的内源氨基酸排出量均高
1.中暑   中暑又称热射病、黑汗病、热衰竭。壮牛比瘦牛多发。该病常因饲养管理、使役不善而引起。病牛突然发热,体温达41℃以上,精神沉郁,神昏肉颤,身体摇晃,呼吸快而困难,浑身出汗,鼻孔流出泡沫状浆液,眼结膜由苍白变紫蓝,瞳孔先放大后缩小,狂躁不安,口舌赤紫。有的四肢软弱,卧地不起,最后昏迷而死。防治措施:   (1)保持牛舍卫生干燥,通风良好,防止潮湿闷热,最好在牛舍旁植树遮阴。每天至少要饮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