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苦难”与作为自我反身性的“丧”——以priest网络小说为例解读“丧文化”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ingyuns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丧文化”通过流行语与表情包进入大众视野,并从2016年流行至今.在对“丧”之含义的解读中,存在着关于当代青年文化的道德担忧.网络文学作家priest的三部都市言情小说《大战拖延症》《脱轨》《无污染、无公害》塑造了一群与身处“丧文化”之中的青年一样遭遇“丧”的人物,并揭示了“丧文化”的另一种含义.小说人物因“自我之问”难以解答而产生的“丧”,体现出极盛现代性下自我必将遭遇的艰辛与张力,亦即“自我的苦难”.在这种意义上,作为自我的反身性的“丧”,具备了一种觉知、直面“自我的苦难”,并为明知苦难、仍要追寻自我的行动提供动力的可能.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