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的“三重门”

来源 :阅读与鉴赏·文摘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z12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豆豆今年上一年级,是我的邻居。有一天,她妈妈给我讲了这么一件事——
  这天豆豆放学回家,妈妈听见门铃声后乐呵呵地把门打开,只见豆豆昂着头,目不斜视地就进了家门。就在她还没有迈出几步的时候,妈妈严肃地说:“出去,重新进一次!”于是,豆豆又重新站在门口按响了门铃,当妈妈再次打开门的时候,豆豆极不情愿地说了一句:“我回来了!”谁知,妈妈又说:“出去,再进一次!”当妈妈第三次打开家门时,豆豆先毕恭毕敬地来了一个深鞠躬,然后说:“妈妈,我回来了!”直到这时妈妈脸上的表情才有所缓解:“知道我为什么让你进三次门吗?”“知道,进家门的时候应该先说‘妈妈,我回来了’。”豆豆轻声说道。
  豆豆妈妈的做法,应该是受了央视八套深夜热播韩剧的影响,无论是《看了又看》,还是《人鱼小姐》,都生动地体现了韩国的家庭礼仪——回家的第一件事必须先向长辈问好。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豆豆三入家门的故事。
  我们的镜头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门铃响起,忙碌的妈妈一边在围裙上擦干手上的水,一边小跑着去开门,进门之后的儿女四仰八叉地靠在沙发上,妈妈则在一旁端茶送水,嘘寒问暖。
  这里并不是说我们每个人以后在进家门的时候,都必须先来一个绝对直角的鞠躬,然后再温柔地说一句“妈妈,我回来了”,但最起码,我们必须在家门敞开的那一刻,展现一个让人欣慰的微笑。否则,我就要号召全天下的父母都去设立一道“三重门”,直到这个微笑真诚地荡漾在我们的脸上。
  再想想,我们有没有在餐厅服务生为我们布置碗筷的时候送去一句温暖的话,我们有没有在保安为我们打开门时报以一张感谢的笑脸,我们有没有在售票员递给我们车票的时候轻声地说一句“谢谢”,我们有没有在倾听别人诉说的时候伸出一双温暖的手。如果没有,那么就默默地在心里竖起一道“三重门”,直到有一天,我们彼此都感受到无尽的温暖。
  前两天,跟妈妈说起了豆豆的故事,随后又问了一句:“您会不会也给咱们家设一道三重门?”妈妈笑而不答。我突然意识到,也许去设这道三重门的不应该是妈妈,而应该是我自己。
  (2010年2月23日下载于
  《北京未来之舟》)
其他文献
—心事来潮—    我在一张简易报纸的掩护下,仓皇失措地向寝室楼的方向跑去,身后显然听得见那丝丝入扣的嘲笑声。我青春里第一场秘密在如潮的裙子上蔓延着,我分明能够感受到新鲜的血液沿着裙裾失魂落魄地淌下来,将我的记忆染成了一片湮红。  我利用课间十分钟时间向寝室里狂奔,目标是换掉这身受了污染的白裙,而我必须要过黎大妈这一关,因为她是整座女生宿舍的掌管者。  幸运的是,她不在,我见一个打扮时尚的女孩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