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对创伤性休克兔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来源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penehycliline hydrxhloride,PHC)对创伤性休克兔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Lamson's法建立创伤性休克动物模型,30只健康日本长耳大白兔,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5组(每组6只):对照组(Con组),0.9%氯化钠溶液复苏组(NS组),低剂量组(PHCL组)(0.05 mg/kg)、中剂量组(PHCM组)(0.15 mg/kg)和高剂量组(PHCH组)(0.45 mg/kg).分别在休克前(T1),休克末(T2),复苏后即刻(T3)、2(T4)、4(T5)、6 h(T6)等6个时间点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并采血检测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活性和D-乳酸浓度.实验结束后放血处死动物取小肠组织,光镜下检查病理学变化.结果 各实验组动物T2点的MAP显著降低(均≤45 mm Hg)(1mm Hg=0.133 kPa); T3-6点NS组的MAP分别是(68.8±3.0)、(67.5±5.3)、(71.0±3.7)、(71.0±2.4)mm Hg,显著低于休克前(94.3±1.7)mm Hg、Con组(82.8±4.1)、(89.8±6.6)、(82.4±3.3)、(94.4±6.2)mm Hg和PHCM组(83.2±13.6)、(82.2±9.0)、(83.8±8.9)、(85.4±8.1) 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T3-6点NS组的HR( 185±11)、(181±7)、(164±13)、(164±13)次/min较休克前(276±13)次/min显著降低,与Con组和PHC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T2-6点各实验组动物的血浆DAO活性和D-乳酸浓度较休克前显著升高;T3-6点NS组的血浆DAO活性(0.393±0.020)、(0.586±0.017)、(0.844±0.036)、(0.568±0.016) μ/ml和D-乳酸浓度(8.2920.364)、(7.539±0.098)、(5.991±0.180)、(7.108±0.372) mmol/L显著高于PHCL组和PHCH组,后两组又显著高于PHCM组(0.111±0.016)、(0.302±0.020)、(0.501±0.014)、(0.183±0.018) μ/ml,(5.664±0.546)、( 4.609±0.292)、(3.310±0.363)、(4.720-0.205)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PHCM的组肠黏膜损伤程度轻于其他试验组.结论 PHC联合0.9%氯化钠溶液复苏能稳定创伤性休克兔的血流动力学;对创伤性休克造成的肠黏膜损伤有确切的保护作用,中剂量的PHC保护效果更为显著;血浆DAO活性、D-乳酸浓度可以评估肠黏膜损伤及屏障功能情况。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通过脑室内途径腺病毒载体转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1(peroxisome proliferater-activated receptor-γ/1,PPAR-γ1)到脑的可行性,如果可行则进一步观察其对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脑是否具有保护作用. 方法 选择90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每组18只).第1组脑室内注入生理盐
目的 探讨Nareotrend监测(NT)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TIVA)深度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于全身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格随机分为2组:NT麻醉深度监测组(N组)与对照组(J组)(每组55例)。所有患者采用统一标准麻醉诱导;术中全麻维持以丙泊酚瑞芬
期刊
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对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l,PD)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07年10月-2011年6月,某医学院校护理学专业PD患者76例,采用SGB治疗.于行经前7d开始,月经来潮3d后停止,每日1次,左右交替进行,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即3个疗程.比较治疗开始前上次月经来潮24h内(T0
会议将以提高为宗旨,以专题为核心,以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为原则,交流国内外麻醉学及相关学科的学术前沿,探讨新形势下我国麻醉学科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期刊
目的 研究老年患者异氟醚吸入全麻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68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给予异氟醚吸入全麻,手术前1d及术后第7天分别进行1次神经心理学测试,通过Z评分的方法诊断POCD,计算其发生率,同时记录可能的相关因素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异氟醚吸入全麻关节置
背景 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等发病率不断增多.研究表明α1-抗糜蛋白酶( alphal -antichymotrypsin,ACT),其过度表达在认知功能障碍中起着特殊作用.目的 分析总结ACT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及其机制.内容 描述ACT在认知功能中的病理生理、遗传机制及作用.趋向 血浆中的ACT水平与认知恶化水平有关,但其在认知功能
目的 观察茶多酚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和神经行为学改变的影响.方法 健康清洁雄性SD大鼠21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72只),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 operation,SO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和茶多酚组(tea polyphenols,TP组,TP 200 mg/kg再灌注即刻腹腔注射),
背景烟雾病(moyamoyadisease,MMD)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脑血管闭塞性疾病,随着疾病的进展,脑循环前循环脑灌注压逐渐降低,血流逐渐减少;脑血管储备能力减弱,二氧化碳反应性呈单向表现;脑血流自身调节能力受损,脑血流量(cerebralbloodflow,CBF)呈斥力依赖型。目的综述MMD的围术期麻醉管理特点,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内容分别从MMD的病理生理学、麻醉前准备、麻醉诱导与维持、围
期刊
目的 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大鼠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hosphoinositide 3 kinase/serine-threonine kinase,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在芬太尼后处理和远隔缺血后处理心肌保护中的作用.方法 将32只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50g~350 g)麻醉后,采用计算机产生的
背景细菌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LPS)可激活细胞合成和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导致全身炎症反应。LPS识别及跨膜信号转导是引起细胞效应的关键,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目的对新近提出的“LPS受体簇”理论和大电导Ca2+激活K+通道(MaxiK)在LPS信号识别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内容LPS与CDl4结合后,不同的信号分子在脂质筏内聚集,LPS被释放到脂质双分子层,并与由多种受体
期刊